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圖像的慾望:什麼是繪畫?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作者|朱利安.貝爾(Julian Bell)

譯者|官妍廷

 

西方文化對於人造圖像的第一個忠告是: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任何形象,任何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

為什麼呢?是什麼使得耶和華在《聖經》(Bible)第二誡中,將塑造偶像視為比殺戮、通姦和偷盜更為嚴重的行為?

圖像對人類具有吸引力。在整個歷史中,人類對於形象的塑造有著非常大的慾望。在人類社會中,圖像可以作為圭臬,但卻在過去六千年中缺席。聖經十誡中,約束了人類塑造偶像的慾望,即便是奉行摩西律法和舊約聖經的信徒,也要不斷制止自己塑造及默想「偶像」。

本書關注歷史上如何理解人造圖像,尤其是我們稱之為繪畫的圖像,並聚焦於過去兩百年的歷史,這段時間中,繪畫與我們對於偶像的古老慾望彼此重疊。但是現代藝術的發展進程,需要以更廣泛的傳統來理解。古代以色列和希臘對於我們今日賦予「繪畫」的各種價值有深遠的影響。

薩卡拉安赫馬奧墓碑的浮雕細節,顯示埃及雕塑家正創作兩個雕像,第六王朝,約西元前 2345-2181 年。

起源和圖像 Original and Image

對《聖經》來說,圖像可以是人類創造的任何物體,但上帝才是最早的創作者。《舊約》(Old Testament)中的先知譴責人們創造這些第二產物,並開始對於創造出來的東西感到敬畏。於此同時,他們背棄了世界的造物者,因此希伯來傳統也指責人類將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當作有形的天神看待,但上帝是創造者,而非被創造者,也是無形的。上帝超越了視覺可以觸及之所在。

西元前一世紀的猶太文本《所羅門智訓》(Wisdom of Solomon)藐視偶像崇拜。木匠取來一塊木材,並且透過木工技巧,做成一個人像,然後掛在牆上不讓它掉落,因為他知道「它只是一個雕像,需要人的幫助,它沒辦法救它自己。」這位木匠「為了生存,竟膜拜無生命的東西。」作者補充,不要被「充滿各種顏色的圖像、畫家毫無成效的勞動」所蒙騙。

大衛.艾倫,《繪畫的起源》,1775 年。

這本書的作者很可能是在毀謗那個時代主要的視覺文化,但這個文化持續影響我們直至今日:即古希臘的視覺文化。起初,希臘對於創造圖像和其起源的描述完全不同。普林尼(Pliny)留下的傳說就充滿甜美的浪漫色彩。舉例來說:哥林多(Corinth)的使女要向出海遠航的情人告別,發現燭光將他的影子映在牆上,她便拿起一塊木炭,勾勒出情人的形象。十八世紀晚期的藝術家經常畫出這樣的景象,無疑地便是受當時剪影畫風所影響。

在傳說中,哥林多使女思念情人的衝動,足以讓她著手繪製情人的肖像。而這樣的衝動卻又是由情人的離去所引發的。對少女而言,這圖像是個次級的替代品,對我們來說「僅僅為一張圖片」。事實上,即便它們有所不同,但希臘說書人和希伯來先知都對人造圖像提出了幾個共同的前提:圖像不是原始的物品,僅是其替代品,並且它應該被視為替代品。人造圖像有其魅力,一種控制雙眼的魔力。整體來說,這個圖像是為人類慾望所開的渠道,結果卻使人們分心。

這些關於圖像的直覺在人類文化中廣泛流傳。我們開始以圖像來迎合期望,人們將圖像視為依附在原生物品的次要衍生關係。如果我們依靠圖像來滿足自我需求,那是因為我們認為它本身就是附屬於原始物的真實可信之替代品。這樣的依附行為可能也具有物理性的狀態:相機機械利用投射光線進行記錄即是一例。但即使缺乏這樣的物質性依附,我們也可以透過精神上的依附來確保圖像的地位。例如我們可以說創作靈光的源頭已經被轉印在聖者的肖像上,而工匠僅是發揮工具的作用而已。因此,東正教教會(Orthodox Church)中,救世主的形象經過幾世紀後的改變微乎其微,因為這算是「acheiropoietai」圖像,意思是「不經人手而成的畫像」。缺乏獨特性的創造讓這些圖像只是盛裝神聖物的容器而已。

《印有基督聖容之布》,俄羅斯雙面符號,十二世紀。

然而,這種對於神聖啟發的吸引力被用在相反的情況:圖像可能會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它所代表的物品上。可見的替代品或許會因不在場、不可見之人或實體受損的情況下,獲得支持和青睞。圖像的魅惑力量介入原始物品與觀賞者之間,這種力量可能被視為巫術或汙衊。這種懷疑心態不僅可見於猶太人的傳統,除此之外,在公元前四世紀初期,柏拉圖(Plato)也在《理想國》(The Republic)中加以補充。柏拉圖指責畫家們以複製的形象混淆視聽,讓我們以為事物的本質只有一種粗劣的形象。然而真理屬於「永恆的」、「上帝賦予每個事物表象之外的本質」。畫家僅僅是複製表象,對於他所描繪的事物一無所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柏拉圖蔑視地寫道,「藝術只是一種遊戲的形式,不必太過重視」。

柏拉圖延續他的導師蘇格拉底(Socrates)進行對圖像的抨擊,並將這種描繪行為稱作「mimesis」(模擬),其動詞字源來自「mimeisthai」,意即默劇(不說話,利用身體的表演來講述故事)。當時那些不斷追求注目的表象模擬繪製圖像,招致了柏拉圖的輕蔑,而當年存留下來的殘缺細緻壁畫,到現今還能在如希臘北部維爾吉納(Vergina)的墓穴中看到。我們可能可以稱之為「繪畫天分」,但就柏拉圖以神為中心的方式來看,這僅僅是不值一提的瑣事,且背離事實本質許多。然而,模擬原則卻是數百年來支持西方繪畫知識地位的原因。

《普西芬妮的強暴》(局部),維爾吉納,約西元前 340-330 年。

這樣的發展要歸功於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他是柏拉圖下一代的哲學家。這位年輕的哲學家並沒有要僭越視覺世界,而是對其做出清楚的解釋。他認為模擬是一個重要的工具。他以這個詞來描述進行繪畫、雕塑、詩歌、戲劇和某些形式的音樂創作時會有的行為。亞里斯多德寫到,透過這些手段,人們將意義賦予在這些現象或其他人的仿擬物之上,也就是說,「將自己置於其中」,並當作理解這些仿擬物的方式之一。「人類最早正是透過模擬來理解這個世界。」所以孩童早期的學習輔具:他們的幻想世界和玩具,正是亞里斯多德心理學所囊括的一部分。從他的角度來看,所有行為都提供了對於這世界的理解方式,並釐清情緒,而非嘲弄或是曲解情緒。遊戲可能是工作的另一種選擇,而在遊戲的背後都有它的目的。

亞里斯多德一方面接受圖像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接受柏拉圖和猶太人對於圖像的否定,並圍繞在幾個年代悠久又常被提出討論的對立觀念:知識之於感覺,邏輯之於直覺,頭腦之於心。亞里斯多德較傾向反對圖像的立場:人們出自對知識的渴望而創造圖像。柏拉圖則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對圖像的質疑:人們透過創造圖像來放縱自己的慾望,那些他認為虛榮而徒勞的慾望。這兩個觀點之間的爭論並沒有消失。在基督教社會中,柏拉圖懷疑論的支持者包含了最初的「反聖像者」。在西元八世紀時,他們清除了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教堂中的所有聖像,而在十六、十七世紀,清教徒(Puritans)也摧毀了大部分)英國過去的藝術創作。在這樣的覺醒中,對於藝術的破壞行動還有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和 60 年代中國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中的世俗化支持者。此外,穆斯林(Muslims)則從先知時代起,也依照猶太人避免形象化的作法,而最近的伊斯蘭運動也透過破壞聖像的行為來引起關注。雖然這樣的行為形同蠻夷之人,但這樣的行動背後卻有一個假定的理論,無論任何一種形式的文明都必須承認:「圖像的生產是為了迎合人類的慾望,並且透過圖像來轉移慾望。」例如色情影像的產生。只要圖像繼續保有力量,反對的聲音也會一直存在。

 

【本文獲典藏藝術家庭授權刊載】

書名|什麼是繪畫?:我們該如何觀看、如何思索所見之物?

作者|朱利安.貝爾(Julian Bell)

譯者|官妍廷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9年6月20日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