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回顧】共命鳥:一國兩制下的省思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韓國周刊《教授新聞》每年會向大學教授進行問卷調查,評選出該年度的代表成語,今年評選出代表韓國社會的成語是「共命之鳥」,象徵分裂的韓國社會,仍未意識到彼此是共生共滅的命運共同體。無獨有偶地,在韓國年度代表成語尚未被報道之前,張文光在採訪時也跟我們提到了共命鳥的故事。

佛教典故的現實啟示

中央於2016年向泛民主派伸出橄欖枝,讓他們申領回鄉證。作為第一批領證的泛民政治人物,當時仍是民主黨中委的張文光並不避諱,經常走訪內地觀光旅遊。他說唯有親自走過中國的路、看過她的人、在她的城市生活過、坐過她的火車、看過她的風景,所有的愛與批評才有意義。他透露自己去了趟甘肅敦煌看佛,在十三天旅程中,敦煌榆林窟中的「共命鳥」壁畫讓他深有所感。

「佛經中有隻共命鳥,牠有兩個頭,一頭叫『法』,另一頭叫『非法』,兩顆頭常輪番睡覺。有一天法看到了一顆香果,心想吃了好果實,對他們共同的身體也有好處,於是法便把香果吃了。非法醒來發現後心生妒忌,你有好東西為何一人獨享?於是趁法睡着時,非法故意去吃了毒果,最後當然兩個頭都死掉了。」

榆林窟第25窟的《彌勒下生經變》表現了彌勒降生後世界的美好景像。(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張文光嘆道,「一國兩制」其實就是共命鳥,香港跟中央是兩個頭,但卻是同一個身體,兩顆頭只能彼此相信,而不能互相傷害,如果有任何一方被憤怒或不滿所淹沒而玉石俱焚,最後死掉的就是整隻鳥。如果能互相體諒、互相明白,你吃好的,我也吃好的,不要相互干預及指摘,便能共享喜樂。

張文光接着又提到了釋迦牟尼與他堂兄提婆達多的故事,提婆達多終日嫉妒釋迦,認為自己能力與釋迦相差無幾,為何世人總只景仰釋迦,於是天天找釋迦麻煩,甚至想要殺掉他奪取佛的地位。當時的釋迦尚未悟道,對堂兄的作為很是苦惱,甚至也曾想不開動過殺念。直到某天釋迦忽然明白,原來提婆達多所做的一切是為了讓他忍受、讓他明白什麼是善。每個人的心裏面都有善有惡,有時你的善良多一點,就更接近成佛;有時候惡念多了,就離提婆達多更近了一些。

「我們每天都要遇見很多提婆達多,你不要煩惱,這六個月的反修例運動對政府來說可能就像是提婆達多,要怎麼改變?提婆達多在你眼中是惡,但善惡是相對的,你的因才有了提婆達多的果,他的果你承受不了,你自然就很苦惱,如果你改變了、改進了,社會就好起來了,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張文光笑稱,如果沒有經過這起運動,我們還不知道香港警察如此不受約束。(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換位思考求出路

張文光笑稱,如果沒有經過這起運動,我們還不知道香港警察如此不受約束,還不知道特區政府是如此窩囊,也不知道原來香港市民還有這樣的堅持。但這究竟是好是壞,張文光說不上來。有時候政府眼中的壞事,可能是件好事;群眾當中有些不是那麼好的情況也能讓香港人反思,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張文光只強調,這場運動關乎政治問題,需要政治解決,方法可以有很多,然而「止暴制亂解決不了政治問題,以暴易暴也沒有盡頭」。

其實在佛經中,釋迦的前世便是「法」,提婆達多則是吃下毒果的「非法」,他們在前世身為共命鳥共生於一體,也因毒果而共死。共命鳥不僅存在於香港與內地之間,香港本身就是一隻共命鳥,我們活在同一個城市,但由於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政治立場、不同的陣營與世代,硬生生的冒出了兩個頭,相互撕咬、鬥爭,直致精疲力竭。但在兩頭都不斷吞嚥毒果過後,香港是否還有機會再次輪迴重生?

上文節錄自第195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30日)《共命鳥:一國兩制下的省思》。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