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科幻電影史上第一個反烏托邦

撰文:思兼
出版:更新:

作者|思兼

 

《大都會》(Metropolis)在1927年的今日在德國上映,是科幻電影史上第一套長片,由德國表現主義大師費立茲・朗(Fritz Lang)執導。《大都會》中所呈現未來都市與女性機械人的形象,一直影響著後世的科幻想像(尤其在視覺元素上)。電影原片長約153分鐘,但不少片段已經永久散佚,我們看到現存的148分鐘版本,是從阿根廷布爾諾斯艾利斯電影博物館中保存的底片修復過來的。

 

導演費立茲・朗(Fritz Lang)

 

【以下內容包含《大都會》電影劇情】

 

《大都會》故事設於2026年,人類被分為兩個階層:被稱為「腦」的工業家和企業家住在高樓大廈之上,每天過著享樂的生活;被稱為「手」的工人階層則被困在地底城市,每天營營役役地工作。男主角法迪(Freder)是大都會統治者費迪遜(Fredersen)的兒子。在花園遊樂的他意外地看到來自地底都市的漂亮女子瑪麗亞(Maria),一心要到地底城市尋找她,卻在途中目睹工業意外:機器發生爆炸,不少工人從機器上被搬離,即時替補上另一批工人,繼續生產。爆炸之際,法迪見到機器變成與火祭兒童有關的神祗摩洛(Moloch)正不停地吞噬走上機器的工人。

出於對工人的同情,法迪背叛了他父親,並成為一名工人。與此同時,費迪遜正與瘋狂科學家洛宏(Rotwang)研發出女性機械人。因瑪麗亞組織工人起來反抗,費迪遜要求洛宏將機械人做成瑪麗亞的樣子,以毀壞她的名聲。洛宏後來把機械人瑪麗亞送到費迪遜面前,目睹他們相擁的法迪陷入精神錯亂。

 

點擊查看大都會劇照:

+15

 

故事最後,機械人瑪麗亞組織工人起義,並破壞名為「心」的機器,使工人所在的地底都市洪水氾濫,不少工人的兒女危被淹死,但被法迪所救。絕望的工人將機械人瑪麗亞當女巫般燒死。最後,法迪成為統治階層與工人階層之間的調解人。

《大都會》在科幻電影史上的重要性,在於它完整呈現出未來城市的樣貌:滿是機器的地底都市;窄長伸展、與天齊高的摩天大廈。電影對於機器的呈現,亦不止於展現它僵化、精準、非人的面向,而將它與古代與死亡有關的神祇(摩洛)結合起來。費立茲・朗表現反烏托邦的藝術風格,又被評為「歌德式的未來主義」(Gothic Futurism)。

費立茲・朗受到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拍攝手法影響,電影大部分畫面都採用了暗色調與高對比的表現方式。此種視覺處理,影響到往後不少對反烏托邦的藝術風格:以偏暗底色襯托高對比度的前景,例如1982年的賽博龐克科幻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在《銀翼殺手》中,男主角走過地面的街景通常都一片昏暗,但配以顏色鮮明的霓虹燈。在同類型作品如動畫《心靈判官》(Psycho-Pass),都沿用著相似的美學。

 

在《2049》之前,來回顧82年的《銀翼殺手》吧!(一)

在《2049》之前,來回顧82年的《銀翼殺手》吧!(二)

 

讀者可能會疑惑「反烏托邦不就一定是黑暗的嗎?」小說如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伊藤計劃」系列中的《和諧》都是反烏托邦故事,但它呈現方法卻是:美好世界漸漸溫柔地扼殺人類的可能性,人類將只剩下高度受控的享樂主義。因此,我們在《和諧》的動畫中,看到的卻是一片粉紅色的建築,以象徵著懷柔式的高度控制。

 

《和諧》的動畫中,粉紅色的建築象徵著懷柔式的高度控制

 

《大都會》屬於當時投資空前龐大的電影。當時拍攝電影的預算高達五百三十萬帝國馬克(Reichsmarks),但當時票房卻只有約七萬五千帝國馬克。《大都會》在商業上可謂完全失敗,但這無損它在藝術史、科幻電影史上的不朽地位。然而在眾多欣賞與評論者之中,科幻作家威爾斯(H. G. Wells,於1895年寫下科幻經典《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卻對《大都會》留下非常辛辣的評論:他指此電影「愚蠢、陳腔濫調,並對社會進步與機械進步含糊不清。」對此批評,費立茲・朗本人後期也表示同意,尤其是戲中哲學意象的構思過於簡單化:協調腦與手的重任,就只簡單地落在「心」之上。

《大都會》的藝術性吸引到希特拉的注意,他希望邀請費立茲・朗為納粹拍攝電影,然而這位導演並無應邀。後來他的《馬布斯博士的遺囑》(The Testament of Dr. Mabuse)被官方認定為反納粹電影,因此禁止上映。最終1935年納粹德國頒布《紐倫堡法案》,褫奪「非德國人」的德國公民權,而費立茲・朗的母親有猶太人血統,因此他被逼離開德國,流亡到巴黎。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