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遊樂場】60至80年代:「沒有」框框 創意百出 前衛遊樂場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香港最早期的戶外兒童遊樂場出現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末,緊接在十九世紀初因為城市生活令兒童減少運動而開始建設的歐洲。研究香港公共遊樂場的學者不多,不少被拆卸的遊樂場也沒留下歷史記錄,藝術家兼策展人樊樂怡因為一個項目,機緣巧合下看到一張石籬遊樂場的舊相片,展開了她對香港公共遊樂場的研究,繼而發現,在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受本地及外國因素共同影響,曾出現過前衛又有特色的遊樂場。

於1969年落成的石籬遊樂場是其中一個最令人驚嘆的公園,它無法被歸類為「4S遊樂場」─鞦韆(swing)、蹺蹺板(seesaw)、滑梯(slide)和沙池(sandbox),整體看來像一個巨型玩樂雕塑。場內的攀爬設施有的不規則地彎曲屹立,小朋友可以在中間的圈內自由攀上攀下;有的造型像大水管,小朋友可以自創玩法。這個由美國藝術家Paul Selinger設計的遊樂空間更把背後的山坡作為壁畫海報,充滿了抽象的現代藝術風格。可是,這類充滿藝術感、把整個空間納入景觀構思的遊樂空間,現時再難以在香港看到。

50年前位於石籬的前衛遊樂場 (從「青涌生活節」現場翻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沒專才沒資源 設計反變獨特

樊樂怡表示,當時會有這種設計出現,是受着外國流行的現代主義思潮及本地因素所影響。一方面,那時有很多設計師在外國讀畢建築後回港,而在工務局負責城市規劃的外國人則師也把歐美的潮流帶回香港;另一方面,香港當時是一堆「沒有」,「一是沒什麼法例、安全標準去規劃設計;二是沒有設計遊樂場的專才,放在現時是園境師的範疇,但以前沒有這個專業,故多由建築師和工程師負責,石籬的例子比較特別,由雕塑家去設計;三是沒有資源,因而迫到一些創意出來,以前沒那麼多公司代理外國生產的設備,又或是沒那麼容易進口,故需要自己設計,這反而令form(形式)較為獨特。」種種因素加起來,造成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有不少有趣的遊樂場出現。

藝術家樊樂怡與黃宇軒團隊研究國際潮流和本地因素如何影響香港遊戲地景。(高仲明攝)

六十至八十年代可說是香港公共遊樂場發展最為豐盛的時代,樊樂怡又以歷史因素解釋這個現象。「1966、67年也有暴動,政府意識到要多做青年工作,以往沒什麼康樂設施,也沒什麼青少年的暑期活動,後來政府想多建遊樂場、球場讓人們『放電』,慈善團體如馬會、扶輪社也和應,並願意支持這些建設。」

可是,遊樂設施有一定的壽命年期,玩得多也會老化失修,到了八十年代,一些老化的遊樂場設施難以找到替換零件,而從管理角度來看,找來成本效益較高的組裝式遊樂設施嵌入場地則簡單得多,因而取代了各種獨立遊樂設施。「買現成的回來,又省錢,又快,又方便。以前也沒有保育的概念,很多東西不論建得多美,說拆就拆了。加上未必找到擁有相關技術的師傅建造,比如以前的水磨石滑梯。」成本以外,工序及技術的講究,亦是這類遊樂場被捨棄的原因。

遊樂場這種變遷,不只令這一代的小朋友對遊樂場失去興趣,也許更會局限他們對遊樂場的想像,以為遊樂場等於一堆塑膠遊樂設施。

相關文章:

【改造遊樂場】不要「罐頭」 爸媽四出尋覓好玩場所 功能豈止放電

【改造遊樂場】傾聽兒童心聲 好玩屯門共融遊樂場如何打造出來?

上文節錄自第19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2月3日)《60至80年代:「沒有」框框 創意百出 前衛遊樂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