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減廢政策欠妥當 淨灘淨海無止休

撰文:林嘉淇
出版:更新:

這是一個關於海洋的故事。古時謂「靠山食山、靠海食海」,意指你身在何處,就靠所在環境去維生。只是現在,假如我們還是靠海食海,吃下肚的或會是膠樽、飲品紙盒、玻璃碎、冰箱,以及輪胎。這不是戲言,也沒有誇大。根據環保署數字,香港每年平均收集到15,000公噸的海洋垃圾,且數字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港府六年前已洞悉海洋垃圾的嚴重性,六年來先後耗用接近一億元處理,然而,颱風「山竹」過後那些滿布海岸線的垃圾不禁令人懷疑:一億元是否用得其所呢?

來到馬灣一個位處偏僻的泳灘,沿着石屎樓梯拾級而下,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死去了的大魚,只見無數蒼蠅縈繞着牠的屍體,牠是怎麼死掉的,是逃不掉鬼網的苦苦纏繞,還是因覓食困難而死,只有面前的海知道。

「如果我手上有把刀,我一定會剖開牠的肚子,看看牠吞了多少膠粒。」說這話的是Maamar,一個來港二十年的法國人。每每聊到香港被蹂躪的自然環境,他都帶點忿怒:「I am not kidding. It is truth.(我不是在說笑,這是事實。)」的確,早有不少研究指出,不少海洋生物會錯誤吞服漂浮在海洋的塑膠粒或其他塑膠製品,而人類在吃海洋生物的時候也會受其影響。奧地利環保署進行的研究顯示,所收集回來的人類糞便樣本中發現多達九種的塑膠物,顯示了人類食物鏈內存在大量微塑膠。

居港二十年的Maamar聊到香港被蹂躪的自然環境時,都帶着點忿怒。(鄧倩螢攝)

垃圾的歸宿本應是在堆填區或經回收再造成原廢料,然而,或因人類處理不當,或被蓄意傾倒入海洋,垃圾最終又從海洋漂到岸上。這是一個循環,因為人類棄置塑膠,最後又輾轉回到人類身上。

海洋垃圾從哪裏來?

環保署於2015年的《香港海上垃圾的源頭及去向調查》(下稱《調查》)中指出,由政府收集到的海洋垃圾有近73%是源於岸邊及康樂活動,而逾15%是由海洋或水上活動產生。不過,這數字本身已存在一定的「水分」。仔細看調查報告的附錄,會發現環保署把塑膠、金屬、紙張的廢物都歸類為來自岸邊及康樂活動。然而,單靠物料的類別去估計其來源,未能反映實際情況。那麼,我們日常丟棄的垃圾到底是如何進入大海的呢?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海洋保育經理楊松穎去年與一間科技公司合作,在全港各區放置GPS追蹤儀器,模擬陸上垃圾通過坑渠或河流進入海洋的漂流路線,發現40%放置在坑渠的儀器中,有一半循坑渠流進大海。他指計劃最初是希望證明「並非只有河流的垃圾才會流入海洋,一旦街道的垃圾跌進坑渠,垃圾亦會經此而落海。大眾不要以為在海洋的垃圾與自己無關」。最令他震驚的是,有儀器漂到澳門及內地,最遠的甚至漂到台灣。

除了經坑渠進入海洋,還有無數在海岸邊的垃圾。部分釣魚人士或者是在海邊吹風聊天的人,會隨手把垃圾放在岸邊。風一吹,垃圾便會「落海」。楊松穎說,港人仍有亂拋垃圾的習慣,沙灘的垃圾問題固然嚴重,碼頭及海邊長廊也屬亂拋垃圾「黑點」。

2015年在垃圾灣拍攝的照片。(WWF提供)

楊松穎所負責的育養海岸計劃進行香港首個海底垃圾研究。他在計劃開展的首年,帶同一隊義工到石澳鶴咀的「垃圾灣」進行調查,清理及收集垃圾樣本。儘管人迹罕至,「垃圾灣」被環保署列入需優先處理海上垃圾地點的名單,更被評為「第四級」不滿意。楊松穎拿出了1995年與2015年在垃圾灣拍攝的照片,兩者同樣滿布垃圾,但相隔十年,垃圾的種類有所變化:「以前比較多木材,2015年便都是大型的發泡膠或塑膠製品。」

不少人認為香港沿岸的海洋垃圾大部分來自珠三角區內城市;但根據《調查》,九成五海洋垃圾來自本地,只有5%是非本地源頭。環保署如何劃分為非本地源頭?文件中寫道,如垃圾上有簡體字的標籤即被歸類為非本地源頭。但「綠惜地球」早前調查,在本地沙灘檢獲的廢棄膠樽有四成為簡體字,團體相信是來自內地。為何兩份調查出現如此差異呢?環團認為,《調查》把部分沒有標籤的垃圾都被劃為本地垃圾,故錯誤估算了跨境垃圾的數量。

跨境防堵=治本?

楊松穎展示了一張由屯門漁民今年初春時出海捕魚時的照片,照片中,漁船所捕獲的不是漁獲,而是一大堆垃圾。環保署回應指,過往曾接獲漁民反映在內地水域發現有非法傾倒垃圾的情況,已即時透過機制向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作出通報,並得知粵方執法部門迅速進行了海上巡查,及後展開連串的專項執法行動,打擊珠江口的違法傾倒廢物的行為。

上述漁民的經歷並非個案,早於2016年便有媒體揭發有內地船隻在珠海海域非法傾倒垃圾,最後廣東省環保廳扣押有關船隻及涉事人員。事件曝光後,港府和廣東省政府成立粵港跨境海漂垃圾事件通報機制—由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與香港環保署直接進行聯絡,並向其他相關部門發放預警訊息及建議防範行動。

環保署表示,粵港雙方均會推行針對海上垃圾源頭的措施,在積極清理海上垃圾和推行宣傳教育的同時,港府會提供支援措施和設施以防止廢物進入海洋,例如在多個海岸地點,包括碼頭、海濱區等設置更多廢物分類回收桶,及在泳灘、水上活動中心、海濱長廊、海濱公園等地點加設飲水機,避免市民購買一次性的塑膠樽飲品。

廣東省政府亦已建立了預防與打擊違法處理垃圾行為的機制,規範各類垃圾處置管理,防範固體廢棄物非法傾倒入海,合力做好粵港跨境海漂垃圾防治工作。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海洋保育經理楊松穎表示,海洋垃圾是很難攔截及清理的,而機制的用意只在「警示」。(鄧倩螢攝)

去年5月,兩地開始試行海上垃圾通報警示系統,實時監控香港和廣東省珠江流域13個城市的雨量數據,預測兩地可能出現大量海上垃圾的地區。

楊松穎對此表示,海洋垃圾是很難攔截及清理的,而機制的用意只在「警示」。他解釋,這個機制是以兩地政府的氣象部門對於雨量的估計,從而推算會否出現水浸而有機會導致垃圾倒灌,警示相關部門「將要準備面對很多海洋垃圾出現,準備什麼呢?準備執。」

他續言,機制只能「預計」,但真正的解決方法始終是「治本」,即在源頭減少海洋垃圾量,再引伸至改善城市的廢物管理系統,「老實說,內地有部分城市的廢物管理系統不是很好,一有颱風、暴雨或水浸,垃圾一定會沖到海裏,再吹至香港。(機制的存在)不只是要通報,否則執(垃圾)到五十年不變,問題仍然存在。」

上文節錄自第136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1月5日)《廢物政策欠妥善 淨灘淨海無止休》。

相關文章:【海洋垃圾】由清理到減廢 香港的廢物政策成功嗎?【海洋垃圾】從分類到回收 台灣廢物政策人人讚好?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