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夢.二】合拍片當道 導演陳詠燊:港味漸漸消失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2003年可說是香港電影的分水嶺。當年政府為振興經濟推出多項措施,當中包括跟中央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希望藉此振興電影市場。根據CEPA,香港電影業可享三大優惠:進入內地龐大市場;原本列為入口電影的港產片,不再受配額限制,只須經過審批便可在內地院線上映;放寬中港合拍片模式,合拍片可被視作內地電影在全國上映;以及香港院商可在內地經營院線,香港電影生態從此被顛覆。〈東方夢工場有夢難圓〉系列之一系列之二

合拍片主導市場,港產片如何復興?(《一念無明》劇照)

在2002年前,中港合拍片的產量佔香港電影的15%,隨着內地電影市場急劇增長,此消彼長下,港產片不論是市場收益或資金來源均相形見絀:以2016年為例,19齣港產片的本地票房為3,234萬元,39齣中港合拍片則為2.67億元,是港產片票房收益約8倍;而31齣在內地上映的合拍片,票房有118.93億元,另兩齣港產片的票房共得328萬元。為了顧及內地龐大的市場,香港電影界向內地口味及劇本審批制度靠攏,港產片數量日漸萎縮,合拍片反成主流。在2012年至2017年間,香港與內地合拍片數目持續上升,每年約有30多齣作品,港產片則長年維持約20齣。

磨合15年 本地觀眾未接受

可惜,合拍片經過15年的沉澱與磨合,不論在題材還是美術,仍顯得與香港格格不入,屢受本地觀眾批評,也有不少新晉導演一早表明立場,非港產片不拍。《逆流大叔》編劇兼導演陳詠燊對此卻另有看法:「首先,我不是非常抗拒合拍片,如果可以選擇,我當然想寫一齣自主的本土電影。如有合拍片邀請我參與,而又不違背自己的想法,我是接受(合拍片)的。」

《捉妖記2》劇照

他回憶道,曾參與今年新年檔期上映的《捉妖記2》的編劇工作,當中所提的人生哲理放諸四海皆準,若不用放棄宗旨,又可嘗試新穎題材,未嘗不是好事,「起碼有資源畫一隻怪物,胡巴至少也花上一億幾千萬元,這齣大製作又古裝又抽離,香港本土電影製作費,是不容許我們寫這些。」《捉妖記2》製作預算為11.2億元,票房大收28億元。他認為,現時一些科幻或需要手繪的題材,只有合拍片的資源才能辦得到,「我不夠膽說合拍片是好是壞,但不能否認它提供資源,讓一些導演拍攝接近荷里活級數的製作,拍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多些發展機會是好事。」他舉例說,《悟空傳》既非港產片又非合拍片,而是國產片,但當中以小戰大的抗命精神令港人共鳴,「《悟空傳》是本土電影(預算)無法應付的,但郭子健用內地資金拍一齣給香港人看的電影。這視乎你的心態,如何看待香港電影。那些為錢而變的人,從沒將香港電影放在心上,不需惋惜。這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因為合拍片配額關係,不少香港女演員苦無機會演出。(《拆彈專家》電影劇照)

在陳詠燊眼中,合拍片孰好孰壞難以說清,畢竟本地從業員多了機會參與大製作,技術人員薪酬翻倍,只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小時候看劉德華,長大後仍要看他。」陳詠燊一語道破香港明星的悲哀。根據CEPA規定,合拍片的內地主要演員比例不可少於主要演員三分一,而且劇情需與內地有關,以收窄文化和價值觀偏差,也有助攻佔內地市場。

然而,合拍片的副作用仍不止於此,按照今天市場走勢,稍為大型的製作便是合拍片,起用內地明星的機會多了,本地明星卻因僧多粥少而難覓機會,「明星要靠商業片出頭(成名),如張栢芝靠《星願》、《喜劇之王》;周潤發靠《英雄本色》;楊千嬅靠《新紮師妹》……不論演技多好,惟商業電影才可以捧紅大明星。」本土電影生產率低,不論台前還是幕後的新人,均缺乏磨練機會,難以累積經驗,淘汰率自然高。更甚的是,基於港產片的特點,本港女明星難被青睞的現象更明顯。因為,港產片以動作片見長,男明星較有優勢,女演員發揮空間有限,「如果我是內地投資者,為什麼不找內地導演而找香港人?都是想要那些(動作片)畫面,因為配額的因素,不少香港女演員也苦無機會。」陳詠燊說。

陳詠燊慨嘆香港電影缺乏可以自行營運的市場,電影乃至整個娛樂產業都疲態盡顯,難以復興。(吳鍾坤攝)

上文節錄自第121期《香港01》周報(2018年7月23日)〈東方夢工廠有夢難圓〉專題中的〈合拍片當道 港味漸漸消失〉。

更多【香港電影夢】專題文章: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