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對台講話】一國兩制在台灣 真的有可能嗎?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近日,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的「習五點」講話後,台灣總統蔡英文立刻親上火線反擊:「我們始終不接受九二共識,根本的原因就是,北京當局所定義的九二共識其實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在新的一年開始沒幾天,「一國兩制」成為了兩岸之間新的關鍵字,「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討論聲浪再度在台灣出現。台灣的情況與香港截然不同,但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預言」真會在未來的兩岸上演嗎?要闡明這個問題,先從習近平的「習五點」說起。撰文:郭雪筠

「祖國必定統一、必然統一」,這是習近平在1月2日北京《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紀念會中的兩句話,從中可以看出在紛擾數十年後,兩岸實力的差距讓大陸當局充滿自信。

習近平在會上提出五項對台政策主張,外界稱之為「習五點」。第一,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第二,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第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第四,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第五,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紀念會上提出五項對台政策主張。(路透社)

其中,第二項「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中的內容是「習五點」的第一大重點。「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一國兩制的提出就是為了照顧台灣現實情況……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的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這就是一篇「統一宣言」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裏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裏人商量着辦……我們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

可以直白地說,這是習近平對台灣正式發的一份「統一宣言」。

習近平對台灣的講話,可以說是一份正式發的「統一宣言」。(視覺中國)

大陸過去提過多次「統戰」,但這次是習近平首次直接宣示「邀請兩岸各界人士民主協商」,協商什麼?當然是「一國兩制」在台如何落實。也就是說,從此刻起,「商討對台的『一國兩制』」會被排進中共的日程,也是大陸高層的共識。若再往遠一點的未來想像,2019年開始,中共很可能就有一份名單,台灣商界該找誰,政界該找誰,與大陸關係密切的商人、藍綠政治高層,都可能榜上有名。

習近平講話的第二大重點,便是在最後提及了「中國的統一,不會損害任何國家的正當利益包括其在台灣的經濟利益,只會給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一番話,在此之前中共強調過數次「不會在主權上退讓」,這次更是直截了當地對外國企業和政府表明態度。往後,這樣的話很可能會重複多次。中共會不斷如此強調,是要加強國際社會的認知──兩岸關係的未來,中共已經拍板了,不可能讓「外國勢力」插手。當然,這段話也具軟性意味,告訴各國利益不會受損、可能還會使台灣有更多發展空間,這是對台資及外資企業的雙重安撫。

第三大重點,是習近平講話發表後,台灣(尤其是民進黨)直接解讀為「九二共識已死,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這話看似有理,其實是明顯的混淆概念。習近平在講話中直接表明「秉持求同存異精神,推動兩岸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

中共不可能讓「外國勢力」插手台灣的未來。(資料圖片/中央社)

而蔡英文上台後奉行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第一條即是:「國家統一前,為確保台灣地區安全與民眾福祉,規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並處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特制定本條例。」也就是說,兩岸現有的法規都以「國家統一」為前提,過去兩岸交往是依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只是國民黨偏向強調「一中各表」),而當前大陸提出的統一方式為「一國兩制」,台灣民意普遍無法接受。這二者,本身就是不同層次的概念。

蔡英文在習近平講話後親上火線,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綁在一起,是為過去兩年多的兩岸關係緊繃「自圓其說」,對於台灣人民而言也有「爽快」的情緒,然而,也僅僅停留在「爽」的層次,因為民進黨難以實質性地走向「獨」。對於單向決定兩岸前途的大陸來說,台灣政府喊話有餘,但專業與行動力皆不足。

蔡英文親自回應習近平的講話。(美聯社)

台灣青年湧大陸謀生機

「台灣問題因民族積弱產生」,這是習近平在1月2日講話中的其中一句話,這句話透露着很強的歷史使命感,也符合大陸年輕一代的普遍認知──只要實力夠強了,就可以不被欺負、保住主權。港台看來很反感這種想法,卻也知道這就是現實,於是一波波港台青年冀望於「中共崩潰」,抓住西方媒體上的一點蛛絲馬迹就會立刻發上facebook「中國出現嚴重問題啦」。

然而,從2000年到今天,台灣社會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崩潰論與反中浪潮,「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雖喊得愈來愈響,青年來往大陸的人數倒愈來愈多。「哪天可能中共就來了」成了網上常見的評論。此時的台灣,和昔日的香港,在民眾的糾結、社會的氛圍、與中共的決斷等方面,確實有些相似。

兩岸青年交流愈見頻繁。(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會見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原先氣勢洶洶,甚至表示:「如果中國宣布要收回香港,那就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而鄧小平則是直接回擊:「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旋餘地。坦率地講,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這場交鋒,英方沒想過中方態度會如此強硬,會面完畢,戴卓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台階摔了一跤,成為那場中英談判的經典畫面。

在鄧小平1982年的鄭重表態後沒過幾年,1985年,中國成立了跨黨派、界別的「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以上這些,對照如今習近平在兩岸關係上對美國的強硬表態,以及那段「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的宣言,如此相似。

1984年12月19日,戴卓爾夫人在北京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定香港回歸。(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兩岸經濟決定統一速度

若說得再直白一些,香港回歸前,民調數字是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港人不願回歸,但恐怕真實數字是九成的港人都不願,而如今蔡英文以「台灣民意不會同意」回擊,對照歷史,真是有些諷刺。畢竟,大陸有逾十三億人,台灣的兩千三百萬比北京城的人還少,中共會當作「參考資料」,但又怎麼會顧忌?

當然,台灣不同於香港,台灣不論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內部現實環境,都與香港截然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往後十年的兩岸關係,「大陸單方面推進和平統一」將是繞不開的命題。未來如何發展,端看大陸是否穩步向前、台灣的經濟是否得到改善。若台灣仍如過去二十年般薪資低廉、青年持續看不到未來,則很有可能有愈來愈多人說出「別管什麼統獨了,我想多賺一點錢好嗎」──這句話的背後,已為「一國兩制」鋪路了。

香港終在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台灣的根本問題並不在「統獨」,而在於經濟長期停滯下人民的疲憊與虛無感。兩岸會否「加快統一」,其實不取決於中共,而是台灣自身。

上文刊載於第14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月7日)《一國兩制的台灣,可能嗎?》。

相關文章:【習近平對台講話】兩岸學者:大陸強勢務實 台灣愈發悲觀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