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戀戀法式夏季》糖衣下的真實反抗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在電影網站分類中,《戀戀法式夏季》(La Belle Saison)被分類為「女同志浪漫喜劇」。大概我是個不浪漫的人吧,從小到大我都絕少看以愛情為題材的電影或小說。對於以愛情為賣點的青春夏日故事,我更是敬而遠之,心想:你(電影般美好)的青春和我(非常平淡)的青春相距甚遠,看來浪漫不成,還要一輪傷心。撰文:黃鈺螢

以一部「浪漫喜劇」來說,《戀戀法式夏季》對於理應是故事重點的「愛情線」的鋪排似乎過於沉重。至少,我看到的大部分情節幾乎與「感情線」無直接關係。電影的前半部分,除了非常短暫的一次低限度的親熱與幾次眼神交流之外,對於「浪漫喜劇」之中「浪漫」的部分幾乎毫無着墨,而所謂的「喜劇」,正確來說應該是沒有以「悲劇」收場吧。我想,把《戀戀法式夏季》分類為「浪漫喜劇」,幾乎是一個錯誤:如果觀眾是抱着觀看輕鬆浪漫的同志愛情喜劇的心態入場,大部分時間只會看得一頭霧水。而「浪漫喜劇」這個標籤,也大大地削弱了電影的力度和獨特性。

《卡露的情人》是其中一套有名的女同志電影。(電影劇照)

融入女性主義思潮

可以說,《戀戀法式夏季》是一部非常特別的「女/同志」電影,因為它在營造浪漫氣氛以外,更成功帶出同志議題的歷史維度,並把女同志的愛情故事置於女性主義運動以及女性生命的背景之中。以愛情故事作為背景,《戀戀法式夏季》大膽地把女性主義思潮及性解放運動融入電影中,在法國凱撒獎拿下了多個獎項,成績備受肯定。與成功打入主流的《卡露的情人》(Carol)相比,《戀戀法式夏季》着力勾勒出女性身處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所面對的種種不公,以及女同志是如何在這種環境中,承受作為非異性戀者/女性的雙重身份所帶出的問題,乃至家庭/婚姻/年齡/階級/城鄉/殘障等多重的壓迫。

電影以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法國為背景,正是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興起之時。在1968年春天,一場席捲各階層及群體的社會主義運動開始萌芽,接下來的那一個夏天,學生、工人、警察、水兵,甚至是中產階級都紛紛加入,以罷工、罷課的方式爭取制度上的改變,而女性置身其中,當然沒有缺席。電影中,在女性主義者集會上,參加者高唱的歌曲,正正沿用了《國際歌》的旋律,社會主義運動對當時女性主義運動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女性」,以及「性」解放,在「全世界受苦的人站起來」的口號下,是否能夠如此容易就能找到安身之所?

女主角Delphine第一次偶遇女性主義者情人Carole,源於一群年輕的女性主義者在街頭隨機自發的反性騷擾「惡作劇」。(電影劇照 / UniFrance)

女主角Delphine第一次偶遇女性主義者情人Carole,源於一群年輕的女性主義者在街頭隨機自發的反性騷擾「惡作劇」。1971年的巴黎是一個社會運動鬧得沸沸揚揚、人人開口埋口講「平等」和「壓迫」的時代。然而,一群女生以快閃「Grabbing Back」的方式宣揚反非禮,竟然被男途人以肢體暴力回應,最終Delphine助Carole解困,成為二人相戀的契機。當Carole由集會回到家中,自己的男性伴侶與男性友人/同志正在大談囚犯人權。諷刺的是,他們的高談闊論,更顯出Carole及女性主義者在運動中被孤立。當人們視男記者們千方百計爭取把囚犯的悲慘處境公諸於世為正義行動時,女性主義者衝擊「反墮胎」講座示威活動,要不被無視,要不就被寫成是一群瘋婦搗亂。女性所面對的壓迫和暴力,在其他「更為宏大的議題」的背景下,往往被邊緣化,或直接被忽視,這何嘗不是制度化暴力的延續?

電影帶出的問題是,在1968年五月風暴及往後的連串社會運動及抗爭中,女性及女性主義運動的地位是什麼?運動提倡的自由、自主、平等,對於女性的態度,以及女性主義運動的影響會是什麼?女性主義運動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又是如何與同志運動及其他弱勢社群運動連結呢?

法國哲學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揭露了女性惡劣的生存條件和從屬狀態,並分析了這些壓迫背後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原因,為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所爭取的平等和解放,提供了理論基礎。

即使Delphine能幹,但父親的終極願望,還是希望她早日與村裏男生拉埋天窗。(電影劇照 / UniFrance)

強調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戀戀法式夏季》花了很大篇幅讓觀眾更了解女主角作為「身處特定社會背景下的個人」的存在,以及她們所存在的時空和社會脈絡,是如何塑造她們個人和群體的需要與渴望,強調「個人」從來都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

《戀戀法式夏季》除了是女同志電影,也是關於女性處境的作品。電影第一幕以法國鄉村為背景,呈現農村的社會結構對女性的期許和限制。即使Delphine能幹、身材健碩、做事勤快,是一個非常稱職的農民,但父親的終極願望,還是她能找到好歸宿,早日與村裏喜歡她的男生拉埋天窗;而Delphine的秘密戀人也因壓力選擇嫁人,中斷兩人的同性關係。

電影巧妙地以愛情包裝,探討在特定社會脈絡下, 「女同志」的身份、表現方式和在慾望下,是如何被「女性」這個性別和社會處境塑造,而她們又如何以行動,回應種種制度化的壓迫,在限制裏爭取自由。總括而言,《戀戀法式夏季》的獨特之處,除了它毫不忌諱地回應運動的歷史,以及指出運動的不足,更為重要的是,電影道出「個人」與「社會/運動」的關係——個人不是獨立於社會脈絡而存在,運動本身也是無數個人帶着自己的社會脈絡、經歷和限制,所塑造出的慾望和需要而構成。這對於從事女性主義運動、同志平權運動,以及其他社會運動的人來說,《戀戀法式夏季》所說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

黃鈺螢(Sonia Wong)大學主修英文文學,亦修讀過哲學和電影課程。畢業後於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取得博士學位,研究範疇為女性情慾及酷兒身份。2013年創辦了香港第一個致力推廣女性藝術創作的獨立電影節「女影香港」。現為大學講師。

上文刊載自第11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6月4日)《用愛情包裝反抗》。

睇完女影香港主席及性別研究學者黃鈺螢(Sonia Wong)分析性別與社運之間的關係,想聽她講多啲?6月15日,Sonia會聯同法國的著名電視主持及棟篤笑藝人Sony Chan(陳茗倫)為01周報x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法式好戲放映會主持映後談。兩大女神同場大談法式愛情觀及探討各地同志電影大不同。01會員免費報名,萬勿錯過!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