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上任三年 承諾落空 林鄭不可一路走數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本周三(10月14日)公布其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猶記得她上任前為香港描畫了美好發展願景,擺出一種「大有為」政府的氣魄,社會各界亦都期望她能帶領香港邁步向前。然而,今日再度翻開她的《競選政綱》,卻不乏「走數」項目,香港並未在其帶領下走出困境,產業單一、房價高漲、貧富懸殊、階級固化等深層次矛盾未見改善,還變本加厲,社會更深陷政治對立,嚴重撕裂。歷年《施政報告》為何未能對症下藥?林鄭可曾盡力兌現其競選承諾?

去年9月,即林鄭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前數周,內地官媒新華社和中央政法委接連撰文討論香港的深層次矛盾,諸如土地房屋問題、高樓價高租金扼殺了產業發展空間;貧富懸殊、階級固化、產業空洞化、地產經濟獨大,一小撮既得利益者擁有不成比例的政治影響力,使眾多市民無法安居樂業、分享經濟成果,以致民怨愈積愈深。這些問題其實「人盡皆知」,但中央喉舌在香港社會經歷反修例運動之際,以及政府發表《施政報告》之前作如此宣示,儼然是在「勸誡」特區政府必須攻破這些難關,才能令社會穩定,絕不可「避事怕難」。

一年後的今日,反修例運動已見平息,新一份《施政報告》亦發表在即,但上述深層次矛盾依然如鯁在喉。自詡「好打得」的林鄭在2017年當選特首後稱,上任後首要工作是團結社會、修補行政立法關係、解開社會「鬱結」,強調施政會以香港市民的福祉為依歸。轉眼間,她的五年任期現在只剩下兩年,先不論「團結社會」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任務」,當年《競選政綱》多項重大承諾亦紛紛「走數」。

增加土地供應:不敢觸碰既得利益群體

林鄭在《競選政綱》中提到要重建置業階梯,為不同收入的市民重燃置業希望、改善居住環境。為此,她提到任內會大力開拓土地,為香港的長遠發展需要建立土地儲備。她亦深明土地問題複雜而敏感,在大刀闊斧改革的同時,更須凝聚社會共識,於是在上任後一年提出「土地大辯論」,着手解決香港的土地供應問題。但經歷了五個月的社會討論,在最終報告還未公布前,林鄭就「搶閘」宣布「明日大嶼」填海計劃,被人質疑最終還是在既得利益團體前敗陣下來。即使政府在2019年2月宣布接受負責「土地大辯論」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多項建議,並聲稱會加快覓地建屋,但往後的動作均屬小修小補,未見大刀闊斧增加土地供應。

林鄭在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分別提出於2019年開始研究新田及落馬洲發展區逾60公頃棕地、「土地共享計劃」和「搶閘出爐」的「明日大嶼」,但三者至今還在緩慢進行:新田及落馬洲發展樞紐的首階段發展研究仍在進行中,預計在明年1月完成;土地共享辦事處自今年5月至今只接獲約30宗查詢,以中小型地皮業主為多,未收到正式申請書;「明日大嶼」的前期研究撥款在今年預測《施政報告》的輿論中再成焦點,但反對聲音強大,能否成事,備受懷疑。

至於四大地產商手中囤積的約1,000公頃新界農地,雖然不斷有聲音呼籲政府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發展,但議會內一直未有共識,政府不敢貿然推行。至去年反修例運動爆發導致社會大亂,建制派大黨民建聯「轉軚」支持政府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林鄭才將之列入《施政報告》中,並寫明未來收地將會「接踵而來」。但細看之下,其所援引會收回的700公頃土地數據包括上屇政府所提出的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洪水橋/厦村和元朗南發展區合計逾652公頃的計劃面積;新提出的收回計劃只有三個位於九龍市區共7公頃的寮屋地,實際收回的私人土地面積存疑,偏偏林鄭還特別指出「遠多於過去五年收回的20公頃」,讓人哭笑不得,反映政府終歸未敢觸及地產商的利益。

在棕地方面,規劃署《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報告於2019年年底出爐,顯示全港有1,414公頃有作業營運的棕地,並指在未被規劃發展的700公頃棕地中,有450公頃具發展潛力;政府同年宣布會就位於屏山和藍地一帶佔地160公頃的棕地開展檢視工作,至今年3月公布結果,顯示當中只有36公頃適合興建公營房屋。上千公頃的棕地到最後只有寥寥幾十公頃用作建公營房屋,未免令公眾大失所望。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政府以範圍2公頃以上棕地群作考量,忽視面積較小棕地發展的可能性,欠缺整全的新界土地發展計劃,是政府未能盡用棕地的根本原因。

林鄭提到任內會大力開拓土地,為香港的長遠發展需要建立土地儲備。幾年下來,成果不如人意。(資料圖片)

推動多元經濟:欠規劃只懂砸錢發展

林鄭在《競選政綱》中就香港整體經濟發展以至不同產業的發展方向都着墨不少,又在引言中明確指出「香港傳統產業的優勢正在縮窄」。為此,她認為香港「必須力求創新,發展高增值及多元化的經濟」,並提出要從政策、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發展創新及科技和創意產業,為香港年輕人帶來優質就業,提供在傳統優勢產業以外的上流機會。

回顧過去三年的《施政報告》,林鄭一直嘗試從設計、電影兩方面「提拔」本港的創意產業。如2017年建議向「創意智優計劃」注資10億元,並向香港設計中心增撥資源以推行多項措施;2018年則提出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10億元,培育人才和提升港產片製作質量,拓展市場及觀眾群。

縱使政府在注資方面圓滿達標,但單靠一次性撥款,缺乏長遠規劃和投入,並不足以推動產業長遠發展。2018年《施政報告》提到資助香港設計中心於灣仔茂蘿街七號設立活動中心,向公眾推廣設計及設計思維,惟設計中心接連被批評經營不善、定位不清,吸引不到市民,租用場地門檻之高又令團體卻步,無法將文創思維融入社會發展和市民日常生活中。

政府當年建議為「電影發展基金」一次過注資10億元,在未來幾年支援各項推動電影業界發展的項目,日後再從人才培訓、提升港產片製作、拓展市場、拓展觀眾群4大範疇推動電影業發展。(資料圖片/潘安奇攝)

在生活水平高、寸金尺土的香港,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早已滲透整個文化藝術領域中,不只前線設計師,起步較慢的本地文創業也經常陷入經營困難。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文化及創意產業在2018年的就業人數有217,280人,佔總就業人口的5.6%,然而,回看2008年的相關數字為5.4%,即十年來只有0.2個百分點的增幅。假如政府仍然以「砸錢」為主,未能在土地、需求、宣傳、物流等多方面進行規劃,以營造一個有利於產業發展的基礎生態,只會繼續令年輕人看不到前景,自然不願投身相關行業。

在創科方面,林鄭上任三年也沒少「砸錢」,例如在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向研究資助局「研究基金」注資200億元、推出30億元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又提到政府分別向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撥款70億元及2億元,以加強對進駐企業的支援。「砸錢」以外,林鄭亦提出「傑出學者計劃」以壯大本地科研和創科隊伍,並增加對大學技術轉移處的資助,以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

然而,回顧林鄭的《競選政綱》,上面寫着政府要「充分發揮『促成者』及『推廣者』的角色,協助業界打破發展局限」,惟近年《施政報告》中的措施卻仍舊依賴注資來吸引人才,忽視了發展產業所需要的基礎生態,亦未發展出對應的工業體系將科研成果產業化,繼續這樣,只會重蹈大疆和MyCar兩個案例的覆轍,令本土科研成果離港而去。

近年《施政報告》中的措施卻仍舊依賴注資來吸引人才,忽視了發展產業所需要的基礎生態,亦未發展出對應的工業體系將科研成果產業化。(資料圖片)

解開社會鬱結:已成不可能的任務

在政治方面,林鄭勝選時提到的首要工作──團結社會、修補行政立法關係、解開社會「鬱結」,在經歷了反修例運動之後,現已經形同「不可能的任務」。與此同時,政府同樣承諾要致力令施政更貼近民意,引入管治新風格,其中一點是提高公眾參與、與民共議。

為此,林鄭在2017年的《施政報告》中主推「青年發展委員會」,並從議政、論政、參政三方面增加青年的政治參與度,吸納年輕群體的聲音;同時又推出「青年委員自薦計劃」,讓有志服務社會的18至35歲青年自薦加入,目標是令政府委員會的青年成員比例提升至15%。自2017年至今,政府先後推出三期「青年委員自薦計劃」,但在全港約500個諮詢及法定組織當中,每期只有10個委員會可供青年委員加入,且大部份並非青年所關注的議題,而是像電訊服務用戶及消費者諮詢委員會、華人廟宇委員會轄下文化及宣傳小組、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等,令人質疑政府並非有心聽取青年意見。再者,「自薦」同樣需要面試,且要求青年有一定專業知識背景,被質疑淪為「精英俱樂部」。

林鄭勝選時提到的首要工作──團結社會、修補行政立法關係、解開社會「鬱結」,在經歷了反修例運動之後,現已經形同「不可能的任務」。(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政府若想施政貼近民意,必須吸納不同階層青年的意見,才能拉近施政與社會的距離,真正做到「人心回歸」。像上述那種「精英主義」的心態,正是林鄭上任三年來最為人詬病之處,若這種施政心態不改,即使舉行百場社區對話,也無法解開社會鬱結。

上文刊載於第235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12日)《上任三年 承諾落空 林鄭不可一路走數》。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5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施政報告|政黨建議之「最」背後 政治論述離地、短視、空洞

「台美復交」:一場欺騙民眾的政治說唱

人民幣匯率創新高 中國出口不再以「價」取勝

名人帶動,藝術普及化 流行精品變收藏新貴

抗疫九個月 百萬人病歿 我們為新冠肺炎找到「解藥」了嗎?

智慧出行新時代 構建港版「城市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