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二】學者籲先擴展學童驗眼 香港應否有全民眼檢?

撰文:林立勝
出版:更新:

簡而言之,本港現時的醫療架構不利於視光師全面施展所長。現屆政府大力提倡基層醫療,希望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社會保健,視光師能否從中受益,甚至「充權」?林國璋提出一些極具現實需要的環節,敦促政府考慮,包括推動學童綜合眼科視光檢查。在這當中,檢驗眼睛度數只是一部分。

承接上文:【基層醫療.一】公院爆煲 輔助醫療系統卻「懷才不遇」

學童檢查需擴展

在全面視光檢查裏,視光師會透過詳細檢驗,評估應診者視力及眼睛健康情況,包括問症、視覺評估、屈光度數量度、雙眼協調功能評估、眼睛焦點調節功能檢查等。除此之外,視光師亦會檢查眼睛內外部、眼角膜、視神經等,以了解是否有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視網膜脫落等眼疾或風險,過程中或會使用放瞳眼藥水及其他相關儀器。

另一方面,由於長者眼睛退化問題較嚴重,林國璋認為醫療券可以增加長者作定期眼睛檢查的誘因。對於視光師申報醫療券金額不合比例地高的問題招來外界非議,林國璋認為這是由於監管力度不足,與應否推行眼睛檢查是兩回事。他重申,下一步需思考的是,將眼睛保健推展到其他年齡階層,而現時是合適時機全面資助學童做眼科檢查。

為兒童定期作全面的眼睛檢查,有助及早發現有否眼疾。(資料圖片)

衞生署現時為4歲及以上的學前兒童提供由註冊視光師或視覺矯正師進行的「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服務,包括檢查視力和雙眼協調,對於視力較弱或斜視的孩子,會再作初步的屈光檢查和眼底檢查。

林國璋認為現時學童眼科保健涵蓋不全面,在4歲才作第一次檢查,已屬過遲。「出生後至8歲這段時間是幼童視力發展黃金期,視覺發展一般來說大約8歲就完成,」林國璋表示,若能於黃金期及早發現問題,為幼童提供合適環境發展視覺系統,糾正視力問題的成效最高。他舉例,現時學童多數有「假性近視」,驗出來的視力度數較實際近視程度多,反映需要更全面的眼睛檢查。

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曾指出,目前的學童眼科保健訂立標準只屬最低要求水平,即使學童有75度近視也屬視力合格,會獲評為毋須跟進,令家長誤以為子女視力健康良好,然而學童正值發育期,已有75度近視的學童其實應每半年由專業眼科視光師進行詳細的綜合眼科視光檢查,防止近視惡化。

英國的國民保健署會為16歲以下的學童以及60歲或以上的國民作眼睛檢查。圖為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去年接受白內障手術後,戴太陽眼鏡出席活動。(資料圖片/VCG)

放眼國際,林國璋說,英國的國民保健署會為16歲以下的學童以及60歲或以上的國民作眼睛檢查。他承認,香港若要做到全民眼檢的願景需要循序漸進,不過他強調,雖然不能強求一步到位,但在目前情況下,應考慮先推動全面的學童眼檢。

內地亦意識到學童近視發病率高的問題,開始推行學童每年綜合眼科檢查,2016年發表的《「十三五」全國眼健康規劃》,提及要在2020年前落實對0至6歲兒童視力檢查工作,且列明需要科學化的檢查,而非單靠普通驗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醫療保障計劃亦為20歲以下的學童,以及65歲或以上,或患有糖尿病、青光眼等高危因素的市民,提供每年免費的綜合眼科視光檢查。林國璋認為香港亦是時候研究相應的措施,展開低視力診療、康復工作,並建立眼科醫療機構與低視力康復機構的合作、轉介工作機制。

內地意識到學童近視發病率高的問題,開始推行學童每年綜合眼科檢查。(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衞生署回覆指,視力普查目的旨在及早發現視力異常的兒童,以便安排轉介及治療,有助他們將來的視力及視覺發展,但幼童的理解及表達能力有限,到4、5歲時大多數能在檢查中合作,所以檢查結果較為可靠;即使兒童在視力普查未驗出弱視或斜視等情況,仍有機會在日後的成長階段才出現視力問題,故建議家長安排子女在小學一年級時參加學生健康服務提供的視力檢查。

衞生署又表示,家長若懷疑子女的視力有問題,應盡早安排他們到醫生或社區視光師作檢查。母嬰健康院會因應檢查結果作後續安排,若檢查顯示兒童可能有較嚴重的屈光問題,或懷疑為斜視、弱視,將會被轉介到眼科專科醫生作詳細評估及診斷。若屈光問題較輕微者,視光師或視覺矯正師會建議兒童由社區視光師作詳盡的屈光檢查,以確定是否須要戴眼鏡及跟進。

市民對於「眼鏡佬」的誤會仍存在,亦不太了解定期檢本眼睛的重要性。林國璋指出,即使是年輕人,亦應兩年一檢。(資料圖片)

應推動社區驗眼

林國璋指出,若社區視光師在基層醫療發揮應有角色,能為市民進行綜合眼科檢查,例如「糖尿上眼」是普遍的眼睛疾病,而葵青康健中心亦會提供檢測血糖及血壓的服務。他認為這正是推行社區視光師計劃的契機,讓市民能夠定期接受眼睛檢查,再由專屬社區的視光師跟進病情,如有需要再轉介予眼科醫生。至於人手問題,詹振邦表示現時全港約有千多間眼鏡店,當中兩至三成是以診斷及檢查為主的護眼中心,業界有足夠能力為市民進行綜合眼科視光檢查。

可是,社區內關於第一部分註冊的視光師宣傳仍有不足,市民對於「眼鏡佬」誤解仍存在,亦不太了解定期檢查眼睛的重要性。林國璋強調,全民眼科檢查對象不單只是學童及老人,一般人亦需要定期檢查才能及早了解眼睛健康,防患於未然,即使年輕人也應該每兩年驗眼一次。他解釋,人的雙眼很多時同時運作,故未必察覺其中一隻眼睛出現問題,青光眼便是一個較為明顯的例子,發病初期通常是由一隻眼睛開始,視野會慢慢收窄,故一般情況下,初期未必發現眼睛已出現問題;又如弱視等問題,如果及早檢驗,能夠以視力訓練治療糾正,避免惡化。

有視光師認為要擴展全民眼檢,並建議未來可考慮先推動全面學童眼檢。可是,眼科醫生龐朝輝認為視光師仍有很多「內憂」問題需先行處理,才能進一步探討加強視光師職能的問題。

詳情請參閱:【基層醫療.三】眼科醫生:視光師需先消除內憂

上文節錄自第155期《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25日)《輔助非業餘 視光師點止眼鏡佬 推動基層醫療須納百川》。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