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查事實不能辟除歪論 我們造就了說謊者?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選賢與能除了要檢驗其言論是否屬實,考慮個人才能與往績以外,還須務實研究政綱,不應把個人政治立場偏好當作首要考慮因素。今次的特首選舉中,有候選人未發表政綱便獲得不少市民支持,相當不健康。虛浮的歪論,不能單靠核查事實辟除。更重要的是,我們能踏實求真,重拾理性思考,以香港的前途為大原則出發。

作者:黎家樂

特首候選人曾俊華經常被指說話「口窒窒」。能言善道以往是成為政客基本條件,現在反成公關伎倆、語言偽術。話說得太流利,彷彿真相便埋藏得更好。「我們身處在後真相年代!」政客和公眾人物鬼話連篇,求真精神變得過氣。我們討厭後真相年代,討厭政客不尊重事實,但我們應否只怪罪於信口雌黃者?

 

政客的說話舉足輕重,言論是藝術還是偽術,取決於內容孰真孰假。2016年,國際政治風起雲湧,6月英國脫歐公投,11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凡此種種,都叫不少人大跌眼鏡。有人將始料不及的結果怪罪於「假新聞」或政治中人的「假話」—陳述內容並非事實,或事實的全部,以致誤導他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誠實言論影響甚深,大眾力求闢謠。「核查事實(Fact Checking)」蔚然成風,以打擊失實之報道或公眾言論。是屆特首選舉論壇中,不少公眾人物甚至傳媒便把候選人的說話「核查事實」一番,試圖讓謊言無所遁形。事實核查看似是一把利劍,對抗「假話」成風,但又是否能撥開「後真相年代」的霧霾?

後真相年代 情感先行

 

2016年尾,《牛津字典》宣布「post-truth」為年度國際詞彙(international word of the year)。根據字典,post-truth一字始見於1992年,出自塞爾維亞美裔劇作家Steve Tesich手筆,最初的意思為「真相是次要」。如今,post-truth泛指訴諸情緒或個人情感,比客觀真相更影響民意。在中文,post-truth普遍譯作「後真相」,但此譯法中的「後」字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物理位置或時間上的「後面」。據《牛津字典》所載,前綴的「post」除了解作「後面」之外,還指「屬於一個時代中特定的概念,如今已不再重要,或已無關痛癢」。

 

一如「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這個詞若只單單解作「現代之後」,則教人摸不着頭腦。因為這種理解忽略了語詞在特定時空中的規範性,形同虛詞。究竟現代主義之後是何種光景?其真正意思是人們反對、甚至顛覆現代主義帶來的單一化,控訴現代生活中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所以,後真相不只是真相之退場,更強調今人以情緒或情感,取代真相和事實,成為下判斷的首要原則。

 

簡而言之,身處後真相年代,真相此時此刻已不重要,「非理性」的情感更能左右民意。特首選舉論壇過後,事實核查成了分析候選人說話的熱門工具,大多由傳媒或獨立機構完成。他們會細心咀嚼言論,以歷史資料或統計數據等判斷是否屬實,供大眾參考。倘若核查事實能夠對抗後真相年代,必須預設言論反映事實,繼而「讓真相說話」,使聽眾重視事實多於情緒。

語句的功能除取決於句子本身的意思還取決於語言脈絡

 

似乎,大部分人不會反對政治討論中發言者應該以事實為根據,但這個看法又是否毋庸置疑?要理解這個預設恰當與否,我們必先明白語言的功能。首先,說話的意義可分為兩種:「認知的(cognitive)」與「非認知的(non-cognitive)」,而具認知意義的語句有真假可言,具非認知意義之語句卻不應以真假衡量。具認知意義的語句為陳述句,例如曾俊華在七大電子傳媒合辦的特首選舉論壇所言:「我們沒有削減支出,我們的支出一直增加,由我2007年擔任財政司司長開始,那2,000億增至今天的5,000億元。」這句說話當然「真」中有「假」,除了翻查數據,還要看你是站在什麼立場和觀點之上。

 

另一方面,具非認知意義之語句除包括祈使、疑問和反問句等非陳述句外,還有那些表達情感的句子。曾俊華在同一論壇回應林鄭月娥時所說:「你主場呀,咁你咪講晒佢囉!」這句話表達了他的不滿,卻不具備認知意義。

 

一般認為,由於具認知意義的語句有真假可言,所以發言者必然旨在表達事實,並相信事實必然與所說一樣。可是,這種說法把語言功能看得太過簡單。比如林鄭月娥在同一場合曾言「呢度我主場」,其實可以有多於一種理解。一方面可看作純粹陳述「發言時間屬於我」,但另一方面亦可讀成「要求對方停止發言」。究竟如何解讀「呢度我主場」?當中需要考慮發言者環境和聽眾。簡而言之,就是要顧及「語言脈絡(Context)」。林鄭月娥說「呢度我主場」不旨於陳述發言時間屬誰,這是語言脈絡使然。可見,語句的功能,除取決於句子本身的意思,還取決於語言脈絡。

是屆特首選舉後,群眾紛紛核實三位候選人部分言論。(黃永俊攝)

脈絡決定語句意義

 

當代英國語言哲學家格萊斯(Paul Grice)認為,具認知意義的語句,應該以「字面意義(literal meaning)」或「隱含意義(implicature)」理解,取決於語言脈絡。句子的字面意義由組成句子的詞語的意思以及文法結構決定,而隱含意義則是「弦外之音」,視乎語言脈絡而定。

 

舉例說,特朗普於2012年11月8日在推特(Twitter)寫道:「紐約凍得要死,正在下雪──我們需要全球暖化!」按照字面意義解讀,特朗普宣稱全球暖化是我們所需,看起來相當荒謬。然而,若果我們明白特朗普的性格,知道他發表言論的地方是一個比較輕鬆的社交平台,言論針對強調全球暖化的科學家,便可合理地推論出他並非真心認為全球暖化是人類所追求,而是要諷刺環保份子。單純以字面意思解讀特朗普的言論,當然可以簡單地總結為假話,大概沒人想面對全球暖化帶來的災難,但若能把握他發表「偉論」時的語言脈絡,便可更全面地理解他的說話,避免斷章取義。海量科學證據說明全球暖化持續,將特朗普的說話單純看作愚昧的假話,而忽視其諷刺意圖,只是一種片面的理解。

 

特朗普有「狂人」之稱,言論出位,受人非議,為何他仍能登上美國總統之座?政客果真如我們想像中愚蠢嗎?這裏揭示了殘酷的現實──就算公眾人物或政客的話根本與事實無關,卻有很多「成效」,例如知名度提升或當選。事實言論真假固然重要,但借核查事實來反駁歪論,有時「捉錯用神」,因為他們並不旨於陳述事實,而是挑起群眾情緒來得到支持。比如特朗普在選舉時連番發表涉嫌歧視墨西哥人的言論,以換取選票支持。

 

我們不應只看句子的字面意思,而應留意其脈絡。很多時候不符事實的言論會比實話更得人心,暗示了在某個脈絡中,語句的功能不在於反映事實,而是以情緒打動人。語言脈絡造就了不誠實者的成功,而脈絡就是由言論者、環境及聽眾組成—社會的氣氛影響語言環境,而我們就是聽眾。

 

要阻止說假話者繼續大放厥詞,事實核查或許只是治標不治本,問題在於民粹當道的社會氣氛。當然,這不是說核查事無用。若只針對與我們政見不同的人,核查其言論,對自己喜歡的候選人或公眾人物過分寛容,即使言論有違反事實也視而不見,最終也是以情感為依歸的不理性舉動。

借核查事實來反駁歪論有時「捉錯用神」

 

民建聯在官方網站中聲稱政黨原則為「是其是,非其非」,姑勿論其言行是否一致,但這個理念確實是重新高舉真相的首要條件。參與政治事務,固然會對特定政治立場有偏好和傾向,這是人之常情。但若要判斷支持哪位候選人,我們不能只考慮該政客的政治立場是否與自己相近,甚或只考慮其公眾形象是否討好,訴諸情感。

 

選賢與能除了要檢驗其言論是否屬實,考慮個人才能與往績以外,還須務實研究政綱,不應把個人政治立場偏好當作首要考慮因素。今次的特首選舉中,有候選人未發表政綱便獲得不少市民支持,相當不健康。虛浮的歪論,不能單靠核查事實辟除。更重要的是,我們能踏實求真,重拾理性思考,以香港的前途為大原則出發。

(本文原載於《香港01周報》 053期B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