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探討香港文藝角色 「這」——是我們最大優勢

撰文:張秉權
出版:更新:

香港與「大灣區」,或慣常說的「珠三角」,關係從來緊密。粵劇省港班、省港大罷工、省港旗兵、省港盃足球賽……香港與廣州(省城)是最密切的,商品就早以「馳名省港澳」作招徠,「省港一家親」也常掛在不少人口邊。即使1949年之後,中港社會制度不同,關係也從來沒有中斷,港人回鄉探親,內地日用食品輸港,都是雙向交往的常態。撰文:張秉權

在1957、1962、1972與1979等多年,逾百萬計內地人由廣州、中山等地,再經深圳不同路線偷渡來港,他們一如現時每天限額150人的單程證入境者,都是今天「香港人」的組成部分。

1965年3月,因為要徹底解決香港食水緊張問題而開始輸入東江水,香港與「大灣區」更是緊密相連,今天我們近八成淡水供應都是東江水了。

到了1979年,內地實行改革開放,香港工業家發覺內地勞工廉價,土地便宜,於是大舉北上,香港與珠三角漸形成「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這是香港工貿在1980、1990年代騰飛的重要背景。

「尋問者」劇團去年上演的《過河卒》,以紀錄劇場的形式探索偷渡者的故事,希望能回答香港人對自身的組成、身份和歷史的疑惑。(陳嘉元攝)

六四之後,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深圳、珠海、廣州,重申繼續改革開放,從此珠三角經濟迅速發展。香港回歸後的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港深經濟一體化》一書,強調香港與深圳構建金融、高科技、交通、口岸、物流等合作關係是新形勢下的大勢所趨,書中更提出「泛珠三角經濟圈」與「港穗深鐵三角」作為經濟圈龍頭的觀念。但由於過去十多年的社會政治現實,書中描述的「一體化」未能實現。

不過,資金流動從來不等人,香港的股票市場早已開放了,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的愈來愈多,H股的價位上落,眾所關心。2014年和2016年,「滬港通」和「深港通」先後開通,香港投資者可以直接買賣內地上市股票,滬深的A股消息,成為不少人日夕關注的事。

深港融合大勢所趨

至於內地人蜂擁來港購物,香港地皮被內地買家高價投得,樓價不斷飆升,不少傳統商號被收購,連麥當勞也被「染紅」等等,都在我們身邊發生。儘管香港也因而產生一股抗拒「內地化」的情緒,在年輕人中間更是愈演愈烈,香港與「灣區」以至整個內地愈來愈融合的趨勢已是不可逆轉。

大灣區內的文化交流:香港話劇團8月於廣州大劇院演出《親愛的,胡雪巖》。( 香港話劇團)

直至高鐵香港段快將建成通車,直至去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大會議上提出,「大灣區」概念正式出籠。上任伊始的特首林鄭月娥,認為香港將一如過去,在傳統強項,如金融、航運和貿易為大灣區提供服務,而大灣區亦將有助香港經濟多元發展,特別在創新科技和創意產業方面。也有人提出香港應發展仲裁事務、高等教育等等,討論一時非常熱鬧。

終於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來一錘定音,他說香港要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更稱內地的科研經費可以來港支持國家級的科研機構,日後可透過「競爭擇優」方式申請中央財政科技項目,在港直接使用資助。對香港的大專院校與科研機構人員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香港進一步融入「大灣區」既是個已設定的方向,而衡諸歷史發展,這又是事所必至的應有之義,那麼,香港就真的只能等待規劃,再努力配合而已?

大灣區志在高遠,聲言要與世界「三大灣區」嫓美,那就必定得思考這個問題:一流建設,必須有一流人才。即使打造好了國際創科中心的硬體設施,也不會自動運作。大灣區必須成為人才薈萃之地。換言之,人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大灣區靠什麼吸引人才?其實大家都醒覺這是個大問題,於是,港府宣布推行「科技人才入境先導計劃」,大幅簡化申請手續。珠海市政府更走在全國之先,其「英才計劃」宣稱向人才贈送住房的一半產權,到珠海就業創業的港澳人士在購房、子女教育、就醫等方面可享受珠海市民待遇。而早在2016年,深圳已經推出措施,同樣在住房、子女教育和醫療等方面提供優惠,以吸引人才留住。

創造宜居條件

都說人才難得,所以古有「千金市馬骨」的故事。然而,人到底是活物,不同於資金。資金無界域,只往可以增長的地方走。香港股民參考「北水」流向決定怎樣買賣,因為資金無論是內地或本地,其只求回報的目的則一。但,人不是。人當然想賺錢,但不是「只」為賺錢。要自家的人才不走,要別處的人才來了肯留,除了高薪之外,還要看這裏是否宜居。

西九龍文化區內興建中的戲曲中心:香港是大灣區內最有條件呈獻一流藝術作品的城市。(政府新聞處)

香港是個「宜居城市」嗎?對很多人來說,是的,過去尤其是。去年香港的一齣小劇場戲《過河卒》,重新勾畫百萬計的人拼死逃過來的故事;西西的短篇小說《手卷》,展現父母們帶着非法入境的孩子,在時限前奔趕到人民入境事務處登記,以博取「特赦」,其場面之悲壯使人歷久不忘。還有2001年的「莊豐源案」,兜兜轉轉,確立無居港權的內地父母在香港所生子女也可以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凡此種種,背後多的是為求生存,求自由,當然也有求家庭團聚的渴望。這些來港者都視香港為「宜居」樂土。

香港也有「不宜居」的一面,否則,過去好一段時期,不會有那麼多港人到深圳珠海中山東莞等地置業,樟木頭更曾經有「小香港」之稱號。所以,「宜居」與否,要看是什麼時期,對什麼人來說。當「求生」和「團聚」等已經不是問題的時候,宜居的條件就要提升了。

我們有很好的法律、通訊、治安、交通,醫療和教育體系也不錯。環境算潔淨,空氣質素也有改善。我們也有一流的郊野公園、地質公園、海灘……不過,世界一流的城市必然也要有一流的文化藝術活動。

大灣區不少地方已經建成了高水平的文化藝術設施,Zaha Hadid設計的廣州大劇院就是個例子。(視覺中國)

言論與創作自由

香港現在的年輕才俊,已經不像他們父輩般只重視醫療、房屋、教育等基本需要,他們會去看時裝表演,參觀藝術展,出席音樂會,看戲劇演出、芭蕾舞、電影節……更積極的還會搞藝術商場,支持一些文化活動。至於來自歐美藝術氣氛更濃地方的人,居住地應有多元化的藝術文化活動,就更自然不過了。

隨着內地經濟起飛,大灣區不少地方已經建成了高水平的文化藝術設施,與香港快將落成的西九戲曲中心不遑多讓,由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的廣州大劇院就是個例子,但是在可見的將來,香港還是大灣區中最有條件,也最應該呈獻一流藝術作品的地方。

言論和藝術創作的自由,是優秀創作的關鍵。這是大灣區中唯香港獨有的優勢,假如香港政府不馬上認真籌劃,投放資源,大力發展本地的文化藝術活動,讓香港成為真正國際一流水平的「宜居城市」,讓內地人更樂意移居大灣區,讓區內人善用「一小時生活圈」之便,多來香港欣賞文化藝術活動,也讓外地人更因此增強來這裏發展的意欲,讓整個灣區因此成為真正的世界級城市群,那麼,就真的不枉費了這個歷史機遇了!

香港也有藝術節,儘管主事者不少都是有心人,但限於投放的資源有限,不免都偏於謹慎保守。圖為去年在「香港藝術節」上演的《香港家族》。(香港藝術節圖片)

香港其實已經有不錯的藝術家和作品,目前需要的,是更多的推廣、交流、學習。香港觀眾同樣需要更多的一流作品以擴展視野,提高欣賞水平。因此,要大力發展本地的文化藝術活動,其中最應該做的,是傾力辦好國際藝術節。幾個月前發表的財政預算案說要資助藝團到大灣區進行文化交流,這也是好事;但更應該做的,是投放資源在本土搞藝術節。

藝術帶動城市繁榮

藉着藝術節而成功帶動城市繁榮,促進城市發展,使城市聲譽日隆的例子多的是,遠者如奧地利薩爾斯堡和德國拜羅伊特的音樂節、蘇格蘭愛丁堡和法國亞維儂的藝術節,還有羅馬尼亞的錫比烏(Sibiu),城區雖小而國際劇場藝術節搞得有聲有色。而近者,當然是浙江烏鎮辦的戲劇節了。

香港也有藝術節,康文署每年都有暑期的「國際綜藝合家歡」和深秋時分隔年舉辦的「世界文化藝術節」與「新視野藝術節」,每年2、3月的「香港藝術節」今年更已經是第46屆。但是,儘管主事者不少都是有心人,限於投放的資源有限,這些藝術節不免都偏於謹慎保守,維持預算平衡成為主要考慮,因此,讓人眼前一亮的演出近年已經不多了,這是很可惜的。

成功的國際藝術節都有藝術總監,就像烏鎮戲劇節,其年度藝術總監就有藝術圈熟悉的賴聲川、孟京輝、田沁鑫。(視覺中國)

要舉辦具有影響力的國際藝術節,政府必須有更大承擔,以大手筆作長遠投資,更要聘請藝術總監專責其事。一如有格調的展覽要有策展人,藝術節也得由藝術家來主導,讓它有藝術方向,有靈魂。

成功的國際藝術節都有藝術總監。自2013年才開始的烏鎮戲劇節,其年度藝術總監就有藝術圈熟悉的賴聲川、孟京輝、田沁鑫。香港也有可以勝任這個崗位的人,就只差政府是否有這樣的視野和決心罷!

求發展必須有想像力。在「國際創科中心」的定位已給規劃了的時候,怎樣同時提升香港的「宜居城市」實力,讓我城匯聚高人能人創意人,讓它發展得更精彩,就是考驗我們領導人的時候了。

張秉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香港演藝學院前人文學科系主任資深劇評人、戲劇研究者、戲劇與戲劇教育工作者

上文刊載自第117期《香港01》周報(2018年6月25日)《探討香港在「大灣區」文藝角色 「這」——才是我們最大優勢》。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