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單身社會】一個人活得精彩 單身現象背後的社會經濟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在香港,遲婚和不婚的人口愈來愈多。縱使結了婚的男女,也愈來愈多人選擇不生育子女,當夫妻雙方老去,若其中一人先離世,另一人也變成單身人口。種種原因,造成單身人口日益增長。其實,單身人口愈來愈多,並不是香港獨有的現象,日本市場趨勢專家荒川和久的《超單身社會》一書就是講述當地社會的種種,對香港有不少參考作用。撰文:董秀生

《超單身社會》這本書中,揭示了日本社會單身人口不斷壯大的成因、人們普遍對單身的看法,最重要的是指出單身者其實並不等於不幸福,並提出「單充」這個詞,認為只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單身生活一樣可以充實美滿。作者更從消費角度看,發現單身生活者的消費力很強,而且和傳統家庭模式有所區別,將會引發另一波消費革命。

荒川和久指出,「二十年後,日本的單身人口佔總人口的50%,單身家庭達到四成。親子成群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庭模式已經成為風前之燭。」除了未婚化、不婚化外,離婚率上升,以及高齡單身者增加,也是形成單身社會的成因。那麼,反觀香港又是如何呢?

香港政府統計處去年出版的《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2018年版)》顯示,2016年15歲以上男性32.6%從未結婚,女性則有28%;單計25歲以上「剩女」則佔62.4萬人,「剩男」有57.2萬,合共119.7萬人。2017年的25歲以上從未結婚人口則有120.3萬人,較2016年增加6,100人。

結了婚也可以離婚,單身者並不代表不幸福。(韓劇《舉重妖精金福珠》劇照)

香港也有不少人選擇獨自居住,2016年獨居女性及男性較2001年分別上升91.7%及33%,各有243,475人及215,540人。獨居者的性別比率方面,2016年為885名男性對每千名女性,2001年則為1,276名男性對每千名女性。2016年香港人口為733.7萬,2001年則為671.4萬,增長62.3萬人,增長率逾9%。比較起來,可見本港單身人口增長趨勢明顯。

戳穿九成人欲結婚假象

荒川和久嘗試論證「九成的未婚者想結婚的數據是彌天大謊」。在日本,未婚者常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因為我有缺點,所以才結不了婚」的自我否定感,原因就在於大家都認為「正常的人都會結婚」或「日本所有人都想結婚」而產生心理壓力,這主要是一些數據資料的誤導。

例如,日本人口問題研究所針對「適婚期男女的結婚意向」的調查,指出「18至34歲的適婚期男女中,有近九成(男性86%,女性89%)都想結婚」。其實,這是針對「以後是不是打算結婚」和「一輩子都不打算結婚」這個二選一的選擇題所做的回答。這些人當中,有將近半數的男女都表示「雖然覺得可能會結婚,但目前不打算結婚」。荒川和久的這番論證,說明了在現代社會,結婚已不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許多人並不願意結婚。

日本有調查稱九成國民都想結婚,但《超單身社會》作者認為這是一個假像。(日劇《月薪嬌妻》劇照)

對於女性來說,不結婚主要是由於就業率增加令經濟獨立,工作出色的女性未婚率尤高,因為女性通常希望和年收入比自己高的男性結婚。對於男性來說,收入愈低,的確未婚率愈高。不過,荒川和久認為,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因,而是有其性格及心理需要。

這在日本電影裏都有所反映,如《嫲煩家族》中,夫妻二人鬧離婚,而沒有真正離婚。這其實反映了婚姻的一些問題,說明婚姻未必是獲得幸福的途徑。香港的女性也同樣比男性長壽,在選擇結不結婚時,相信也會考慮到同樣的問題。

(日劇《嫲煩家族》劇照)

戰後,日本從擁有某個商品就擁有價值的「物品消費」,發展為重視體驗價值的「使用消費」;從為了「自我表現」的消費,漸漸轉變為「為了交流」而消費。這與消費的單位從群體變為個體密切相關。隨着單身社會的形成,人們將進而追求消費行為帶來精神上的安定和充實,稱為「emo消費」(暫譯「動心消費」),也就是從邏輯上乍看無用,卻令人動心,予人精神價值的消費。

在根深柢固的結婚規範和無意識的家庭信仰下,許多單身男女想創造「雖然未婚,沒有家人,但也很幸福」的事實,透過消費行為,得到認同和成就。例如,單身男成為手機遊戲的課金玩家,就是要透過課金在遊戲中提升戰鬥力,成為遊戲團體中的英雄,從而得到認同和成就。

又如,單身女帶着想得到治癒的心情吃甜點、去溫泉旅行、去瑜伽教室,自拍時穿的衣服能在社交網站上獲得點讚,也是為了得到認同的消費行為。這是一種普世現象,隨着消費能力增強,以及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追求已和上一代大大不同。

單身女與閨蜜去旅行、打扮自己放到社交網站「呃Like」,也是為了得到認同的消費行為。(《閨蜜2》劇照)

消費者尋求精神認同感

荒川和久提出,如今商品已無法再靠「大家都買」的集體心理打動消費者,必須靠無可挑剔的優秀性能和品牌故事,帶給消費者精神價值,讓人感受到「認同」和「成就」。

透過集資來使消費者參與商品的製造,也是讓他們產生成就感的方式。例如日本動畫電影《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就是透過群眾集資方式問世,片尾寫上集資者的名字,讓他們覺得一起完成了這部電影。

如今商品已無法再靠「大家都買」的集體心理打動消費者,必須靠無可挑剔的優秀性能和品牌故事,帶給消費者精神價值,讓人感受到「認同」和「成就」。

由此可見,現時的消費已不光是物質上的消費,而是在心理上有巨大的治癒功能。善於發掘商機的商人,就要捕捉人們這種心理,方能促銷成功。

荒川和久雖然強調獨立生存的能力,卻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案解決問題。其實,這恐怕就要靠政府之力,例如提供多些安老院舍,非政府組織的社區輔助功能也必須加強。另外,也要依賴人工智能來照顧長者。這些問題,香港同樣需要面對。

上文節錄自第15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18日)《《超單身社會》單身現象背後的社會經濟》,網上標題為編輯擬定。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