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中聯辦由政轉經 民主派如何接招?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計劃於本月19日宴請全體立法會議員到中聯辦春茗團拜,但部分民主派,包括相對溫和的民主黨、公民黨都傾向不出席或持保留態度。民主黨指DQ事件和泛民議員被拘捕等,導致雙方關係緊張、氣氛差,不是合適的聚頭時機。

民主派抗拒與中聯辦接觸,其來有自。自2010年走入中聯辦討論政改問題後,民主黨便背負「賣港」罵名。另一邊廂,中聯辦前幾年處理香港政制發展問題時作風甚為強硬,為社會撕裂火上加油,也使其與民主派之間出現齟齬。

然而,中聯辦肩負聯繫香港各界、促進內地與香港交往的使命,如果這個代表中央政府的機構希望真正發揮「聯絡」職能,理所當然需要跳出商界和建制組織的圈子,向更廣泛的社會力量了解香港各項爭議,尤其是當前社會各階層最關切的民生議題及其引致「中港矛盾」的真正原因,向中央準確反映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如此才有助拉近中港距離,利便特區政府施政。

當中聯辦放棄「鬥爭為綱」的路線,民主派也應放下對立心態,主動把握機會,反映香港民生問題的背後原因,以便中央政府在結構和體制層面幫助香港社會拆牆鬆綁。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於今年新春酒會被問到怎樣看待民主派議員不出席,他以廣東話回答「新年好」便離開。(余俊亮攝)

中聯辦是次回請立法會議員,乃緣於去年4月王志民應邀到立法會出席午宴,當時有10名泛民議員出席,王志民事後形容午宴氣氛輕鬆愉快,並承諾日後回請全體議員。上一任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於2013年亦曾與全體議員在立法會午宴,並打算在一年後回請,但因當時部分泛民議員拒絕進入中聯辦而未能成事。

張曉明擔任中聯辦主任期間,正值香港面對政制發展爭議,《香港01》曾批評他將香港各種問題都扯上港獨議題來處理,給所有看不順眼的人都貼上港獨標籤,縱容衝突、鼓勵鬥爭,反而令社會撕裂更為嚴重。王志民上任後改弦易轍,由政治鬥爭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觀其言、察其行。王志民自2017年9月出任中聯辦主任迄今,領導風格明顯與其前任截然不同,較為低調、和諧。雖然部分民主派議員稱現時氣氛「好差」,但平情而論,若回想在2013至2014年間雙方因香港政制發展意見分歧,以及在當局主導的鬥爭思維下劍拔弩張,如今氣氛已顯著緩和。

《香港01》曾批評張曉明(左)將香港各種問題都扯上港獨議題來處理,縱容衝突、鼓勵鬥爭,反而令社會撕裂更為嚴重。(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與此同時,王志民關注香港社會議題的主旋律也由張曉明時代的政治鬥爭轉向經濟民生。在香港整體發展的大原則上,王志民強調希望香港社會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這轉向與現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韓正一致。與前一任香港事務主管張德江相比,韓正領導的港澳小組處理本港事務的重心也由政治博弈移向經濟發展,強調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及拓展新空間。

除此之外,王志民的公關手腕也較為靈活親民。去年9月強烈颱風山竹肆虐過後,中聯辦和駐港解放軍參與清理損毀路段,輿論反應甚佳,有助緩解社會矛盾。王志民上任一年多以來,推動的措施還包括舉辦「公眾開放日」,組織中聯辦員工「學粵語、講粵語」,推出「員工專欄」、中聯辦微信公眾號,以及參與「香港植樹日」等。

上述措施可能會被一些人解讀為「面子工程」,但對於「語言」經常成為政治議題的香港來說,中聯辦主動組織員工學講粵語,明示希望他們「走進香港市民」當中,釋放的政治訊號不言而喻。相信香港市民也樂意見到一個願意放下身段、並尊重本地語言文化的中聯辦。

王志民上任後曾舉辦中聯辦「公眾開放日」,被一些人認為是「面子工程」。(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民主派抗拒會面 令敵對局面持續

王志民最近表示「中聯辦開放的大門會愈開愈大」,也希望進一步植根香港、融入香港、服務香港。對此,民主派如何「接招」呢?令人失望的是,他們似乎仍然停留在張曉明時代因政治鬥爭而不相往來的階段。

毋庸諱言,政治鬥爭在香港已退潮,但與之息息相關的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困局仍在。踏入2019年,各種施政不得人心的問題急遽浮現,種種關乎民生的政策措施引發社會激烈爭論,包括醫療問題和收緊長者綜援,在在顯示本地政治氣候已由政治鬥爭轉向民生經濟。

面對這些關乎香港市民根本利益的議題,民主派是否應該「與時並進」,為求真正破解這些問題而積極與包括中聯辦在內的各種權力機構溝通,向中央傳達香港市民的不滿,更好地反映本地民生問題的真正矛盾所在?畢竟對許多長期支持民主派的港人來說,政府官員「離地」、建制派難以信任,民主派若仍故作姿態,只考慮民粹觀點,恐非負責任的表現。

2010 年 5 月 24 日,民主黨時任主席何俊仁、副主席劉慧卿、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跟中聯辦主任李剛等人會面,是六四以後首次有中央官員接見民主黨人。(中聯辦圖片)

以如何改善醫療現況的爭議來說,經歷過去數周討論,社會上不少聲音開始同意香港應有計劃和有原則地引入外地醫生,以解短中期的燃眉之急。也有人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供應,而在「源頭減人」,並將每天150個單程證配額視為導致香港公營醫療不勝負荷的主因。

後面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然而,正如歐美將自己的社會問題歸咎於移民一樣,這類民粹思維大有市場,容易誤導民意,激化內地與香港的矛盾。雖然將香港醫療問題誤導為單程證配額所致是一種不負責任言論,但社會既然有這種誤解,政府就應該積極面對,徹底掃除這種誤導言論的溫床,包括檢討單程證配額制度的適當性。無可否認,香港的人口政策需要與內地當局協調執行。《香港01》向來主張政府應收回單程證審批權,但原因是為了減少市民的誤解,更透明地執行這項政策,並非意圖鞏固民粹言論。

在討論引入外地醫生的問題上,不少輿論也簡單曲解為引入「內地」醫生。這些情況正好反映在民生領域同樣有嚴重的「中港矛盾」情緒,不利政策討論以至政府施政。面對這種局面,民主派大可藉與中聯辦會面,反映香港民生問題的癥結,揭示港府在社會福利上錙銖必較、知而不為的積弊,甚至探討收回單程審批權等政策。可惜的是,他們的偏見堵住了溝通之門,而他們為了滿足極端主義情緒和民粹言論,抗拒與中聯辦會面,更間接鼓勵民間的敵對局面持續。

必須強調,無論民主派還是香港其他政黨與中聯辦見面,都不應變質為「遊說」中聯辦插手香港內部事務。不過,相信不少民主派都承認,香港與內地已經不可能回到「井水不犯河水」的年代,溝通、合作實屬必須。當中央提出「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民主派在中港溝通這個重大議題上卻完全缺乏更好的論述,最終只會讓自己負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名聲。

有人認為政府醫療服務問題的關鍵不在供應,而在「源頭減人」,並將每天150個單程證配額視為導致香港公營醫療不勝負荷的主因。(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聯絡非請客食飯 解矛盾須入基層

更根本的問題是,到底香港需要一個怎樣的中央駐港聯絡機構?香港市民應該如何認識它?以及如何與其建立一個符合一國兩制的溝通模式?民主派在這個關鍵問題上向來缺乏合理說法。在過去一年多,王志民領導的中聯辦嘗試展現新面貌,希望成為香港市民與內地社會經濟融合的溝通橋樑。舉例來說,新推出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就整理了不少香港市民可在內地享受的福利或民生資訊,包括港澳居民在深圳創業可享的扶持政策、可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或是開放香港居民申請中小學教師資格等。

當然,作為中聯辦首要任務的「聯絡」職能,從來不只是「請客食飯」或簡單發放資訊,而是極具政治意義的「聯絡」,也就是「統戰」工作的一國兩制版本,主要內容包括通過「聯絡」的政治效果,協助香港政府有效管治香港,執行中央政府的治港政策,鞏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和《基本法》的有效落實。

在香港就政制發展爭論期間,中聯辦未能很好地區分政治鬥爭和協調矛盾之間的差異,未能同時做好兩項工作,結果是進一步撕裂社會,不得不說是失職。王志民上任至今,工作重點雖由政治轉為經濟民生,同時較好地處理了鬥爭與統戰的關係,但面對香港民生問題時,其實仍無法跳出面對政治問題的框架。如果中聯辦要真正發揮「聯絡」職能,其應對的措施就應更積極,需要超越舉辦開放日和發放微信資訊等意識。

香港社會的「中港矛盾」情緒並未消失,在各項民生議題的政策討論當中反覆出現就是證明。王志民領導下的中聯辦如果希望真正獲得香港市民之心,將來還需在疏解民生矛盾上多下工夫。這絕不包括干涉屬於香港自治的內容,但中聯辦要適度向中央反映各種社會問題的真正原因,必然需要對相關議題有深刻了解和認識。因此,中聯辦的「大門」需要面向更廣泛的社會力量。而民主派作為香港其中一個主要的政治板塊,有責任參與到化解情緒的工作中。民主派應該積極與中聯辦溝通,通過自己的方式,向中央反映香港面對各種衝突的危機來源而不是煽風點火。唯有雙方真正接觸和認識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現時許多橫亙在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死結才有望解開。

即使王志民面對香港民生問題時,其實仍無法跳出面對政治問題的框架。(余俊亮攝)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2月11日出版的第149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