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孟晚舟被捕】中國最強民企 打拼30年締傳奇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孟晚舟事件令一向低調的華為突然廣受國際社會注目。華為既不是上市公司,創辦人任正非也絕少受訪,令公司一直缺乏公眾知名度,但華為作為中國最成功的民企,不但是中國高端製造的代表之一,更是少數未上市的世界500強企業。華為的崛起之路,堪稱傳奇。

華為1987年於廣東省深圳市註冊成立,由6名員工發展到18萬名員工(表);從2萬元(人民幣‧下同)創業起家到2018年收入高達6,036億元;由一間無甚背景的小小民營企業發展至被新華網報道譽為「中國最優質的一家民營企業,沒有之一」,連續三年高居中國民營500強榜首。

華為是當今世界最大的電信設備技術公司,也是全球投資科研最大力的企業,去年研發經費高達200億美元(約1,566億港元);去年申報國際專利共4,024件,冠絕中國企業;去年全球手機出貨量逾1.54億部,位列全球第二。這一切一切,要從當年一個年過不惑才下海創業的解放軍科研人員說起。

華為去年全球手機出貨量逾1.54億部,位列全球第二。(視覺中國)

代理起家賺第一桶金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於1980年代末期,脫離了解放軍的「基建工程兵通訊」研究所副所長的崗位,以逾40歲之齡下海經商,集資2萬多元,在深圳創立華為。當時電訊技術是正高速發展的新鮮事物,設備廠商利潤可觀。華為以代理香港鴻年公司的程式控制交換機(PBX)起家,成為了中國電訊市場發展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賺得了第一桶金。

至1992年,華為的銷售收入已經突破1億元,在當時的民營企業來說已經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但電訊是一個急速發展。不進則退的行業,需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和開拓市場,據報1980年代中國就先後誕生了400多家通信製造類企業,是一個「死亡競賽」。以華為當時年僅1億元的收入,要再發展實是捉襟見肘,究竟資金從何而來?

一般企業的做法是向銀行籌措資金,但銀行是否願意借,利息負擔會否太重都是問題。華為則認為既然自己擁有核心技術,何不跟各地的郵電系統合資成立公司呢?1993年,華為得到廣東省和深圳市支持,跟全國21家省會城市郵電系統成立合資公司——莫貝克,承諾給郵電股東們的年分紅高達30%。

事後看來,這是華為壯大非常重要的一步,不但令華為取得了重要的資金支持,而且能夠跟電信局客戶形成了緊密的聯盟,令華為產品可以藉莫貝克的管道迅速低價衝擊全國市場,中國交換機行業銷售價格由之前的300美元一線急跌至1995年的80美元一線,電信業務於全國「遍地開花」,華為收入也由1992年的1億元激增至1996年的26億元。在1990年代,電訊設備製造廠商的戰國時代暫告一段落,淘汰剩下四間中國公司,分別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合稱「巨大中華」,其中前二者是具有國有研究所背景的國有企業,中興是「國有民營」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只有華為是純民企的背景。不過華為在這場國企民企之爭中,並沒有被比下去。

電訊設備製造廠商的戰國時代暫告一段落,淘汰剩下四間中國公司,分別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合稱「巨大中華」,不過四巨頭只有華為是全民營企業,中興也有國營背景。(視覺中國)

其中關鍵一役是3G大戰,2003年前後,內地電訊業面臨發展「小靈通」(個人手持式電話系統)或是3G的重大制式抉擇。初期「小靈通」前景較被看好,華為卻決定在3G上傾盡全力,一度被外界質疑是戰略失誤,業績也遠不及中興等押注在「小靈通」上的同行。要知道當時3G在中國是十分新鮮的事物,連相關牌照都未有,華為只能被迫開拓海外市場,而初期獲得的3G合約,大都只是非發達國家地區的項目,直到華為入選英國電信未來五年優先供應商,才有力地回應了外界對華為3G技術國際競爭力的質疑。

華為雖一度被迫退居到了中國電訊業比較邊緣的位置,但不久後,電訊業大變,「小靈通」市場飽和,帶來的收益迅速下滑,更於2005年顯現頹勢,3G終成電訊業未來的「唯一之選」,大膽全力押注3G的華為獲利甚豐。此一役另一意想不到的收穫是,令華為提早「走出去」,率先成為能夠於國際市場站穩陣腳的中國企業之一。

西門子電訊是華為的強勁競爭對手。(視覺中國)

華為「腦力資源」擊倒海外巨企

擊敗國內競爭者後,華為於國際市場仍要面對着愛立信(Ericsson)、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西門子(Siemens)等技術強大、資金雄厚的競爭對手。正常人可能會問,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公司,技術怎有可能跟經濟最發達國家的一流企業直接競爭呢?華為的經驗正正告訴我們,在技術發展的道路上,發展中國家自有「後來者優勢」,隨時彎道超車,趕過了發達國。

西門子公司董事會2004年一份報告就指,華為有着低廉研發成本的極大優勢。報告稱華為研發人員人均費用為每年2.5萬美元(約19.6萬港元),是歐洲企業研發人員的六分之一;年均工作時間較歐美同行多近一倍。就算每個華為研發人員的產出效率只有歐洲同行的80%,在同樣的開銷之下,華為研發投入產出比是大多數西方公司的10倍,即是華為花1元研發出來的技術,歐洲公司要足足花10元才做得出來。

在技術換代十分快,講求持續且大量科研的電訊業來說,如此巨大的支出分野,是成功和失敗的分別,華為亦趕過一個又一個的國際電訊設備巨頭。至2012年起,華為年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2,202億元,首次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該年華為研發費用高達299億元,相當於中國許多頂級企業的年產值,再向員工發放高達125億元的獎金後,仍有154億元利潤「落袋」。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只擁有1.42%股份,其餘均為員工持有。(視覺中國)

非典型公司 任正非只佔1.42%股份

華為作為中國市場機制下發展得最成功的民營企業,在公司利潤分配和管理上卻顯得有點「社會主義」,也許是因為華為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於中國廉價的科研勞動力,所以華為的管理亦十分放權讓利予員工。華為在內部發行的虛擬受限股,公司創辦人任正非只佔1.42%,其餘都是由員工擁有。

華為為什麼不上市,在此亦可以得到解釋。首先,很多地方的上市法規對申請上市的公司股東人數都有上限規定,但華為股東就超過了7萬人。此外作為公司總掌舵人的一眾管理層佔股比例太小,上市後容易引來外界對公司控制權的爭奪。

華為雖然少了股票市場這集資渠道,但也令公司免於「短視」投資者的限制,可集中在長遠的發展上,動輒以十年為單位規劃未來。例如華為開拓巴西市場,由1998年開始連續八年虧損,如果是上市公司,也許早就考慮關閉巴西分公司「止蝕」,幸好華為並沒有這樣做,去到2008年該區域為華為帶來逾1億美金(約7.8億港元)收入,在今天仍在華為國際市場的佈局中有重要角色。華為在定價上也採取長遠的策略,新產品投入市場時即以日後量產的模型定價,這樣短期是虧蝕的,但長遠則是大賺,幫助華為趕走了一個又一個對手,佔領了一個又一個市場。

華為深圳總部的5G公園。(視覺中國)

不過華為不是全無缺點的,在上一個十年,任正非曾公開承認,華為並沒有一項原創性的產品發明,主要是在西方公司的研發成果上改進功能,研發成果主要是工程設計等方面的技術進步。他曾表示,華為所有工程師都必須是「商業工程師」,要去「做市場」,想當院士就不要來華為。意思是,只有賣出去的技術才有價值,集中精力,不搞沒有產品的研發。

這可能是因為原創性愈高的產品發明,愈需要專利的積累和最頂尖的人才,而中國企業需要些時間追上去。不過,隨着發展規模成熟,華為近年也推出愈來愈多原創性高的產品。作為電訊業的下一個里程碑,華為在5G的投入十分多, 華為副總裁胡厚崑便宣布明年中會推出5G手機,是全球最早的一批,相較下市場估計蘋果公司最快也要在2020年才會推出5G手機。

過去三年,華為把握着中國開放改革和 電訊行業大發展帶來的機遇,背靠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充足而廉價的研發資源,一躍成為中國 最成功的民營企業,既保持了自己傳統產業的 特色,又不斷以研發求進,跟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相比,華為堪稱中國企業「走出去」最成功的例子之一,闖出了一條十分值得其他企業學習的道路。  華為早年決定在3G上傾盡全力,終大獲全勝。

上文刊載於第14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24日)《中國最強民企 打拼30年締傳奇》。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