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後的電影革命丨莊沐楊

撰文:莊沐楊
出版:更新:

隨著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以及1922年蘇聯的成立,無產階級革命的旋風席捲歐陸甚至整個世界。而革命並非一日之功,在革命者掌權之後,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也相繼開展革命式的改造。在藝術領域,當時日益興盛的電影就是共產主義者們的改造重點。革命導師列寧雖然在藝術鑒賞方面造詣一般,但熱衷看紀錄片的他卻又極為重視可作為宣傳法寶的電影,甚至交代了俄國文藝界巨擘盧那察爾斯基負責電影生產和發行體制的建立。

 

不過,在國際共運層面,當時電影仍未完全得到無產者和共產主義者們的重視。在德國(包括魏瑪共和國),電影反倒成為軍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們的重要宣傳手段。為此,共產國際的威利•明岑貝格(Wilhelm "Willi" Münzenberg)挺身而出,身體力行呼籲革命者們重視電影。

 

誰是威利•明岑貝格?

 

威利•明岑貝格出生於1889年,成長於德國一個窮苦家庭。成長經歷以及個人政治傾向,使得明岑貝格選擇加入了當時的德國社會民主黨(SPD)。但1914年,社會民主黨發生分裂,分成溫和的多數派(MSPD)和少數激進派分子組成的獨立派(USPD),明岑貝格選擇站在USPD一邊。隨後一戰爆發,明岑貝格在這期間常常到瑞士蘇黎世拜訪列寧,兩人結下頗為深厚的革命友誼,在列寧全集中也依然可以找到寫給明岑貝格的書信和聲援明岑貝格的文獻。後來,明岑貝格作為發起人之一建立了德國共產黨(KPD),一直到1933年國會縱火案、德共徹底失勢前,明岑貝格都是德共黨內的頭面人物,在當時也穩坐國會議員席位。

 

在國際共運方面,他是共產國際中傑出的宣傳家,還是青年共產國際的首任領導人。但在列寧逝世後,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明岑貝格與斯大林之間有著諸多分歧。此時,不論是德國法西斯當局還是斯大林,都想要捉拿明岑貝格,這讓他不得不跑到巴黎組織起德國人主導的反法西斯組織。此後,德軍入侵法國,明岑貝格連忙逃亡,但最終在1940年死得不明不白——一說是斯大林幹的,一說是希特勒下的毒手。

 

明岑貝格以組織能力和宣傳能力著稱,除去領導德共、青年共產國際以外,他所領導的共運組織還包括國際工人解放組織(International Worker's Relief)、世界反帝國主義聯盟(World League Against Imperialism)等等。

 

威利•明岑貝格照片

「征服電影」

 

在魏瑪德國時期,不少政黨十分重視圖像宣傳手段。明岑貝格在公開呼籲重視電影力量之前,曾經投身借助雜誌、圖像等手段進行宣傳工作。而在當時,德國也出現了柏林達達等流派,借助圖像展開政治宣傳。

 

但在一戰結束前後,電影在英法美等國普及開來,而且承擔起了相應的宣傳功能。為此,明岑貝格在1925年寫下了一篇名為《征服電影!關於是否使用無產階級電影宣傳的提議》的重要文章。他在該文開篇就舉例比對報紙與電影兩種宣傳手段的差異,並直言,在當時電影早已成為最為有力的媒介和宣傳手段。

 

學者Kasper Braskén曾寫過一部分析魏瑪德國時期明岑貝格及其宣傳活動的著作。在該書中,明岑貝格的電影宣傳被劃分為其政治宣傳生涯的一個全新階段。在Kasper Braskén看來,明岑貝格這一階段的宣傳思想之所以重要,就在於他終於意識到,電影也應該是革命宣傳的一部分,電影也需要革命。在此之後,電影確實也一直是明岑貝格宣傳活動和理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明岑貝格的電影宣傳理論,按Kasper Braskén的話說,是一種以「無產階級電影」為主體進行宣傳的新形式。在《征服電影!》一文中,明岑貝格屢次強調了無產階級作為宣傳主體、宣傳對象的地位和重要性。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提煉出一個極為常見的主題,就是「階級鬥爭」,這種階級鬥爭同時也是主義之爭,理論之爭,鬥爭的領域從國會、報刊轉移到圖像乃至電影領域。

 

而除去簡單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之外,有關共產主義、國際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軍國主義的比對也被提出。明岑貝格指出了當時魏瑪德國所面臨的一個政治宣傳狀況,即大量反映軍國主義思想、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的電影被拍攝,譬如拍了又拍的「腓特烈大帝」題材。在明岑貝格看來,這都是共產黨人需要抵制的,但同時也是他們進行抵制的絆腳石。這一趨勢也說明,當時佔據主導的政治傾向和主張在很多影片中體現,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已經把手伸向了電影,而在這一情況下,出於客觀條件的制約,也出於自身意志的問題,無產階級已經在電影領域失勢了,甚至於在將來某一天,宣揚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電影會徹底征服無產者們。

 

除去簡單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之外,有關共產主義、國際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軍國主義的比對也被提出。明岑貝格指出了當時魏瑪德國所面臨的一個政治宣傳狀況,即大量反映軍國主義思想、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的電影被拍攝,譬如拍了又拍的「腓特烈大帝」題材。(資料圖片)

電影革命的展開

 

在明岑貝格看來,為了讓無產階級革命鬥爭能夠在新形勢下不斷拓進,並最終達成革命的勝利,那麼就必須讓無產階級征服電影,把電影宣傳的主動權爭奪到手。而明岑貝格自己也非常清楚,無產階級很難,或者說不可能在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操縱的國度,發展出他所設想的無產階級電影。於是在這篇文章發表之後,明岑貝格並沒有淪為一個空想家——他一直都是一個行動派。

 

一場電影革命在蘇聯和各國共產者之中展開。俄國人先是依靠新政權的教育人民委員將電影的拍攝、生產和發行收歸國有化,甚至不斷登陸歐美各國的銀屏。一個叫做“The Mezhrabpom-Film”(Межрабпомфильм)的組織也在1922年建立了起來,這是一個德蘇合作的無產階級電影生產組織。而明岑貝格所領導的國際工人解救組織也開始了電影拍攝工作。蘇聯國家電影藝術發展委員會發行的《波坦金戰艦》則成為一部留名影史的佳作,該片問世之後口碑爆棚,作為其中一部「無產階級電影」迅速為共產主義革命宣傳搶奪到不少陣地。

 

隨後,蘇聯電影工業和共產國際領導的電影宣傳製作者之間的合作不斷加深,他們共同把無產階級電影或說共產主義宣傳電影推向了一定的高峰,至少是能從掌握電影宣傳手段的「統治階級」——也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們手中扳回一城。而稍微搜索一下,我們也不難發現,明岑貝格作為製片人身份製作過相當數量的電影,包括《無名英雄》(Nameless Heroes, 1925)、《柏林工人的生活》(How the Berlin Workers Live? 1930)、《世界屬於誰?》(To Whom does the World Belong, 1932)等等。

 

自此之後,無產階級電影,或說社會主義國家中作為意識形態教育工具的電影就此發展起來。不過,隨著共產主義運動在各國的發展,類似的電影宣傳手段其實又會產生出差別,早年間那種國際主義熱忱其實更多為民族主義情緒映射所掩蓋,又或者,被各種形態的左派話語所改變。隨著冷戰的展開,及至後來的蘇東劇變,這一切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新走向。

 

參考文獻

1. 明岑貝格:《征服電影!關於是否使用無產階級電影宣傳的提議》,載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

2. 郭紅梅:《二十世紀早期西方視覺文化研究——以魏瑪時期的德國為例》,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

3. Kasper Braskén:The International Workers' Relief, Communism, and Transnational Solidarity: Willi Münzenberg in Weimar Germany, 2015, PALGRAVE MACMI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