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資深傳媒人張潔平:在「非全知世界」中怎樣清醒同行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我們身處在不同的同溫層中而看不見彼此,這不就是一個徹底的平行世界嗎?」資深媒體人張潔平如是說。反修例風波以來,非藍即黃的撕裂氛圍籠罩了整個香港,雙方的矛盾在各自的網絡營地裏,似滾雪球般愈滾愈大,並從虛擬空間走上街頭,演變成一起起真實衝突。他們以「廢青」、「廢老」互罵互毆、這邊廂毀壞連儂墻、那邊廂破壞店舖和公物;然而,在顏色築起的厚厚的「同溫層」內,他們永遠只看到對方的不是,而拒絕承認自家的不妥,使得極端的聲音愈發瘋狂地發酵着。

Matters創始人、知名香港媒體人張潔平(受訪者提供)

張潔平最為人熟悉的身份,或許是自2015年出任新媒體《端傳媒》的總編輯,帶領《端》憑藉深度報道在兩岸三地崛起。出生於江蘇無錫的她,取得香港大學新聞學碩士後,便投身本地傳媒,曾任《亞洲周刊》記者、《陽光時務周刊》執行主編及《號外》副主編。

「在傳媒革新的動盪之中,我們希望可以藉助技術進步,探索信息新的產生方式,讓新聞傳遞更核心準確的信息、容納更多的受眾參與。」—《端》成立之初,張潔平曾以《漩渦裡的人,有責任說出漩渦的樣子》為題寫下初衷,冀能建立新的討論視野和表達方式。可惜,現實不似預期,《端》在2017年一度陷入資金危機,而張潔平亦發現,媒體自身在社交媒體及演算法的遊戲中,路並不易走;她去年離開《端》,創辦了區塊鏈內容平台Matters。

人人是內容生產者 媒體需負責卻不「背鍋」

遊行市民在過程中也時刻通過網絡關注事態發展。(資料圖片 / 羅國輝攝)

從生產內容到經營媒體,張潔平見證了香港傳媒近年的變化。「今天就是『一千萬人在說話一千萬人在聽』的環境,媒體只是這一千萬人中的其中幾個而已。」張潔平形容,現在的「傳播環境」早已非傳統主流媒體所能主宰,而是社交媒體的天下。因為在網絡時代,人人都是內容製造者和傳播者,既可傳播謠言,也可澄清真相;有品牌有組織的媒體機構固然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但在網絡的傳播過程中,媒體機構發布的新聞會被切割成「碎片信息」,再經不同「同溫層」的受眾選擇並廣傳,其造成的影響早已超出媒體控制。

廣告代理商We Are Social和社交媒體管理平台Hootsuite最新的「全球網上營銷報告2019」提到,香港地區活躍於網絡社交平台的人數達到580萬(佔總人口78%);和過去幾年一樣,Facebook以85%比例位居港人社交平台榜首,而不少傳媒則倚靠Facebook傳播新聞—除了文字、圖片及短片之外,傳媒直播也成為大眾掌握現場情況的主要途徑。

Facebook以85%比例位居港人社交平台榜首。(資料圖片)

談及反修例風波中的媒體直播,張潔平認為,這是目前來講較為客觀、直接的現場呈現,因為前線記者在直播時很難「編排」畫面或「安排」內容,能夠展示到相對真實的現場。然而,直播短則一小時、長則兩三小時,在快節奏、碎片化的傳播特徵下,播放率通常偏低;傳媒機構會擷取新聞重點,而不同陣營的支持者亦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目的,把影片剪輯成以秒為單位的短片,或者把當中較能挑起受眾情緒的部分做成GIF圖,令有關資訊在網上廣傳。

「在複雜的脈絡裏,小小的片段也有很高的傳播性和很強煽動性。」張潔平說。以反修例風波中多場警民衝突為例,媒體的直播往往會拍攝到雙方各自布防和互相衝突的畫面,但受眾則會根據自己立場,剪輯出「警察打示威者」或「示威者打警察」的影片,並在自己的「同溫層」裏傳播;在此過程中,每位傳播者都加上了自己立場的解讀,普通讀者看到的可能是第三手、第四手的信息了。「我們的印象就是我們身處偏頗之中,但這個『鍋』很難由媒體來背,材料(發)出去以後就已經不受它(媒體)的控制了。」張潔平不諱言,媒體機構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比如在複雜事實面前,要把多層次真相的各個面向呈現給讀者。

遊行現場警察制服一名市民。(資料圖片 / 羅國輝攝)

當媒體失高話語權 誰篩選我們的所見

新媒體時代,人人即媒體,傳統媒體機構已經「跌落神壇」,不再享有「高話語權」。張潔平這樣形容「話語權」的轉移:「以前權力掌握在有喇叭的那人手上,這叫話語權,其他人沒有,說不出話;現在每個人都能說,實際上權力就落在有權去篩選信息的人手裏。」

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利用手機成為新聞傳播者。(資料圖片 / 張浩維攝)

「有權篩選信息」的是社交平台的演算法(Algorithm)。這種演算法的邏輯基於平台對用戶喜好的了解,所以才會有「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也許是手機裏的APP」的說法。其中較為代表性的例子有Facebook、YouTube和「今日頭條」等平台,有關其演算法造成「同溫層」的討論,在「回音室」 (Echo Chamber)的概念被提出時就已開始了—「回音室」效應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即我們常說的「同溫層」,指意見相近的聲音在群體中不斷重複,從而使本身的意見得到鞏固加深,進而愈來愈忽視甚至不承認其他聲音。

張潔平還指出,我們所看到的,本身就不是一個全知的世界,而是一個被嚴重操控的、只能看到片面信息的世界。在她看來,網絡時代下,同溫層的形成和逐漸加深,從來都不只是平台演算法的責任,因為操控人們目光所及的,本質上也是讀者自己。因為社交媒體的傳播方式由「單向傳播」變為「雙向傳播」,信息的流動不再單方面依賴傳統媒體,更是增加了用戶的主動選擇和反饋;例如每一次的「like」、「follow」和「repost」,都是用戶主動地將自己的偏好「輸入」平台的數據,而平台演算有關數據並大量推送迎合用戶喜好的內容後,再經過「like」和「follow」和「repost」為固有意見添磚加瓦。這個循環令持有不同意見的群體隔絕,而當人群愈在同溫層中發酵,偏見就愈牢固,也就愈無法理解同溫層外的想法。

社交媒體上「like」、「follow」的動作令到平台更了解讀者取向。(Getty Images)

為了不讓自己捲入同溫層的漩渦並保持較為全知的視角,張潔平刻意在Facebook上關注一些與自己立場觀點不同甚至對立的帳戶。這種「自製主頁持平聲音」就是自我對同溫層的打破。而在這時,篩選信息源的責任就回到了每一個受眾身上。

品牌依賴公信力 需在市場、時間尋平衡

對於一個定位準確、旗幟鮮明的媒體來說,其同溫層裏的讀者,即其所定位的受眾群體。張潔平坦言,在演算法世界中,無法被特定人群喜歡的中立媒體,實在難以傳播,因為相關信息都會經過演算法過濾、以及群體用戶自主選擇和自我隔離。另一邊廂,經過演算法的推波助瀾,立場鮮明的媒體以此針對特定的人群、生產特定的內容、在特定渠道發布,就可以成為該群體中的意見領袖,起碼能夠得到同溫層讀者的「青睞」。在一連串的分享過程中,這些忠誠粉絲有機會創造新的「傳播圈層」並成為意見領袖,再進行下一輪的傳播。

張潔平指出「專業的新聞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讀者是否在乎這樣的成本投入,不在乎的話誰來買單……」(資料圖片 / 余俊亮攝)

這是一個並不複雜的市場選擇問題。在演算法和用戶自主選擇的互相作用下,市場機制令媒體逐漸向清晰立場偏移,而同溫層就成了各個媒體定位自己粉絲群體的地方。畢竟,只有「傳得出去」,才能讓內容生產「活得下來」。

有評論認為,演算法或間接影響了新聞的中立性,而自詡古典新聞專業主義信奉者的張潔平也說,所謂「中立」其實「掩耳盜鈴」,因為「沒有人能做到絕對中立,事實是無法窮盡的,所以一定有選擇」。但她相信,品牌的公信力能有效約束媒體的選擇,長期和短期的品牌效應更是一個平衡遊戲,即平衡市場需求和專業底線;若用鮮明的旗幟來吸引受眾,只能在短期內贏得一些目光,但品牌的長期價值還是在於公道和專業的內容,而長期發布偏頗甚至虛假新聞,都會重創品牌的公信力。

張潔平舉例說,一間傳統媒體、一間網絡媒體、以及一位KOL,對受眾而言可能只是互聯網上的三個帳號,當中後者的關注度或許更高;一旦遇到三方意見不同的爭議性事件,讀者可能就會權衡這三個帳號的品牌價值,來判斷應該相信哪一個。這時,傳統媒體多年的品牌積澱就會顯出優勢,人們大概率會選擇相信擁有品牌公信力的傳統媒體。長期的、有着強大影響力的媒體公信力,有賴專業新聞價值的幫助。這對媒體機構經營者來說無疑是個考驗—「專業的新聞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讀者是否在乎這樣的成本投入,不在乎的話誰來買單……」張潔平點出了媒體在市場與專業這「平衡遊戲」中的痛處。

相關文章︰

全民記者時代下 專業媒體該如何自許

「後真相」時空下 誰來定義「假新聞」?

「同溫層」之亂 「從眾」四大後遺症

假新聞為何不脛而走——「真相」死因聆訊(二之一)

謠言止於智者 假新聞充斥更須「Fact Check」

上文節錄自第18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4日)《在「非全知世界」中怎樣清醒同行》。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