【武漢肺炎】患者入境會發燒? 機場體溫檢查成效實際非常有限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肺炎疫情蔓延,各國機場都設置了體溫監測器,監視入境人士體溫,以便防止帶病發燒的旅客入境。不過實際這種檢測方式被指不能有效篩出患病人士。

多個機場設置機場體溫檢查系統,篩出患病人士。(Getty)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2月20日報道,美國目前已在多個機場設置體溫監測器,但至目前未能成功檢測到任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包括一名在入境後才發病求醫,確診染病的男性。

該男子在1月24日入境三藩市,通過機場檢測,至翌日發病求醫時才發現染病。

事實早在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以至伊波拉病毒爆發期間,很多國家已採用體溫監測器作為檢疫第一防線,但已有多個研究顯示指出體溫監測器並不有效。

一份2005年加拿大在SARS爆發後的報告指出,機場體溫監測器無法攔截任何一名的SARS感染者;一份2014年來自韓國的報告中,指出機場體溫監測器在608名申報患者中只成功發現6名發燒者,成功率極低。

泰國曼谷機場擺放告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警示的海報。(Getty)

潛伏期間或輕症患者不會發燒

會導致體溫檢查無效的原因,主要是疾病潛伏期的關係,感染患者因無病徵而不自知。而即使病發,部分患者亦不一定發燒。特別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部分輕症患者不會呈現發燒症狀,如普通傷風感冒相同。類似的患者不可能被體溫檢查篩出。

因此更理想的方法是讓入境者得悉「若自己出現病徵時應如何求助」。以美國為例,入境者除需經過機場體溫監測器外,亦會獲派一張檢疫相關的資訊,告知旅客留意身體狀況及求助熱線。上述那名入境三藩市的男子,也是因此才能在翌日第一時間聯絡相關部門,送院隔離治療。

日本也有類似的入境檢疫資訊派發,韓國則更嚴格,要求所有從中港入境者安裝具追蹤功能的指定軟件,每天報告健康狀況。

機場體溫監測器能力很有限,除非禁止相關旅客入境,否則各地政府需配合其他方法找出可能的感染患者,即使是傳統的檢疫資訊單張亦有助患者盡快尋找醫療機構,發現潛在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