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求同存異?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一個思考得深刻的人,常常會面對一個困難局面:我應不應該對自己如此自信呢?我想應當沒有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最重要還是保持著這個問題意識,用來對沖/中和那個自以為是的心魔。

提倡批判思考者,大多相信「真理越辯越明」,但以我多年觀察,經過連場論辯而修成正果的情況並不常見,很多時是各持己見,各說各話,甚至變成為拗而拗的意氣之爭。

 

 所謂理性辯論,容易有形欠實,受情緒主導(俗語謂相拗唔好口),影響判斷;加上門戶之見,以及個人利益的考慮——未必和錢銀有關,反而是面子、自尊心或自我形象等問題——都大大收窄求同存異的迴轉空間。避免有意義的討論變罵戰,最好適可而止。反正隨事態發展,資料日益齊全,任何結論都有修正的可能,沒必要執拗於一時。只要論點已盡出,開始重複,便應該暫停,口舌之爭可免則免。

口舌之爭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希拉里與特朗普的辯論,滿是人身攻擊。(路透社)

 

另一種減少不必要衝突的方法,是琢磨原有觀點,拉闊和深化討論。以Lesser Evil的爭議為例,很多人欠缺聆聽的耐性,源於對香港未來的深切憂慮。這股強烈情緒不能單靠講道理的方式化解,何況,非阻止「689」路線延績不可的黃絲,當中有不少人是基於「兩害相權取其輕」而妥協。全力撐建制派的「薯片」,變相加持小圈子選舉,背後是以退為進的策略考慮。一種原則性強,一種因時制宜,同樣以爭取普選為最終目標。路線不同,只因價值觀和政治判斷有異,不代表其中一方「出賣民主」。縱使薯片明言推動廿三條立法,但在薯粉眼中,林鄭一樣會做,由施行懷柔政策的薯片來推,始終是lesser evil。這是否一廂情願,現在有太多變數,無法斷言。當深入討論過,明白到政治世界有測不準的特性,說話留有餘地,那麼,就算無法說服對方,至少不會加劇衝突,造成非建制派內部無可挽回的傷害。

 

大多數人都有證明自己正確的需要(包括寫此話的我),除非自卑感作祟,否則,傾向相信自己沒錯,有問題,總是出在反對者身上。這種需要左右著我們點樣揀擇觀點和理據,看重甚麼,又看輕甚麼。它甚至會令人忽略一些有分量的反對意見而不自知。須知道,深思熟慮的過程其實很難從一張白紙開始,一般人多少有預設的立場或傾向,再基於此在輿論世界作掃描、篩選和評級,慢慢形成一己之定見——分析力強而又警覺性高者,較大機會從咀嚼不同意見中做自我修正,但一般自以為理性的人,受制於本身立場和價值觀,只會將各種資料整合/推敲出與原初傾向相近的結論,甚少(後設地)自我懷疑,遑論改正。

受過哲學訓練的人,理論上較有能力撥亂反正;但具批判思考能力的人,同時很容易有自視過高的問題。由於他們擅於講道理,受到質疑,不難想到如何回應,如何拆解人家的反駁。久而久之,自我膨脹得太多,反而不容易把異見聽入耳。

 

那麼,經常保持住警惕是不是便OK呢?這個需要我們從兩方面來看: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可能因為立場堅定,無懈可擊;亦可能只是因為辯才上佳,可以拋的書包特別多,嚇退其他人。一個思考得深刻的人,常常會面對一個困難局面:我應不應該對自己如此自信呢?我想應當沒有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最重要還是保持著這個問題意識,用來對沖/中和那個自以為是的心魔。

(本文是據作者Facebook文章《如何面對不同意見?》修改而成,原作者為 Y.t.Chan​,原文鏈接,01哲學獲作者授權編輯並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