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二】機械人教小朋友社交 治療以人為本

撰文:鄭祉愉
出版:更新:

「小星小星,發生什麼事?」「嗚嗚,綠豆搶我玩具。」「因為有人搶你玩具,所以你好嬲,你又試吓跟住講:『有人搶我玩具,所以我好嬲。』」去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的課室中,社交機械人小星和迪迪正扮演不同角色,三個自閉症小朋友排排坐,聚精會神地聆聽,然後試着覆述。機械人稱讚他們做得好,兩位導師松鼠姐姐和番茄姐姐在旁拍掌。此乃《人工智能助治自閉症》專題報道之二

這是中大教育心理學系教授蘇詠芝籌備的計劃「機哥伴小星」,項目由社創基金支持,並與日本電氣(NEC)香港分公司合作,引入社交機械人HUMANE,助三至六歲自閉童增進溝通及社交能力。項目長達九個月,預計今年7月結束,整個計劃共一百多人參與,其中42位學童來到中大上課。

去年11至12月為第一階段課程,記者在六周課程其中五周伴隨學童一起上課觀摩。首兩周為角色扮演,其後四周為教導情緒,每節課長一小時。課程教導的每個情緒,各對應不同場景故事,由「開心」、「不開心」、「驚」到「嬲」,每個重複一兩次,中間穿插話劇、角色扮演及互動遊戲。有時遊戲沒有機械人,比方說擲骰棋盤遊戲,每走一步都需解釋圖畫上的事件和情緒,例如說出生氣的經歷。

【自閉症.一】中國千萬自閉症患者 靠人工智能篩查

社交機械人扮演不同角色,三位自閉症小孩排排坐,聚精會神地聆聽。(歐嘉樂攝)

社交機械人互動 助增強溝通能力

李潤行(化名)就讀特殊幼兒中心,兩歲多時經政府醫生診斷患有輕度自閉症。李太報名前,曾參加活動的簡介會。她對孩子說:「媽媽明天替你去試玩機械人。」當天回家,孩子急不及待,立即追問有關機械人的事。在課堂上,導師問潤行的名字,他立即興奮得手舞足蹈,大聲嚷:「我叫李潤行!李潤行機械人!」課堂中只要有回答,導師都會讚賞。互動的課堂時有混亂,蘇詠芝曾被一位小朋友扯下眼鏡,又有小朋友踩了導師一腳,過程中沒被責罵。導師的工作還包括安撫情緒失控的小朋友,控制遊戲時間,若發覺孩子陷入自己的世界,就得把其注意力拉回來。

課程第二周的傳球遊戲,平時特別安靜的安安(化名)拒絕參加,導師讓他旁觀,慢慢再詢問了解。到了第三、第四周,安安已經可以舉手主動發言。芊芊(化名)怯生生的,當初一句話都不說,僅稍微搖頭或點頭表達意見。每次要親自講述機械人故事中的情緒,都會害羞地奔到母親身邊,細聲耳語答案。後來導師攬着她,表達善意及關懷,她才悄悄在導師耳邊說出答案。

隨着課堂流程及孩子的自然反應,導師按下程式指令。(歐嘉樂攝)

坊間把計劃的焦點放在機械人身上,但讓自閉童建立信任關係,才是治療計劃的關鍵。「如果要做到『機哥伴小星』般,比較完美的效果是要人機合一,即是說機械人負責講故事,示範技巧,導師就負責將這些技巧帶到小朋友圈子。」課堂提供的iPad載入各種程式指令,並設有文本轉換語音(text to speech),可以即時控制對話,小朋友會聽從機械人的話,而且覺得很「過癮」。

2018年暑假,蘇詠芝團隊曾進行六堂以自理為題的戲劇課。

四歲的梁加文(化名)是參加者之一,她的媽媽很快就觀察到孩子的變化。加文在課堂學到的生活技能及知識,會用角色代入的方式在家中「重溫」。一句「機械人媽媽說過要……」有如「魔咒」,加文會聽從「魔法指令」,以往屢勸無效的壞習慣都改正過來。現在加文會自動自覺收拾玩具,與其他孩子爭玩具時亦懂得禮讓。當聽到「小星(機械人)自從吃了好多蔬菜,高了好多」,他就會乖乖多吃點蔬菜。「他喜歡被人讚,只要讚他,什麼都做。」梁太細想背後原因,家族的親戚沒有小孩,故加文缺乏模仿對象。「他的偶像是機械人,想模仿機械人就會改善行為。沒見過機械人做的事,他就不太理解。」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授蘇詠芝先是研究用機械人教手勢,再推出「機哥伴小星」計劃。(歐嘉樂攝)

角色扮演課的機械人戲劇模式,參考自美國教授Blythe Corbett的「SENSE Theatre」,以戲劇表演為基礎的干預計劃。每年夏天或長假期,她都會邀請一班「A仔女」(自閉症孩子)和年輕人在舞台上透過角色扮演,學習解讀情緒、語言和心智,改善自閉童在社交方面對人的認知和記憶。

蘇詠芝認為,「機械人做戲劇萬無一失」,因而開展社交機械人計劃,原因在於兩個理論,「第一,參考自閉症社會動機理論(social motivation theory of autism),自閉症孩子與人接觸的興趣較低,包括心靈及言語上的engagement(參與),因此要找一個提升動機的教學媒介。

第二,根據自閉症共情系統化理論(empathizing-systemizing theory),機械人可根據設定重複運行,按規律及有序地表達課堂內容。」她認為,按自閉童的學習模式,他們需要重複一致的指令、可預計的對話,機械人沒有情緒,沒有面部表情,不會帶來威脅,能夠與自閉童溝通,而且適合情緒敏感的小孩。

蘇詠芝強調,不會把負面情緒帶入課室,「我們最想小朋友愉快學習,我們教小朋友規矩,但不會懲罰他們。」潤行每次來上課都嚷着不想走,李太說:「這裏是玩,跟在學校太不一樣了。」蘇詠芝記得,有位小朋友有過不愉快經歷,曾因「不說話時被捉住條頸」,自此變得寡言,剛剛來上課時都不太說話。後來他的媽媽反映,孩子上課後改變不少,「他講了過去一年的quota(配額)。」

課堂時的棋盤遊戲要求小朋友看圖敘事,說出情緒。(歐嘉樂攝)

治療方法多元化 家庭教育屬關鍵

團隊特別挑選口語能力為三歲以上的自閉症兒童參加計劃,蘇詠芝預計,這套九個月的課程,可以在特殊學校用三年。特殊學校的學童專注力較低,課程可按難易分為數個部分:自理、請求、情緒、對話。她指出,團隊會不斷更新課程和服務,亦適用於主流學校的融合教育,不過租用機械人費用一年約需三萬元。未來三年,他們獲政府創科生活基金資助280萬元,以開發20個劇目,並將為900名自閉症學童提供訓練。

自閉症干預模式趨向多元化,許多家長同時為孩子選擇言語、職業及物理治療,「現行的方法多元化,教動作用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應用行為分析),教情感用SCERTS(知情解意),教請求用PECS(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圖片交換溝通法)。」蘇詠芝並不擔心使用其他方法會干擾結果,並強調團隊推行的計劃並非實驗,屬服務性質居多。

課室內另一棋盤遊戲,孩子們都踴躍參與。(歐嘉樂攝)

機械人背後還是人,豈非萬變不離其宗?「是的,以人為本。」蘇詠芝肯定回應。曾有人問她,機械人可否在沒有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主流學校教授英文及其他科目,她立即反駁:「有沒有這個需要呢?」因為自閉兒有個別的情緒需求,機械人才應運而生,背後也是「以人為本」。

此計劃開展前,採用「穆林早期學習量表」(Mullem scales of early learning)為每位學童作三小時評估。蘇詠芝解釋,評估項目分為多部分,視覺接受(visual reception)用以評估視覺組織資訊及視覺記憶能力;精細動作(fine motor)為觀察手臂以下的手指活動;語言理解(receptive language)可評估能否以口語、手勢、眼神來表達訊息;語言表達(expressive language)則評估能否理解口語訊息。

在視覺接受項目,42個學生中,有30個遲緩半年到一年,甚至有的在兩年以上。他們為每堂課錄影及記錄數據,每數周進行15分鐘跟進評估,讓家長和小孩玩玩具,以觀察學童在日常環境如何表達情緒,他們預計2020年出版研究結果。

現時,約有四成學前階段的SEN兒童無法在半年內完成評估。要識別自閉症兒童,可在母嬰健康院、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或兒科醫生診所作初步檢查,之後可轉介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或醫院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

李潤行(化名)課堂後不願意走,被父母安撫後離去。(歐嘉樂攝)

目前的課程學制以政府醫療報告為依歸,學童在六歲時才知道學前干預的結果,然而,輪候評估的時間過長亦是一大癥結。加文早在兩歲就讀學前班時,已懷疑是自閉症患者,他一直上課接受訓練,輪候至去年7月才收到政府的評估報告。梁太指出:「口頭說是自閉症,報告卻沒有剔那一格。」其間,加文一直無法獲得任何服務,今年4月會轉介見精神科。

潤行的評估報告結果屬「七分以下」,評估分析沒有自閉症,僅是發展遲緩。他已經獲主流幼稚園錄取,並打算重讀高班,現時等待六歲前評估。李太說,潤行兩歲半前不會說話,常哭得聲嘶力竭,渴望與父母交流卻不懂表達,「現在回想,他小時候已經很需要親密感。」

訓練課程的時數有限,蘇詠芝表示家庭教育很重要,對着小朋友最多的人就是家長。事實上,12種主要干預方案中,有8種都將家中列入教育情境。她常提醒家長多與孩子眼神交流,多些面部表情。家長笑多一點,孩子都會笑多一點,適時的讚揚,亦有鼓勵作用。

繼續閱讀:【自閉症.三】照料高敏感孩子 家長摸索最佳干預

上文節錄自第14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1日)《機械人陪小朋友社交 人工智能助治自閉症》專題中的《機械人背後是人 以人為本是根本》。

相關文章:【自閉症.一】中國千萬自閉症患者 靠人工智能篩查【自閉症.四】 SEN學生學生靠App 融合科技成效視乎支援政策【自閉症.五】課堂記錄行為數據 自閉症學校冀助孩子過獨立生活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