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多方增產呼吸機 尚要克服什麼問題?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80%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症狀輕微,毋須住院治療,但每六個患者就有一個出現重症和呼吸困難。倫敦帝國學院一份報告估算,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中,有30%可能需要借助機器呼吸。於是,歐美多間大型製造業者近日都主動或被政府要求投身呼吸機生產。然而,這些製造商要從生產汽車、飛機等轉為生產非本行的呼吸機,運作效率和實際效益有多高呢?

承接上文︰續命呼吸機缺貨 車廠「轉行」可以救急?

Dyson近日宣佈研發出自家設計的呼吸機,但有專家質疑這些非傳統生產者經驗不足。(路透社)

配套不足難見成效

事實上,製造業貿易組織Make UK最初建議,Dyson擔當的角色或許應是幫助採購其他人也可以使用、且難以取得的零件。愛丁堡大學汽車業專家及管理系教授Nick Oliver認為,讓經驗不足的公司嘗試設計和生產自己的呼吸機,可能只會浪費時間:「出色的產品源自艱辛的測試、調整和對使用場景的深刻理解。與其叫非醫療公司從頭開始研發和生產呼吸機,政策制定者更好的做法應該是集中精力於擴展現有設備製造商的生產力,因為他們已經掌握詳細知識。鼓勵創新和應變是好事,但這不是當前最優先的事。」

現時多國生產停擺甚至限制出口,即使能解決設計、技術、人手等問題,生產商若無法取得原材料或零件,一切也是徒然。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前主任Tom Frieden向新聞門戶網站Vox說:「(呼吸機)是複雜的醫療設備,由世界各地公司生產的數百個細小零件組成,這些零件正面臨需求增加,所以,並沒有簡單方法可以迅速增加產量。此外,操作呼吸機還需要喉管、氧氣、訓練有素的人員和很多其他材料。」

一些呼吸機生產商指出,即使大型車廠願意協助增產,現時面對最大難題在於零件供應受疫情影響而不穩。(路透社)

位於瑞士的Hamilton Medical是呼吸機主要製造商,其美國分公司行政總裁Bob Hamilton坦言:「最大的威脅是供應商無法相應地提高產量,因為他們的供應鏈被中斷或受出口限制阻礙。」他的公司正面臨這種情況,因為羅馬尼亞限制了醫療產品的出口,令他無法收到一些預期會供應的加濕器。

不少業者面對這種難關。上月宣布會在八周內把呼吸機生產翻一倍的飛利浦,要達成目標的其中一步,就是介入協調來自菲律賓的一間供應商,在全國進入災難狀態時取得許可,繼續開工製作呼吸機感應器。「即使你有一條生產線,仍然與目標有一段距離,需要準時取得所有零件。」飛利浦行政總裁Frans van Houten說。美國醫療設備公司Vyaire Medical發言人Cheston Turbyfill也表示,公司位於加州的呼吸機工廠增加了排班,但主要限制在於供應商交付電路板和其他電子元件的能力。他們原本從中國和馬來西亞採購這些零件,現正尋找其他供應商。

為病人插管接駁呼吸機時,醫生需要使用藥物麻醉,插管後再以鎮定劑及止痛藥舒緩病人不適,惟部分相關藥物已開始有短缺危機。(Getty Images)

藥物亦現短缺危機

除了呼吸機本身短缺,部份配合呼吸機使用的藥物也開始出現短缺危機。要使用呼吸機,醫生必須先暫時麻醉病人,以防止病人身體自然抵制將喉管插入氣管中。接駁呼吸機後,雖然可以完全替病人呼吸,但呼吸是人體自然本能,所以有些病人可能會出現對呼吸機抗拒或排斥的反應,降低效果;此外,有些病人醒來感覺喉管在其喉嚨下時,造成的痛楚可令他們驚恐。基於這些理由,麻醉師會向需要使用呼吸機的病人持續施用某劑量的鎮靜劑,令他們較為舒適。

在疫情嚴重的美國,據其衞生系統藥劑師協會(ASHP)上月發表的報告,截至3月中,與呼吸機使用相關的五種藥物正面臨短缺(見左下表)。與超過一半的美國醫院和衞生系統有合作的藥品採購組織Vizient Inc.上月底發表的報告也有類似發現:在3月,鎮靜劑、鎮痛藥和神經肌肉阻滯劑(neuromuscular blocking drug)的醫院合計訂單比1月增加了58%,其中,普洛福(propofol)、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依托咪酯(etomidate)和氯胺酮(ketamine)等常見鎮靜劑,在3月1日至24日間的訂購量,相比1月2日至25日增加了51%,但藥物補充率卻從95%降至65%。同期對於止痛藥的需求,包括嗎啡(morphine)、芬太尼和二氫嗎啡酮(hydromorphone)增加了67%,但補充率就從95%降至73%;而用來鬆馳病人肌體以防止郁動的神經肌肉阻滯劑需求增加了39%,補充率卻從88%下降至70%。

部分配合呼吸機使用的短缺藥物(香港01製圖)

正因為此,Vizient Inc藥房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Dan Kistner擔心就算呼吸機的產能追得上需求,最終也會得物無所用:「這些藥物可把呼吸機的效用發揮至最大,令病人康復。如果我們不關注這些配合呼吸機運作的重要藥物,那麼只是得到呼吸機也沒有多大意義。」當然,在呼吸機難求之下,即使面對這些困難,也不代表各路製造商不應該嘗試幫忙生產。抗疫爭分奪秒,在等待增產的呼吸機出貨之前,生產商Ventec Life Systems策略總監Chris Brooks只寄望:「希望不需用到大家所說的那麼多呼吸機。」

相關文章︰

【科技.未來】全球疫情大爆發 科學家如何利用AI抗疫?

【科技.未來】疫苗研發姍姍來遲 只能預防下次爆發?

【科技.未來】AI診症匹敵人類醫生 可否知疾病成因?

【科技.未來】新藥研發低迷 AI可如何顛覆生態

【科技.未來】未來製藥專家 將由AI取代人類?

上文節錄自第20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14日)《續命呼吸機缺貨 車廠「轉行」救急 幫了多少忙?》。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