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習近平再譜「男人的浪漫」 中俄發起「秋季攻勢」 反擊美國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9月11日,東方經濟論壇在俄羅斯遠東都市海參崴召開,旨在通過國際交流加強遠東地區開發,區域多國領袖協同龐大代表團參加。同日,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東方—2018」軍事演習亦在遠東地區展開。「一文一武」兩大盛事展現了俄羅斯橫跨歐亞的戰略野心;更為外人矚目的,是中國在這兩場盛會中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有道是「治大國如烹小鮮」,最近數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間似乎展開了「煎餅外交」。今年6月普京訪問天津時,親自動手試做了當地特色的狗不理包子和煎餅果子。上周習近平到訪俄國海參崴出席遠東經濟論壇時,普京也以做煎餅活動回敬,只是這次的餡料換成了當地特產的魚子醬。

事實上,今次普京邀請了將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參加會議,但在行程安排上似乎「獨厚」習近平:除了上演「煎餅外交」,普京還在會議現場為習近平奉上了蜂蜜水,更共同觀看了文藝演出。兩位領袖還一起造訪「海洋」兒童中心,2008年汶川地震後,俄方曾邀請眾多受災兒童來此休養。

兩日會議的空閒時間,普京幾乎隨時陪伴在習近平左右。回想起早前普京訪華時表示,習近平是唯一會為他慶祝生日的領導人,私人關係可見一斑。

習普二人造訪「海洋」兒童中心。2008年汶川地震後,俄方曾邀請眾多受災兒童來此休養。(路透社)

中國助俄實現遠東夢

當然,習近平和普京如此親密,單靠私人關係並不足夠,還須兩國間有利益契合點,此次經濟論壇討論的遠東經濟開發便屬兩國共同利益。

普京上台後,便將開發遠東列入議事日程。在某程度上,開發遠東不僅為了發展,更為了搶救當地:俄國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偌大的俄遠東地區人口僅為630萬人,較蘇聯解體時減少180萬,遷走的大多是年輕人。如果這一趨勢持續,遠東地區不少城鎮在50年後將渺無人煙。如此一來,領土安全勢必受到威脅。

為促進遠東地區開發,俄國政府可謂費煞思量。2016年5月,普京效法美國林肯總統時期通過的《宅地法》,簽署《遠東地區土地免費配發法》,授予每位遠東居民1公頃土地以供開發,大小相當於香港立法會大樓。2月,法律適用範圍更擴大到全俄公民:只要來遠東,就有土地送。普京希望通過這一方式重現美國西進運動的榮景,令遠東成為下一個加州。

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蘇聯時期,遠東地區依靠中央撥款和高度分工的計劃經濟模式運作;蘇聯解體之後,便陷入經濟困境。兩年來,願意遷入遠東地區的俄國公民數量寥寥,原因是遠東缺乏可供發展的產業。由於基礎設施不足,勞動力匱乏,當地難以發展重工業和輕工製造業;若要發展高科技產業,則需大量資金投入,這對近年飽受制裁之苦,經濟發展疲軟的俄羅斯而言是艱巨挑戰。

俄羅斯遠東城市海參崴的市貌 (視覺中國)

如此情況下,中國自然被視為遠東發展的「救星」。今次習近平訪俄,《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俄新社》全程緊貼報道。論壇結束後,兩國簽署多份經濟合作協議,內容涵蓋投資計劃、成立雙邊聯合商業委員會及生產合作等,希望由中國企業帶頭前往當地投資。峰會臨近的記者會上,普京更公開下令官員加快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的建設。目前,中方已完成七成建設工作,而俄方一側實質上仍未動工。

中國資本能否切實幫到遠東經濟騰飛,仍有待考驗。不過,今次兩國加強經貿合作,無疑是回擊早前「俄羅斯對中國一帶一路計劃不信任」的說法。假若俄國實現歐洲和遠東地區的平衡發展,又能帶起中國東北地區發展,將在經貿層面加強中俄間聯繫,成為兩國關係的另一塊壓艙石,顯然為兩國樂見。

假想敵展開聯合軍演

如果說中俄經濟合作尚屬既定議程,不遠處舉行的「東方─2018」戰略軍事演習則是兩國軍事合作史上的重大突破。9月11日開始,「東方─2018」演習在靠近中國滿洲里的後貝加爾斯克省啟動,中國派出一個合成團參演。這是俄國在冷戰後舉行的最大規模軍事演習,俄國海軍在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同步參與。

「東方─2018」軍事演習中的爆炸場面 (視覺中國)

中俄間並非無聯合軍演的先例:在上合組織框架下,兩國連續十多年參與「和平使命」軍事演習。然而,該軍演僅針對恐怖組織或小規模武裝組織,參演軍隊也多屬特種部隊、摩托化部隊等輕型武裝。今次俄方將「東方─2018」旗幟鮮明定義為戰略演習,實兵行動演練包括抗敵進攻、火力突擊等過程,更派出S-400、伊斯坎德爾-M導彈、蘇-35轟炸機等先進武器參演,陣容龐大,旨在模擬國與國間的現代化戰爭。因此,中國的參與格外引發外界關注。

值得玩味的是,中方參演部隊來自北部戰區,前身為北京軍區和瀋陽軍區。自中蘇交惡以來,部署在該區域的陸軍部隊都以蘇聯和俄羅斯為假想敵,直到近年才將應對朝鮮半島生變列為主要任務。俄軍參演的中部軍區和東部軍區部隊,也多部署在中俄邊境上,以中、日為假想敵。兩支互為假想敵的部隊展開聯合軍演,在世界軍事史上都不多見,足見雙方互信已有飛躍進展。某種意義上,更標誌中俄關係已發生「戰略轉變」。

「東方─2018」演習中的蘇-35轟炸機 (視覺中國)

美國逼出戰略轉向

事實上,俄羅斯着力開發遠東地區,除了蘊含經貿和區域發展考量,也意味着俄羅斯戰略思維發生變化。俄國獨立以來,一直存在西進和東進的爭議。前總統葉利欽孤注一擲希望俄羅斯融入歐洲,非但未能如願,還令其經濟崩潰,國際地位下降,為普京重拾「雙頭鷹」戰略埋下伏筆。近年來,由於克里米亞爭端,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徘徊在低谷,更誘使俄羅斯重心東移,加強與中國的協作。

中俄兩國如今都面臨來自西方的巨大政治壓力。去年年中開始,美國便以干預總統大選及入侵克里米亞兩大罪狀對俄制裁。而中美貿易戰亦進入相持期,難見妥協餘地。此番情境下,中俄間「一文一武」展開深度合作,亦是順勢而為。

早前曾有消息傳出,美國中斷同中國經貿談判,旨在於9月開始對中國發動「秋季攻勢」,逼迫中國在貿易問題上就範。不過,美國的「秋季攻勢」尚未成型,中俄卻發起了自己的秋季攻勢。

美國總統特朗普(右)及國務卿蓬佩奧(左)有否準備好迎接「秋季攻勢」?(視覺中國)

在敘利亞,大馬士革商品博覽會時隔8年後復辦,超過48個國家共1,722家公司參展,其中便有200家中國公司。今年8月,中方亦透露已開設以「敘利亞發展重建」為題的研修班,顯示中國已做好準備,利用自身優勢在中東發揮影響力。

俄羅斯以其擅長的軍事手段和地緣政治遊戲開路,中國以其經濟影響力處理俄國力所不能及之事,這樣的中俄合作模式規避了兩國在地緣政治上的衝突,且發揮了兩國的獨特優勢,在敘利亞以外的地方也可能落地。早前,阿富汗政府及塔利班皆派出代表前往莫斯科談判,改變過往由美國和北約主導和平進程的模式;而中國亦有意加強對阿富汗的經濟援助及投資。

當中美結構性矛盾顯現,中國選擇了積極應對。與俄羅斯合作,是中國計劃中的一部分;早前的中阿及中非合作論壇的龐大陣仗,亦代表中國有意開拓新的外交空間。這樣的調整能為未來中國帶來怎樣的氣象,仍待時間考驗。

上文節錄自第12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9月17日)《普京習近平再譜「男人的浪漫」中俄發起「秋季攻勢」 反擊美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