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規三部曲】來了,就是深圳人嗎?

撰文:劉育辰
出版:更新:

深圳花了30多年,便由一個小漁村變成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未完成的高樓和地鐵工程,時刻在敲敲打打,也在提醒着人們,深圳還在成長。一座城市即使有再多新穎大廈、交通基建,如果沒有「人」也不過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深圳又是靠什麼,吸引高達75%的外來人口呢?

在深圳這個移民城市裏,「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標語隨處可見,雖然有不少人開玩笑說,這句標語的前提是:「在深圳至少得有一套房!」但對黃適文、何泓儒這些來自異鄉的冒險者來說,深圳這個城市,確確實實對他們展現了無限的包容力、創造力。

深圳人力資源政策中最明顯的「人才戰略」就是吸引年輕人到深圳落戶;相對於上海、北京等內地一線城市,年輕人在深圳落戶是最容易的,並且會依學歷、落戶地區的不同給予住房及生活補貼(表1)。此外,還有許多的創業扶持資金、創意大賽、辦公室租金補貼等(表2),申請註冊成立公司也非常便捷,基本上在網上遞交申請資料,約一星期之內就能完成所有手續,在前海地區註冊公司甚至還有免稅優惠,這些對於創業者來說都相當具吸引力。

何泓儒(左)和黃適文認為,深圳擁有讓人「願意做夢」的魔力。(余俊亮攝)

深圳人力資源政策中最明顯的「人才戰略」就是吸引年輕人到深圳落戶;相對於上海、北京等內地一線城市,年輕人在深圳落戶是最容易的,並且會依學歷、落戶地區的不同給予住房及生活補貼(表1)。此外,還有許多的創業扶持資金、創意大賽、辦公室租金補貼等(表2),申請註冊成立公司也非常便捷,基本上在網上遞交申請資料,約一星期之內就能完成所有手續,在前海地區註冊公司甚至還有免稅優惠,這些對於創業者來說都相當具吸引力。

讓人「願意做夢」的城市

黃適文是台商第二代,從小看爸媽白手興家、早早就決定「以後也要自己創業當老闆」。2015年他在美國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時,中國正風起雲湧般掀起創業浪潮,他幾經考慮後,決定放下學業到中國闖蕩。

黃適文是台商第二代,早早就決定「以後也要自己創業當老闆」。(余俊亮攝)

「我相信很多和我背景相似的台灣人在想創業的時候,一定都會面臨這樣的考慮,就是你到底是要留在台灣?待在美國?還是去中國(大陸)?」黃適文分析,跟互聯網有關的創業,對使用者的文化背景跟使用習慣都必須非常了解,否則成功機率不會太高,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在美國很強的網絡公司在台灣不一定表現得很好的原因之一;至於為什麼會放棄最熟悉的台灣,主因還是台灣讓人感覺市場太小,既然要創業,當然希望能把事業做大,所以回台灣的考慮很快就被淘汰。

做過大數據分析、母嬰科技產品,經歷不少波折,黃適文和幫自己公司設計標誌的設計公司老闆何泓儒碰出了「火花」。何泓儒說:「黃適文在做前幾個計劃的時候其實是我的客戶;受台灣經濟不景氣影響,設計公司愈來愈難生存,當初會接logo設計其實也是為了自己公司的轉型,後來在和黃適文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論做什麼生意,logo都是最基本的需求,而且不一定要設計師幫你畫,只要透過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就可以幫客戶『畫』出一個專屬的logo。這種想法非常吸引我,所以就結束了台灣的事業,來中國跟他們合作。」

這個城市給你的各種暗示,鼓勵你創業、鼓勵你失敗了也沒關係,這是我最初來深圳創業的原因。
黃適文

中國這麼大,為何是深圳?黃適文和何泓儒異口同聲地說,那是因為深圳有一股很強、願意讓人「做夢」的氛圍!由於黃適文、何泓儒來自台灣,並不容易取得政府的補助或資源,但他們都說,若能再一次選擇,依舊會選擇深圳。

「真的是氣氛,這個城市給你的各種暗示,鼓勵你創業、鼓勵你失敗了也沒關係,這是我最初來深圳創業的原因,也是我到現在為止都還沒考慮過離開的理由。」黃適文認為,香港和台灣對於創業者的支援也不少,但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到深圳,是香港、台灣應該要了解的事情。深圳催生了許多成功的互聯網企業,競爭對手、友商都匯集在這,感覺像一個比賽的場地,會有一種別人在努力、我也有機會成功的意念不斷地出現。

何泓儒眉飛色舞地說:「之前我們租了一間辦公室,沒想到隔壁竟然就是全球商用無人機領頭羊大疆創新起家的地方!那我想我們一定也有機會變成像大疆那樣成功的企業!畢竟來到深圳,就不是單純追求一個過得去的生活,我就是想要做一個比較大的夢!」

來自台灣的黃適文認為,深圳很鼓勵外來人前往當地創業,即使失敗了也沒關係。(余俊亮攝)

人才要吸納 亦須培養

除了持續祭出政策優惠吸納外來人才,如何培養本地人才也是深圳近年探討的主題之一。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深圳市政府高級顧問吳家瑋表示,早年深圳是個「很特」的特區,五湖四海的人才都往深圳跑,不怕缺人才,但要知道特區是不會「永久特下去的」,政府一來需要培養本地的人才,二來也要顧及本地的家長,不能讓孩子高考後都跑去外地,因此深圳必須建立自己的大學。

深圳大學城2002年動工,翌年落成,擴建至今包含教學科研大樓、學生公寓、圖書館及體育館等,共佔54.2萬平方米。因為這個大學城,北大、清華等著名學府都到深圳建立了研究生院,培養了不少人才。吳家瑋認為,這對深圳的科技經濟起飛功勞不小。不過,研究生院分院畢竟不是綜合性大學,不收本科生的學校始終缺乏大學的氣氛和底氣,亦不足以滿足本地家庭的需求。近年深圳政府十分注重發展本地高等教育,不但建立了南方科技大學,同時爭取國內外知名大學到深圳辦分校。

吳家瑋透露,深圳計劃增建更多大學,不過他也建議深圳不要繼續依靠別處的大學來辦分校,而是紮紮實實辦自己的獨立院校,包括不同類型、不同規模、公辦的、民辦的高品質院校,最重要的是用優厚薪資吸引有學問、有能力、有愛心的教授,以及建立完善、務實、開放的治校體制,為培育深圳本地人才打好厚實的基礎。

上文節錄自第126期《香港01》周報(2018年8月27日)《來了,就是深圳人嗎?》。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城規三部曲.深圳篇】系列相關文章:

深圳規劃構建經濟奇蹟 香港錯失了什麼?深圳人多不阻高速發展 全因每五年一次規劃?香港可參考深圳多中心 再造一個中央商業區嗎?深圳如何醫治城市病 給市民留一點綠40年前的深圳 沒有錢下殺出一條血路十年規劃 十年建設 打造超級中心福田看《深圳2035》如何修正執行上的錯深圳另一面 城中村打破城市單一價值從推倒重建到綜合整治 資本進城中村是隱性驅逐?走出城中村才是深圳人? 城市不能只有高端人才【片】金鐘站逼到暈 效法深圳多城市中心有無得諗?

重溫【城規三部曲.上海篇】系列相關文章:

上海堅持多中心 網絡化 對香港有何啟示?(上)上海堅持多中心 網絡化 對香港有何啟示?(下)拋下一個「怕」字 開拓浦東廿年打造另一個上海上海釘子戶維權15年 城市發展為誰服務?從大拆大建到社區微更新 上海舊城新貌變奏曲中國大城市規劃思維有誤 專家:規劃不當致城市病【片】強拆時代已經過去 土地用途更新應更人性化

重溫【城規三部曲.新加坡篇】系列相關文章:

【片】點解新加坡可以人人住大屋?因為有規劃三寶!新加坡土地利用的魔法——地圖小不點規劃大格局【專訪】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香港不缺地,缺規劃【專訪】劉太格談短期規劃:再多火雞也不會變孔雀【專訪】伍美琴新加坡取經:環境體現人人活得有尊嚴千呎組屋售百多萬 星洲學者:政府無償為民安居新加坡組屋模式是出路?香港學者:置業非唯一選擇星民間團體推動「參與式規劃」:每個居民都是專家香港民間規劃方案屢觸礁 推動變革建立互信組屋設計以人為本 劉太格:一扇門一面牆都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