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生活不易 港人助婦女自力更生小改變是動力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子健和家欣十年前在孟加拉做義工後,感受到了當地的需要,決定過去做長期服務。他們服務的形式在這些年間也有所轉變,一般會以一個貧民區作為單位,先透過探訪,了解他們的需要,再決定如何幫助他們,像子健便曾做過青年發展項目,也教過足球。起初,當地教育資源較為匱乏,他們便開了識字班,但後來多了非政府組織做教育這一塊,便考慮發展其他項目。約四年前,負責「婦女刺繡」項目的義工要離開孟加拉,他們考慮過後決定接手。現時二人成立了刺繡中心,提供材料給當地婦女做刺繡,再在基地由職員協助加工製成各類產品,包括化妝包、環保袋、鏡盒、髮圈等,透過Facebook專頁「A Hundred Hands」外銷到香港和台灣。

起初家欣覺得當地婦女的刺繡挺好看,後來想到可以幫她們發展出產品銷售。(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起初覺得她們的刺繡挺美,便自己出錢買她們的刺繡品,買到家裏放了很多很多,卻又好像幫不了她們多少。後來就想,不如做刺繡產品出來賣,那時會去教會、機構賣給朋友,有感謝卡、杯墊這些。後來又想,不如開Facebook專頁賣,慢慢發展出來。」子健說。

在探訪中,家欣發現大部分女性都懂一點刺繡技巧,她們會繡珠片、在衣服上繡花,但沒有好好發展這些技能,無法賺錢幫補家計。「我在香港有教視覺藝術,對顏色較敏感,他們欠缺一些觸覺,我就為她們上美學課,加上他們沒有外銷人脈,我們就利用Facebook。」

現時有三個貧民區的婦女參與他們的刺繡項目,每月約有30人來取布,當中十來二十個固定前來。「我們希望用當地社區的資源去教鄰舍做刺繡或提供一些資訊,也教她們個人衞生、存錢、夫婦關係、教育兒女等知識和態度,就像是常識講座般。」家欣說。每名婦女每月可賺取約300至400港元,貧民區的單位月租約500至600港元,當地家庭一般每月只吃一餐肉,其餘時間主要吃菜、豆、米飯等,刺繡賺到的錢足以讓他們吃多點肉,令小朋友吸收較好的營養,又或是幫小朋友交學費。

要營運這樣的社企絕不簡單,想收支平衡也很困難,現時Facebook賣刺繡品賺到的錢,約能抵消30名婦女的薪金和刺繡品原材料,但這部分只佔營運開支約一半,另一半為社企單位的租金及六名同事的薪金,要靠兩人每兩年回港籌款。由於兩人的工資由所屬的新西蘭浸信教會支付,故不包括在營運開支裏,整體來說,社企全年開支約需12萬港元。

貧民區婦女一般取得布後會回家刺繡圖案,再把完成品拿給刺繡中心職員加工,製成化妝包、杯墊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文化差異大 生活適應不容易

身為外地人,要適應孟加拉的生活環境亦不容易。家欣坦言,衝擊最大的莫過於沒有效率,達卡常常塞車,搭人力車的話,一天可以塞上四個小時;買布時,店舖往往因供電不足而沒開;當地人更有午睡習慣和很多假期,店舖可能因而休息;還有原材料供應不穩,今天還買到這種顏色的線,明天可能就買不到……對習慣了講效率的香港人來說,在當地可能一天都無法做完一件小事,難免會讓人沮喪。

如何與當地人相處亦令兩人苦惱好久。子健說,當地人十分熱情,對外國人有很多期望和幻想。走在街上,總會有人和他們打招呼、舉起手機拍照,又或是跟他們搭訕,然後索取電話號碼,之後便會每天來電,沒完沒了。連坐三輪車時,旁邊的司機也會特地開窗問三輪車司機:「你車上的外國人去哪裏?你收他們多少錢啊?你這次發達了,載到外國人……」

首都達卡交通常水洩不通,一天可以塞車四小時。(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他們有種印象,覺得外國人是不會窮的,一定是有錢的,會問你有沒有工作機會給他,或是問你要錢,若不給他們,便會被罵。」放假時,子健和家欣都想在家閉關,但試過買漏東西而要外出,「在街頭戴着口罩走,他在街尾也會叫住你,現在說起來可能有點好笑,但身處那種環境會覺得很沮喪,而這區只有我們是外國人。」

還有讓家欣曾天天中暑的酷熱天氣、讓子健得了鼻敏感的滾滾沙塵、難以習慣的食物……在當地生活的確不易。「總想離開,行李箱放着不收起,哈哈,說笑而已。其實來之前也預料到會有這些困難,但覺得既然選擇過來,真受不了便請數天假休息一下,還未試過覺得不行到要馬上回香港。」家欣笑說,現在每次回到香港,都有種在草原上奔跑的感覺。

家欣笑說他們總會想回香港,但他們還是想留下來繼續作出貢獻。(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獲家人支持 繼續下去有動力

談到香港,兩人均說拿着那份非政府組織的工資,在香港一定生活不了。「當作是做義工,賺不了錢,卻不會讓你餓死。」家欣說,令自己最掙扎的不是放棄了高薪厚職,而是家人。「作為家中的獨女,父母雖然支持,但親戚可能會覺得『啊,你那麼傻,去做這種事』。但我們是在幫助有需要的人,我不想到死那刻才發覺沒有回應過自己的感動。當時二十多歲過來,包袱沒那麼多,若到四、五十歲才去可能更難。我覺得這是值得的,在我最黃金的時間,做了些有意義的事。」她說。

子健覺得,到了孟加拉後反而改善了和家人溝通的質素。「我在十年前來到這裏,當時上網是用56K電話線,Facebook 開不了照片,只有email,沒有WhatsApp,還要打長途電話。當時會列張清單,寫下有什麼要說。一、問候媽媽;二、問候外婆;三、問姐姐是否已生了小孩;四、問問胎兒如何……會更加珍惜溝通的機會,家人也會多講親戚的事。」

塞車時,不時有當地人問兩人要錢,他們會跟對方聊天,若發現對方真的沒工作能力,才會給錢。(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子健說,爸爸起初反對他的決定,有段時間不理睬他。後來明白到兒子不是出走,只是工作,每隔一兩年會回來,仍很關心他。「約在2009年,爸爸因為心臟有事走了,那時我在這邊,無法回去見他最後一面。後來聽媽媽說,他很驕傲自己的兒子那麼年輕便懂服務他人,覺得很榮幸、很開心。他沒有親自跟我說,是從媽媽口中得知的。那時我明白了,真的去做一些有貢獻的事,家人也會開心。」

縱使曾感到沮喪,但能幫到人給他們走下去的動力。塞車時,不時有當地人問兩人要錢,他們會跟對方聊天,若發現對方真的沒工作能力,才會給錢。「若是小朋友,我們不會給錢,會叫他們去讀書,告訴他們政府有免費教育,就算沒書讀也要去做買賣,比如去賣花、賣爆谷。不然何時『乞食到老』?」他們說,試過有小孩在聊天過後的一星期,真的在路邊賣玫瑰花,「起碼他們不再乞錢,自力更生。這些都激勵我們繼續做現時做的事。」

上文節錄自第14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17日)《到孟加拉貧民區營運社企 港人夫婦:扶貧不是施捨》。

相關文章:港夫婦孟加拉貧民區營運社企:扶貧不是施捨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