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遊樂場】不要「罐頭」 爸媽四出尋覓好玩場所 功能豈止放電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在公共遊樂場裏,讀小三的女孩沿着柱子爬上頂端,扮鬼臉叫同伴上來捉她;六歲小男生爬上滑梯再溜下來,兩三次後,感覺沉悶,就跑去搶媽媽的手機玩;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學生圍着遊樂設施追追逐逐、打打鬧鬧,不曾碰過設施……很多小朋友都想方設法令玩樂過程變得更有趣,但他們的心聲是,到哪個公園遊樂場玩,其實沒多大分別。

香港生活空間擠迫,對有小朋友的家庭來說,遊樂場極為重要,不但能讓小朋友「放電」,還能透過遊戲滿足各種發展需要及培養社交技能。可是,現時香港大部份公共遊樂場設施均由塑膠組件組成,設計千篇一律,加上安全至上的考慮,缺乏挑戰性,難以給小朋友提供探索、冒險而來的刺激和滿足感,亦無法滿足家長的各樣要求。

香港大部分的公共遊樂場由塑膠組合而成,較年長的小朋友都用各種方法令遊樂場變得「更好玩」。(歐陽翠詩攝)

為了小朋友的身心健康,有家長努力搜羅各區好玩的遊樂場;帶孩子旅行時亦特意尋找設計獨特的遊樂場;經改造後落成一年的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深受家長及小朋友歡迎。有見及此,政府去年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計劃在未來五年改造全港超過170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稱康文署)轄下的公共遊樂空間,希望推廣成功經驗。

然而,是否多建諸如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就能滿足需求?小朋友和家長理想的遊樂場是怎樣?台灣近年正進行一場由媽媽發起的「不要罐頭遊具革命」,可有值得借鏡之處?

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開幕一年多,至今仍吸引大批家長在假日帶小朋友來遊玩,園境師設計時聆聽了很多小朋友的聲音,遊樂場好玩,不只在於設施。(黃寶瑩攝)

四歲半的Alfred來到金鐘的香港公園,園內的兒童遊樂場分佈於六個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每一層以樓梯和斜路相連,供不同歲數的兒童玩樂,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是由媽媽們成功爭取原址重建、長約四米、高約三米的長滑梯,以及香港少有的沙池。

走完一段大斜路來到長滑梯處,媽媽仍在回氣,Alfred便急不及待跑去玩了。媽媽說,上一次帶Alfred來,他足足玩了三十多次,瀡了下來,又爬數十級樓梯上去,每次來這裏都精力充沛。滑梯要有這種長度,瀡下來才夠快夠刺激,但這種滑梯現時在香港絕無僅有。

+1

香港遊樂場設計千篇一律

到遊樂場遊玩,是Alfred一家重要的親子活動之一。父母每個周末至少有一天會帶Alfred出外玩,由於爸爸要上班,全職照顧家庭的媽媽平日會在網上和媒體搜羅不同類型的遊樂場,遊玩過後又會寫blog介紹。媽媽坦言,大部份家長覺得好玩又有特色的遊樂場來來去去只有那幾個,除了香港公園外,就是屯門公園、京士柏月球公園和坪石恐龍公園,還有愉景灣的沙灘遊樂場。「香港的遊樂場較為一式一樣,比較沉悶,好像『copy and paste』。」

面積較大、遊樂設施類型較多的公共遊樂場,一般設於由康文署管理的公眾休憩用地,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內也設有大小不一的遊樂場,但近年這些遊樂場設計被指未能滿足兒童的需求,為人詬病。

康文署現時管理逾600個室外兒童遊樂場,立法會秘書處資訊服務部資料研究組於2017年底發表的《資訊述要─香港的公共遊樂場》指出,康文署管理的公共遊樂場的特色,是廣泛採納符合國際認可安全標準的現成組件式遊樂設施,這些遊樂場較安全和易於維修保養,但設計千篇一律,單調乏味,難以吸引兒童玩樂。報告更舉例指,逾99.2%滑梯的高度只有兩米或以下,較年長的兒童或覺得滑梯離地太近,溜滑梯的過程缺乏挑戰性。

據該報告,截至2017年4月底,康文署轄下635個戶外兒童遊樂場當中,只有57個場地設有獨立滑梯、231個場地設有獨立鞦韆架及 68個場地設有獨立攀爬架,分別約佔場地數目的9%、 36.4%及10.7%,其餘均為組件式遊樂設施為主。這些遊樂場限制了兒童的玩樂體驗,間接令兒童對遊樂場失去興趣。

香港曾經有好玩又前衛的遊樂場,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漸漸消失(見另稿)。八十後的Alfred媽媽慨嘆,現在已看不見那些比較好玩刺激的公共遊樂場了。「從大人的角度去看,可能會覺得跟自己小時候玩的差很遠。以前那些瀡滑梯,瀡下來會覺得屁股很燙,但仍是很好玩。還有氹氹轉,我們會轉得很快,看誰掉下去沒受傷,鞦韆又想要盪得最快最高,那時會覺得很刺激。現時的家長會覺得玩這些很危險,但對於我們來說不是。」那些開心回憶,她到現時仍清楚記得。

+4

隨着時代轉變,家長對遊樂場的理解亦變得不同,單是那些沉悶的「罐頭」公共遊樂場已無法滿足他們及小朋友的玩樂需求。為了滿足Alfred,媽媽幾乎嘗遍了各種各樣的親子設施和遊樂場所,包括體育館的兒童遊戲室、農莊、燒烤場等,還有一眾親子餐廳、收費的親子playground。「雖然要花費,但一來我想他探索更多,如有設計元素考考小朋友,又或是考考體適能,希望他會有較多興趣。」

「放電」之餘培養各種能力

同樣有寫親子blog的八十後爸爸吳雨健也認為現時的遊樂設施不及從前,特別是大部份設施都用塑膠物料製造,難以讓小朋友培養出良好的「感覺統合」能力。「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指透過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和筋肉關節感等,把身體和周遭環境的訊息傳至大腦分析和整合,讓各個部位的神經系統能整體地工作,從而作出適當的反應。在「統合」過程中,大腦會因應接受的感覺經驗作出反應及修正,接收的經驗愈豐富,便能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統合提升和完善能力。

「以前的公園會用很多不同的物料去做,滑梯是有鐵的,走道是用木的,甚至會用車呔做鞦韆,但現時因為安全為主,全都沒有了。」他稱讚康文署近年嘗試把不同主題融入公園,但認為內裏的玩樂設施其實一樣。「就像茶餐廳的組合般,分茶餐A、茶餐B、茶餐C。甚至同一個公園內的設施也是差不多,小朋友玩厭了一組設施,就可能對第二組設施提不起興趣。也不可以去得太頻密,因為一密就會生厭。」

吳雨健的兒女年紀相差近六年,姐姐8歲,弟弟只有2歲,他認為近年公園的遊樂設施會分2至5歲及5至12歲兩組,算是能夠滿足到兩姐弟的需要,但香港寸金尺土,很難做到平衡,分開兩組後變相會縮小規模,小朋友可玩的設施亦相應減少。

對不少家長來說,遊樂場其中一個功能是讓活潑好動的小朋友「放電」,他們可以每天都往公園遊樂場玩耍。「小朋友的思想會(與大人)有點不同,上一條小樓梯再瀡下去,他有種mode(模式),一定要這樣做,如果行過你不讓他玩,他就會哭。(遊樂場)可以給小朋友一個『放電』的空間,讓他們吸收一下新鮮空氣。不『放電』的話,家長在晚上會很慘,小朋友會在家裏『搞搞震』、不願睡覺,無法專心,他們會很悶,在家搗亂。」

「仔仔年紀小,什麼都喜歡玩,有個地方讓他跑就可以了。家姐比較喜歡玩『馬騮架』等攀爬類的設施。我們沒有特別訓練,叫他們什麼也試試,隨心去玩就好了,也沒有限制他們的玩法。」吳雨健續道,姐姐開始長大,對玩的要求變得和弟弟不一樣,會想玩較高階的,亦懂得評論遊樂場的好壞,會覺得有些不好玩。「家姐喜歡攀爬架、繩網陣,但現時很少公園會有。岩石公園(彩榮路公園)有一個較大的繩網陣,她很喜歡去。」

「我們覺得小朋友在遊樂場可以學到社交技巧,就算是小朋友爭玩設施,也是一種社會縮影,家長可以在旁教小朋友如何禮讓、排隊和忍耐。爭也是一種學習,但你要教他如何避免和別人爭,如何守秩序,這些對小朋友很重要。」此外,他希望遊樂場可以啟發小朋友的創意,讓他們自行思考其他玩法。

吳雨健稱讚康文署近年嘗試把不同主題融入公園,像這個坪石遊樂場,是他的小朋友最喜歡的遊樂場之一,以恐龍為主題,但他慨嘆其他公共遊樂場大多沒什麼特色。(鄭子峰攝)

屯門共融遊樂場成範例

家長期望小朋友可以透過在公園遊樂場玩樂健康成長,訓練感覺統合、感受歷奇體驗、啟發創造力,以及培養勇氣、願意嘗試的心、克服困難的能力等。然而,遊樂場真的可以滿足這麼多需求嗎?落成約一年的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嘗試證明,我們對公共遊樂場的想像遠不只一堆塑膠遊樂設施。

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有何特色?好玩的遊樂場背後又需要什麼因素才能打造出來?繼續閱讀:【改造遊樂場】傾聽兒童心聲 好玩屯門共融遊樂場如何打造出來?

上文節錄自第19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2月3日)《不要「罐頭」 滿足小朋友需求 打造理想公共遊樂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