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 高雄】從守護濕地到身份認同 茄萣青年重新認識家鄉

撰文:趙曉彤
出版:更新:

茄萣是台灣高雄市轄下一個行政區,位於高雄市西北,毗鄰台南,是台灣作家龍應台的家鄉,也是她形容為缺乏文化資源的台灣典型小鄉。茄萣的人口不足四萬,大部分是老人家,其年輕人隨着升學和工作而搬離家鄉,往台南、高雄、台北等城市遷移。曾經,陳禎是其中一個非常期待往外跑的茄萣青年,離鄉十多年,因為守護茄萣濕地而回到故鄉,參與「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護茄青)的工作。

茄萣年輕人都會因升學或就業離開故地,但卻有人像陳禎一樣,因為想守護茄萣的濕地而回家。(廖翠恒攝)

茄萣濕地原本是廢棄的鹽田,是賞鳥人士的寶地,卻也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可以走進來的地方。直至近年,在濕地開闢馬路的爭議,這塊土地才再次回到茄萣人的視線裏:2012年,高雄市政府以振興茄萣觀光業為由,開闢了1-1號與1-6號這兩條連接茄萣市區與高雄市區的道路,1-1號道路寬65米,直接穿過濕地,把濕地一分為二。兩條道路才剛竣工,政府立即想開發穿過濕地的1-4號道路,這樣就會把濕地一分為三,而1-4號只比原本道路的車程快90秒。

當地環團強烈反對開路工程,幾個本來在外地讀書的茄萣青年,因為這件事而成為「護茄青」,並在網絡招募身在各處的茄萣青年加入。高峰期,護茄青大概有四、五十人,而當時身在台北的陳禎、人傑,還有身在茄萣的永豐,也加入了護茄青團體。那是2014年。

廢棄鹽田是賞鳥寶地助茄萣孩子認識家鄉

當時陳禎正在台北工作、念研究所,離開茄萣十三、四年了。2014年,她參與太陽花學運,學運結束後,她愈來愈覺得自己一直以來在台北關注各種社會議題,好像也是在關注其他地方的事情,卻不知道自己長大的地方到底有什麼議題?剛好她的朋友在電視看見茄萣濕地開路的報道,轉發給她,她才知道家鄉原來有「茄萣濕地」。她感到很驚訝,更令她詫異的是,已經有一群年輕人為濕地議題發聲。她在線上聯繫護茄青的召集人,並加入聯盟。

從前,她是被動地參與公共議題,如參加遊行或轉貼訊息,加入護茄青後,她卻非常主動地負責倡議、撰寫論述等工作,「因為這是我的家鄉,我希望這裏變得更好。」陳禎表示,「我們會去小學做生態教育,讓他們知道茄萣有一塊濕地。別讓孩子像我們,二、三十歲才發現茄萣有一塊大寶地。」

從前,陳禎跟大部分茄萣人一樣,出外總說自己是台南人─不說自己是茄萣人,一是因為別人會問茄萣在哪裏?然後,又問茄萣有什麼?表面上是想省卻解說地理位置的麻煩,實際上是不認識自己的家鄉,不知家鄉有什麼好。她為了兼顧護茄青的工作,後來搬回南部,在高雄找工作,星期六、日回到茄萣。

護茄青另一成員薛人傑,曾在台北書店工作,他在台北會參加同志大遊行─這是台灣南部少有的大型遊行。他本來對生態議題不太關注,因為也有環團參加同志大遊行,他因此多了解環境議題。後來,他因為台北的物價貴、節奏急速,感到不適應,加上母親需要人照顧,因此回到茄萣,經營家裏開的店舖。

回來茄萣後,因為在當地拍攝紀錄片,人傑留意到分隔着茄萣與台南的二仁溪污染問題嚴重。從前,他經過二仁溪,只覺得這條河臭臭的,根本不會留意家鄉的風景為什麼會遭受破壞。他同樣沒有留意茄萣濕地,只知道這是一個沒有人的廢棄之地。所以,當他知道高中同學創辦護茄青後便立即加入。他和陳禎都是先在台北關注各種各樣的公共議題,參與遊行、靜坐,再學習如何為自己的居住地發聲。

在茄萣成長的青年,因為守護濕地而重新認識家鄉。左起為薛人傑、吳永豐、陳禎。(廖翠恒攝)

無論記錄或者守護都是尋找在地價值

護茄青另一成員吳永豐,離開茄萣的時間很短,畢業後便回到茄萣工作。幾年前,他參加了一個在地組織「蟯港人文協會」(蟯港是茄萣從前的地名),開始記錄茄萣的歷史文化故事,也因此接觸到開路議題。他認為,無論是記錄歷史或是守護濕地,其實都是茄萣人尋找茄萣的在地價值。

濕地保留了茄萣的歷史,它在日治時期曾被開發為鹽田,和台灣的鹽業關係密切。後來停止曬鹽,本由鹽警駐守、設在鹽田旁的碉堡型槍樓仍保留至今,成為證明這段歷史的古蹟。永豐表示,「這些東西都代表這塊濕地在茄萣具有歷史意義,而把這些東西保留下來,慢慢就有故事可以講。」

1-4號道路的開發工程因為在地環保團體的強烈反對、居民意見不一而拖拉至今,可是政府仍然計劃興建。而這幾年的守護濕地拖拉戰,護茄青的理念也從純粹的守護濕地,變成生態教育、傳承文化、建立在地人身份認同等多元目標。

這些東西都代表這塊濕地在茄萣具有歷史意義,而把這些東西保留下來,慢慢就有故事可以講。
守護茄萣青年 吳永豐
茄萣的日落景色。(廖翠恒攝)

於是,他們走訪茄萣的廟宇,記下故事;他們尋找當地的特色店舖,介紹年輕人接手的中藥老店,又為當地名產「白香餅」印上黑臉琵鷺圖案(因為茄萣濕地是黑臉琵鷺棲息地),在推廣茄萣特色食物的同時,也用食物推廣茄萣的生態。一些與他們理念相近的茄萣年輕人,在當地辦了一年市集,售賣白香餅及手工藝品,為各種社會議題擺設攤位。

最初,陳禎參加護茄青,是因為想為家鄉做事。當時,她才第一次知道茄萣濕地,不能說是非常想把它保留下來─因為不知道它有什麼價值;後來,「我們在保護濕地的過程中,開始認同自己的身份及成長的地方。茄萣濕地確實是一塊很棒的土地,它不止是鳥類棲息地,也幫助大水排洪,而且有很多豐富的生態資源。我是在運動的過程中發現它的價值,希望它可以保留下來。」

上文節錄自第126期《香港01》周報(2018年8月27日)《茄萣:從守護濕地到身份認同 台灣青年重新認識家鄉》。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