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從駱惠寧的「三心」、「兩意」 看「西環治港」的退場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沒有人可以是一個孤島,香港也不應該成為一座『孤城』。」——新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日前(2月20日)向全國港區人大及政協委員發表公開信,有傳媒把焦點放在他批評「醫護罷工」是「政治上的新冠病毒」,也有輿論分析他以「三心(信心、愛心、齊心)」貫穿全文的筆風親和、作風開朗,而這短短一句「孤城論」更令人印象深刻、意味深長。回顧駱惠寧履新個多月來的言行舉止, 加之港澳體系的重大變動,可見這位「封疆大吏」正在善用中共三大法寶之一的「統戰」之術,把「被動、區隔、消極」的「一國兩制」扭轉為「主動、融合、積極」,相信「西環治港」正在退場,特區政府必須盡快重拾「港人治港」的自覺和擔當。

駱惠寧履新當日,首次開放中聯辦大堂予記者採訪,也沒有禁止《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的記者進入。(資料圖片)

除了「三心」還有「兩意」
不容香港變「孤城」

為什麼說駱惠寧的「孤城論」別有心思?因為它很好地總結了國家主席習近平派駐駱惠寧坐鎮香港的「兩意」,即中央治港思維的「改革之意」,和中聯辦駐港策略的「統戰之意」。從《逃犯條例》修訂風波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區隔思維」和「反中情緒」愈演愈烈,而被極致的焦慮和恐慌掩蓋了理性和包容的香港,雖未「全面封關」做孤城,但心態上已近似「孤城」;儘管這可能是部份香港人因社會躁動而衍生的虛幻期盼,他們也正在有意無意地把香港推向極端境地,但肩負全新使命的駱惠寧明確地告訴大家,在中央治港工作的全面改革和全新統戰策略的有效執行下,香港不應該也不會成為「孤城」

事實上,香港近年來的「孤城化」,撇除特區政府的懶政無能,正正和以往中央對「一國兩制」的消極處理不無關係,而一度以「鬥爭為綱」的中聯辦更是難辭其咎。香港回歸初期,中央基於「平穩過渡」的考慮,以及對「一國兩制」的教條認知,並不積極介入港澳事務,難免蹉跎了促進「人心回歸」的過程;與此同時,官僚主義下,港澳辦與中聯辦組織混亂、職能重疊,而「越位」的後者不時捲入香港政治漩渦,令「西環治港」一說甚囂塵上,個別人士更與利益群體盤根錯節;更關鍵是,主事官員輕視統戰工作,以「敵我矛盾」思維對待泛民主派,令可以團結的政治力量走向對立面,不時激化起兩地的民粹聲浪,變相為「港獨」偽命題製造炒作空間;最後,他們缺乏對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深刻認識,既未能扭轉特區政府及香港社會對資本主義和自由經濟的盲目信奉,也未能打破極端勢力把「一國兩制」扭曲成「萬惡根源」的偏激論述,導致「港人」與「中央」漸行漸遠。

不過,把香港折騰了七個月的反修例風波,也令上述問題暴露無遺,促使中央徹底總結問題、檢討錯誤、重新規範「一國兩制」的積極實踐,繼而在過去個半月內先後任命退居二線的「親信」——前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及前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坐鎮中聯辦和港澳辦,並明確前者與後者的從屬關係,全面拉開改革港澳工作的序幕。「臨危受命」而「再披戰袍」的駱惠寧,自然謹記「改革」和「統戰」兩大使命,並圍繞這「兩意」展開工作,務求令中央「全面管治權」與香港「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又不會重蹈「西環治港」的覆轍。

「改革之意」——
「新作風」、「新技巧」、「新溝通」

先說「改革之意」。中聯辦的首要任務是極具政治意義「聯絡」,並透過「聯絡」所達成的政治效果,協助香港政府有效管治香港,只是以往的「聯絡」工作執行起來有些偏差,而駱惠寧的「改革之意」就是扭轉那些偏差,目前主要體現在「新作風」、「新技巧」、「新溝通」三方面——無可否認,不論是公開發言或文章信件,駱惠寧相對於張曉明或王志民而言,的確有著更令香港人「受落」的行事作風、表達技巧和溝通方式,少了冷冰冰又硬邦邦的官腔,多了動之以情又曉之以理的坦誠。

例如,他上月初履新見傳媒時,首次開放中聯辦大堂予記者採訪,連《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等曾被視為「反動派」的傳媒也沒有被拒之門外,當日甚至沒有重提「止暴制亂」這種讓香港人不勝其煩的政治論調,而是態度謙厚地「談心」、「談情」——形容香港形勢「令人揪心」、強調對港工作的「真誠和真情」,完全有別於以往王志民在中聯辦外「扑咪」及張曉明沒有即日與記者會面的做法,讓這個「高高在上」的駐港機構「接上地氣」,相對拉近香港人的心理距離。

重鬥爭而輕統戰的「西環治港」已成過去。(資料圖片)

不久後中聯辦舉辦新春酒會,駱惠寧以《共同珍惜香港這個家》為題發表演講時,並沒有把自己「區隔」成「外來者」,而是主動「融入」為「本地人」,處處提及「我們」對「香港這個家」的擔憂和期盼,具備一定共情能力。至於他近日向人大政協發出《同舟之情,攜手走過崎嶇》信件,通篇行文不但沒有任何高官架子,甚至透着溫雅樸實的人文氣息,以「信心、愛心、齊心」對應習近平日前《求是》撰文談及的「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再把這「三心」分別延展並具化成「科學應對」、「冷靜理性」、「同舟共濟」這三個「我想說」,來喚醒香港人那早已被「偏見」、「衝動」和「悲情」取代了「包容」、「務實」和「積極」的「獅子山精神」。

最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駱惠寧敢於承認內地和香港的治理問題。例如他在信件中直言不諱「疫情也暴露了我們在公共衞生方面的短板,警示完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的必要,敦促國人對生活方式的反思」,用一針見血的「自我批判」打破香港人以為內地官員只懂「一味唱好」或「小罵大幫忙」的固有印象,迅速與長期對內地治理短板念茲在茲的香港人建立共鳴。另外,他在《人民日報》就習近平澳門講話的撰文,則直接指出香港相較澳門而言,在實踐「一國兩制」的過程中,缺乏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應有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也可謂直切要害、鞭辟入裡。凡此種種或多或少都反映,駱惠寧此行就是來「直面問題」繼而「解決問題」,而非像以往的官僚般「和稀泥」。

除此,有別於以往中聯辦主任與建制人士召開「閉門會議」、再由個別與會者向傳媒轉述講話內容的做法,駱惠寧的公開信也明顯令「溝通」更加公開化、透明化,在某程度上褪去了中聯辦的神秘外衣。

「統戰之意」——
從泛民主派到普羅百姓的「真聯絡」

如果說,「改革之意」對應的是中聯辦的「聯絡方法」,「統戰之意」回應的就是中聯辦的「聯絡對象」。香港人眼中的中聯辦,不是和唯唯諾諾的建制派「聯絡」,就是和唯利是圖的大商家「聯絡」,結果長久以來並沒有真實地感受香港人對結構矛盾的無能為力、對階級固化的灰心喪氣、對官商共治的歇斯底里。駱惠寧的到任,明顯是要「聯絡」即「統戰」大多數人,包括泛民主派這股龐大的政治力量和但求生活安穩的普羅百姓,以重新梳理中聯辦與各方勢力的關係,避免偏聽以致決策錯誤。而作為地方大員的他,自然把中共這一大法寶運用得游刃有餘,至今已經兩度向不同光譜伸出「橄欖枝」。

例如,在《共同珍惜香港這個家》的演講中,他指出「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對一些問題存在不同意見甚至重大分歧並不奇怪,但不能走極端,更不能搞暴力」,形容「一家人之間有商有量,再大的事情都好解決」,又懷念昔日「不同語言,不同信仰,不同習俗的人們相聚獅子山下,『拋開區分求共對』,攜手為香港這個家打拼奮鬥」。又如,在《同舟之情,攜手走過崎嶇》的信件中,他強調「我們要隔離的是病毒,而不是人心」,又引用「豈日無衣,與子同裳;丹心寸意,皆為有情」及「山川異域,尚且風月同天;血濃於水,豈能袖手旁觀」等體現守望相助情誼的古詩句和古偈語,重申中央不會棄香港於不顧,更不會令香港變「孤城」。

駱惠寧的統戰策略,與習近平主政以來的統戰思維一脈相承,即願意與愛國愛港、誠心擁護「一國兩制」的不同政見人士溝通,接下來就考驗泛民主派能否摒棄「二元對立」、巧妙運用政治智慧以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重新重視「統戰」工作,並不代表「鬥爭」工作會完全終止;事實上,這兩大法寶也必須要互相協作,方能精準打擊各種鼓吹分離的勢力。而無論是撰文或信件,駱惠寧都沒有留給他們太大幻想空間,既指出要着力補齊香港「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的「突出短板」,也直斥為政治私利製造各種對立的「醫護罷工」是「政治上的新冠病毒」;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駱惠寧批評有關問題時,明顯沒有昔日中聯辦主任的囂張和殺氣,更像是位長者,在循循善誘浪子回頭。

駱惠寧正在致力糾正中聯辦的「越位」和「偏差」,可見「西環治港」的退場,以林鄭月娥為首的特區政府,也是時候重拾「港人治港」所應有的自覺和擔當。

駱惠寧正在糾正中聯辦的「越位」,特區政府也應該重拾「港人治港」的擔當。(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