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成本高、缺新血、乏投資  科企難扎根本地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除了政府政策之外,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人才數量及融資難度,亦影響着科研產業化的發展,可是,香港在這幾方面都面對不同的問題。
撰文:陳康麒

承接上文:【創科】 抗疫科研成果竟「有市無價」? 拆解香港創科發展阻力

先說營商環境。一直以來,窒礙香港初創企業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港昂貴的租金。據全球房地產服務供應商Savills發表的研究報告「Live - Work Index 2018」指出,香港創辦新公司的成本為全球最高,在中環租用甲級寫字樓的價格近乎全球最貴,令本地初創企業營商成本大增。雖然計劃中的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望紓緩初創企業面對的土地問題,但首期新大樓預計於2023年才啟用。在此之前,政府應考慮向高科技企業提供經濟誘因,例如優惠地價,以鼓勵他們在本地扎根。

香港雖然是國際有名的融資中心,但創科屬高風險投資活動,成本高且不一定有回報,要說服商家注資並非易事。(資料圖片)

融資方面,香港雖然是國際有名的融資中心,但創科屬高風險投資活動,成本高且不一定有回報,要說服商家注資並非易事。這固然與科研者本身的遊說技巧有關,然而,政府亦可提供產業需求,讓企業看到產業前景,放心投資科研項目,這方面美國的科研發展可供借鑑。

美國大學所獲得的科研資助一般來自國家科學基金會,與香港不同的是,當地不少國家實驗室及研究中心都設於大學內,由國防部、能源部、航天局等政府部門批出經費。加上美國積極發展軍事工業,帶動相關科技發展,在科研氣氛熾熱的前提下,高科技企業一般會主動與大學科研團隊協商,政府亦設有扶植初創企業的計劃,在技術、管理及人才培訓方面為企業提供指導,提高它們的生存能力。

事實上,港府於2017年公布的《智慧城市藍圖》提出數碼生活、綠色建築、智能運輸系統等發展計劃,絕對是提供科研產業需求的契機。除此之外,近年有殘疾團體建議政府資助殘疾人士安裝智能家居系統,同樣是具發展潛力的科研方向。局方可作出市場調查及羅列出一系列產品清單讓科研團隊參考,企業看到產業前景及需求,自然放心投資。

深圳各區為吸引人才,還各自推出了獎勵補貼計劃,大有將所有人才吸引進來的勢頭。(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就業前境暗淡 人才紛北上

再來是人才儲備。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於2017年,香港每百萬人當中僅有約3,000名研發人員,滯後於韓國、日本及新加坡等地。箇中原因之一,是本地學生對修讀理科的興趣不大,缺乏能夠投身創科行業的新血。香港科學院院長徐立之於2016年發表的研究指出,本港中學生對數理科目缺乏興趣,只有一半高中生有選修一科數理科目。不論校方或家長,都只重視能幫助考入大學的主修科,數學延伸課程M1(微積分與統計)和M2(代數與微積分)在文憑試中只當半科計算,可見數理科目於升讀大學的認受性較低,難吸引學生選修,以致大學科學工程等學科的修讀人數不斷減少。與之相比,由於內地科研就業前景樂觀,不少學生都有修讀數理科。於2011年,就有四成內地本科畢業生修讀科學學位,為創科產業注入大量新血。

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兼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黃乃正指出,香港其實不乏基礎研究(basic research)人員,問題是本地就業前景暗淡,而京滬廣深的科技產業近年高速發展,加上當地科研人員薪酬不比香港低,吸引不少畢業生北上就業。他又指出,內地的薪酬加幅大,具研究生學歷的科研人員任職幾年月薪可高達四萬至五萬港元,加上內地生活指數較低,促使不少港人在當地安居樂業;與之相比,香港創科大本營科學園提供的薪酬難與內地媲美,且工作機會不及內地多,足見本地科研之路對學生而言毫無吸引力。黃乃正形容,他的本科學生畢業後大多選擇從事教師等收入穩定的職業,不願在科學園做研究。

黃乃正指出,香港其實不乏基礎研究人員,問題是本地就業前景暗淡,導致人才流失。(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配套欠完善 難吸海外專才

香港未能挽留本地人才,也不見得能夠吸引海外精英。政府於2018年6月起實施「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每年預留1,000個入境名額,但截至去年底,該計劃只批出約300個配額,當中有約90宗工作簽證申請獲入境處批准,與預期配額相差甚遠。為改善情況,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計劃的適用範圍擴大至科技園及數碼港以外的公司,並涵蓋5G通訊、物聯網、集成電路設計等科技範疇,以拓闊人才及申請企業範圍。

現時全球各國紛紛以友善入境政策吸引創科人才,例如日本的「外國高級人才綠卡制度」就採取計分制,具備曾發表學術論文、擁有專利等人士會獲加分,合資格的外籍專才最快一年便可取得永久居住權;新加坡更讓海外專才憑技術移民簽證即時申請為新加坡永久居民,這些靈活便利的入境政策都值得香港借鑑。

然而,即使港府放寬入境計劃限制,卻未能為人才提供住屋及子女教育需要等配套支援,令不少人士卻步。科學園的「創新斗室」人才公寓預計將於本年底落成,惟合共只有500個「經濟型」單位,月租需約8,000至10,000元,價格仍然難與深圳等內地城市相比。住屋成本等土地問題理應盡早解決,港府正於落馬洲河套地區興建佔地87公頃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預期最快於明年提供首批土地供應,局方應積極考慮如何藉此機會改善科學園及數碼港在住宿安排上的不足之處。

科學園即將落成的「創新斗室」人才公寓月租最少8,000元,仍高於深圳等內地城市。(資料圖片/洪嘉徽攝)

把握河套區機遇 發揮港圳優勢

事實上,河套區早於1997年已被國務院下令納入香港特區範圍,當時河套區的發展方向眾多,當中包括高科技園及邊境工業區等;同一時期,深圳積極推動科技工業發展,當地政府曾邀請香港共同利用河套區發展高科技,以達到協同效應,惟港府當時反應冷淡。其後深圳一直提高區內院校的科研水平,並積極集資,形成創業板市場體系。時至今日,深圳已拋離香港,成為國內創科中心及品牌,區內匯集了騰訊、華為等多間具國際影響力的高科技巨企,並建立起全球性研發網絡。相反,本港創科發展暫時未如人意,港府能夠如何借鑑深圳經驗並發揮自身優勢,促進兩地的科研經驗及技術交流,將是港深創科園的發展方向。

深圳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建立創科平台,擁有多年科技產業及相應配套的公共政策經驗,且生產成本較香港低廉,不但擁有完善的創科硬件製造鏈,更有齊全的研發團隊及企業資源,更重要的是,深圳直接面向整個中國大陸市場,這些皆是本港與深圳合作時可借用的優越條件。

1997年6月竣工的深圳河改道工程及同年7月頒布的國務院令,使河套地區由深圳河以北的深圳土地變為歸屬香港範圍。圖為河套區香港一方望向深圳方向。(資料圖片 / 鄭子峰攝)

對深圳而言,本港目前的主要優勢在於成熟的法治環境、對知識產權及專利認證的保護制度,深圳能夠藉香港與歐美國家建立更順暢的技術轉移通道和產業鏈聯繫,吸引更多科研人才。再者,由於本港在創科發展的經驗尚淺,故此可先通過建設港深區域的科研體系,開拓兩地共同市場。此外,參考外國的小企業扶植計劃,本港的初創公司能夠於深圳得到內地市場的訓練,接受技術、管理及人員培訓的指導,不但能夠開拓大陸市場,同時能夠提高企業的生存能力,這亦是港深科研合作的一大方向。

港深科技園將集中發展機械人技術、生物醫藥、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四大領域。港府在協助企業將創科成果產業化的同時,應檢視以上提到的種種阻力,讓本港科研發展能夠迎難而上。

上文節錄自第210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20日)《抗疫科研成果竟「有市無價」? 拆解香港創科發展阻力》。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