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韓少功】前輩作家遇上網絡小說 兩代人之間會發生什麼?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韓少功小說《修改過程》引起另一個話題,那就是網絡文學和前輩作家之間的衝擊。近幾年互聯網出現,文學創作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前輩作家在不斷寫作,網絡作家卻在另一邊異軍突起。在這個背景下,兩者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撰文:鄺文峯

【書評.韓少功】故事折射自身 後設小說探問真實與虛構

編者按:韓少功是不斷探索創作新路並被視為最具思想性的中國新時期文學代表作家之一。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他就以一篇理論短文《文學的「根」》帶動了「尋根文學」熱潮。他認為:「文學之根應深植於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裏。」他自己也創作了表現湘西楚文化的系列小說;到了九十年代,他更將筆觸深入其曾當知青下放的湖南汨羅縣村莊馬橋,寫出備獲讚譽的《馬橋詞典》;而在其新作《修改過程》中,韓少功則重構了中國文革後一個特殊族群─七七級大學生。

不過,無論年代、制度和市場如何改變,作品的出版方式始終離不開實體書刊。直至近年互聯網出現,生活各個方面都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學創作當然亦無法例外。當前輩作家仍然不斷寫作,與此同時,網絡作家有如異軍突起,兩者的作品不僅發表於不同的媒體,更彷彿代表了不同的題材、不同的讀者群,甚至是不同的創作方式,形成了一種無形的世代之爭。在這個背景下,前輩作家到底如何看待網絡文學?《修改過程》交出了一個頗為正面的答案。

前輩作家到底如何看待網絡文學?《修改過程》交出了一個頗為正面的答案。(視覺中國)

「七七級」必然鎖定在「文革」後的歷史背景,網絡文學則是上世紀末才出現的產物。《修改過程》模仿網絡文學的寫作方式,寫的卻是一段七十年代末的故事,大有一種時空錯置之感。這不僅再次證明了六七十年代的記憶於韓少功而言是個歷久不衰的題材,更重要的是,這示範了網絡文學與傳統寫作融合的可能。韓少功對於網絡文學一直抱有正面態度,他認為不應按照發表的媒介判斷作品好壞。這次以網絡文學作為小說題材,更可視為有關觀點的具體實踐,為兩種寫作形式探索一條並行不悖的路線。

《修改過程》模仿網絡文學的寫作方式,寫的卻是一段七十年代末的故事,大有一種時空錯置之感。(網絡圖片)

由於網絡文學的特殊性質,作者與讀者之間多了互動,讀者甚至可以反過來影響作者創作。從前作家發表作品,不論反應如何,作品都已經完成了。即便是連載小說,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亦有限。網絡文學則大為不同,作者不但可以按照讀者的意願續寫故事,更可拋出不同版本的結局,讓不同讀者各取所需。「你相信好人有好報嗎?點擊第二頁便看到大團圓結局。你不相信世界善惡分明?好,點擊第十頁,便看到他的慘淡收場。」作者從來是筆下世界的上帝,但是這次卻換成了讀者說:「要有光,便有光。」這種讀者主導的創作方式,不禁道出韓少功在《修改過程》中提出的反思:站在「敘述」這兩個字的兩端,一場作者與讀者的拔河中,每一放每一收,都使「敘述」成為了一個雙向而非單向的過程。

青年時代的韓少功(網絡圖片)

足夠的時間 足夠的距離

如果站在《清明上河圖》前僅一步之遙,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無法欣賞整幅畫卷。這個道理不難明白。但值得深思的是,我們往往只會從地理層面度量距離,忘記了時間上的距離。說到尾,時間才是關鍵。對某些事情,我們或許要經歷數年甚至數十年,才有足夠的距離看清大局,或者至少有足夠時間調整心態,然後為自己的人生編寫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韓少功和夫人在鄉下。(網絡圖片)

今天你哭得死去活來,或者下個月已經覺得不過是小事一樁;當下的恩怨情仇,隨着時間的流逝亦都總會變成笑話一則。看到某些作家花上四五十年的時間仍然不斷自我消解和淨化,便赫然發現,一切的問題終究都不過是時間問題。畢竟世界上沒有奇異博士,也沒有月光寶盒,不能畫個魔法陣或者唸句「般若波羅密」就能回到過去。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無論如何都不能改變。不過,你的詮釋可以。

韓少功是不斷探索創作新路並被視為最具思想性的中國新時期文學代表作家之一。(視覺中國)

這樣想的話,或者可以對「祖師奶奶」張愛玲的文字作一註腳:其實,每個人的第一個回答都是正史,第二個都是小說,而且再說幾遍之後,什麼是正史,什麼是小說,可能連自己都分不清了。

上文節錄自第16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14日)《尋根文學健將最新力作《修改過程》 韓少功化正史為小說》,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相關文章:【書評.韓少功】尋根文學健將攜最新力作 回憶不能說的往事【書評.韓少功】故事折射自身 後設小說探問真實與虛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