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自我覺知 - EP44

撰文:曾浩年
出版:更新:

自我意識與概念

 

自我意識,在最日常的意義下是一種單純的自我覺知(Self-awareness),是一種對自己而非外物的當下感受。但這個層面的自我意識實在太空泛,而且可以說是單純主觀的,而我們對單純主觀的東西無法構成任何知識。

 

但是,自我意識其實並不單純是一種主觀感受,因為自我意識的另一個層次是,我們可以思考「自己」。一旦我們把「自己」當作為思考的對象,我們就不是把自己當作純粹的主觀存在,而具有某種客觀性,同時可被言說。亦即,我們可以對象化(objectify)「自己」。

 

自我意識是一個很有趣的精神現象。一方面,它把自己「當作不是自己」,而把自己當為一個可被言說的、具有客觀性的對象來思考;另一方面,自我意識同時又沒有離開自己的「主觀性」,因為如果把整個主觀性的層面化約為單純的客觀對象,「自我」現象亦會隨之而消失。

 

概念的自我把握

 

這種「既是我但又不是我」的模棱兩可(ambiguity)正正界定了自我意識是甚麼。如果我們把「既是我但又不是我」視為自我意識的規定,我們就有了一個準則去審視甚麼東西最符合這個規定:即一方面把自己界定為對象,把自己視為一個和「外物」對立起來的另一「物」;但另一方面亦知道這個和外物對立的「自我」不等同於自己,同時又沒有把自己當作成一個單純的「物」。

 

最直觀的例子是照鏡子,一方面我們知道鏡子反映出「自我」,而這個「自我」和其他東西相異,但另一方面我們亦知道這個反映本身並非「自我」的存在,起碼不是整個「自我」。

 

這個對自我的反思可以是一個無限的進程,即不斷把自己對象化,但又發現這個對象未能窮盡自我,甚至當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此時你把自己當作對象,你就已經無可避免地改變了自己的存在,使得自我認知和自我的存在不再對應。借用謝林的說法,這個主體和對象的不對等性使得對自我的完全認知成為不可能,用他的例子來說,當你意識到自己很優雅,你就不再優雅。

 

在此,一個黑格爾式的策略就是去指出這個層次的自我意識未能執行徹底的反思,它還是把自我視為某種被給予的對象,某種「外物」,等待被認識,而並不是把自己視為一個純粹的思維主體來把握。

 

所以,絕對自我意識要得以可能,就必須在純粹概念層面上作出自我反思。因為構成此主體的是概念,在純粹概念層面上作出自我反思,那就是概念的自我把握,亦即是「對概念本身做出概念式的理解」。

 

(但是,正如黑格爾在《邏輯學》中說,「絕對」與「抽象」很多時都是同義詞,例如「絕對空間」不外乎是指「抽象空間」,在這裡的絕對自我意識,亦是在一種抽象的自我意識,是個由具體的精神發展過程中所產生及經抽象化後的結果。人類精神發展到能以這種高度抽象的方式思考,是有其具體的歷史發展的。真正具體的自我意識,必然須包含在這個具體的歷史進程中。)

 

只有概念的自我把握才最能符合我們上面所假定的自我意識的準則。一方面,概念正如鏡中的倒影般呈現自己(即對概念進行概念式的理解),但另一方面,這個概念的自我把握又必然作為一個無限的運動。正如鏡中反映的自己不等同於真實的自我,而只是一個有限的映像,在這個映像背後,永遠還有一個「真實的自我」

 

但是,這個鏡例子未能把握的地方是,鏡子不能反映整個「自我」,是由於這個「自我」是在鏡子的映象「之外」,正如在鏡子反射的映像背後,還有個真實的自我存在。

 

但對純粹概念而言,並沒有概念「之外」,概念對自身的理解沒有「背後」更真實的另一個存在,而只有概念自身。在這個層面上的自我意識沒有真正的「主體—對象」不等同,在經驗層面中,「自我意識—認識」之間的無限運動,是因為要追求那被隱藏在表象「背後」的「真實」自我,因此這種自我把握是被「外物(所謂的真實自我)」所引動的。

 

但概念的自我把握卻是浸淫在自身之中,並非由外物引動。在這個意義下,黑格爾才得以說「概念的本性是自由和無限的(無「外物」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