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百名亞洲專家發表公開信:把中國變成敵人適得其反【全文】

撰文:梁凱怡 吳迪
出版:更新:

早在大阪G20中美峰會之前,美國便有上百名亞洲問題專家聯名向白宮「上書」,呼籲美國政府不應將中國對立為敵人。據報道,當時這群權威專家便決定將在主要媒體刊發全文。
周三(7月3日),這封題為《把中國變成美國敵人適得其反》(Making China a U.S. enemy is counterproductive)的公開信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用「七點主張」,向總統特朗普和國會議員表達對於中美關係不斷惡化的憂慮。
以下為公開信全文,以及該信附列的署名專家名單:

特朗普總統與國會議員:

我們是學術界、外交政策界、軍界和商界的成員。我們絕大多數都來自美國,其中許多人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自始至終都在關注亞洲地區。我們對於中美關係的惡化深感憂慮,相信有關情況並不符合美國或是全球的利益,儘管對於北京近來的行為深感不安,並認為對此需要作出強有力的回應,但我們同樣相信,美國的許多舉措是中美關係的下滑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的七點主張代表我們對於中國、美國對華戰略的問題以及更加有效的美國對華政策的基本要素的集體看法。列出我們的工作機構只是為了表明我們的身份。

第一、近年來中國那些令人感到不安的行為——包括在國內加大管制力度,加強國家對於民營公司的控制,未能兌現多個貿易承諾,加強對外國意見的控制,以及更加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對世界很多國家構成嚴峻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需要美國作出堅決和有效的應對。然而,美國政府目前的對華政策根本是適得其反。

第二、我們認為北京不是一個經濟敵人,也沒有對美國的生死存亡構成威脅,沒有必要在所有領域與其抗爭。中國也不是鐵板一塊,領導人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變。儘管其經濟與軍事實力的迅速增長促使北京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起愈發咄咄逼人的角色,但許多中國官員及其他精英知道,對西方採取克制、務實和真誠合作的態度,符合中國利益。華盛頓對待中國的敵對態度削弱這些聲音的影響力,使得咄咄逼人的民族主義者更加受到青睞。如果在競爭與合作之間達成恰當的平衡,美國的行動將有助於強化那些希望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具建設性作用的領導人的地位。

第三、美國將中國視為敵人,並試圖解除中國與全球經濟聯繫的做法,可能會破壞美國在國際舞台的形象與聲譽,並損害所有國家的經濟利益。美國的反對將無法阻止中國經濟繼續崛起,無法阻止中國公司佔據更大的全球市場份額,也無法阻遏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美國要想極大地延緩中國崛起的步伐,就勢必會傷害自己。如果美國向自己的盟國施壓,要求將中國視為經濟和政治上的敵人,就會削弱美國與盟國之間的關係,有可能導致自己,而不是北京,陷入孤立的境地。

第四、害怕北京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領袖的情緒被誇大。這樣的結果不符合大多數其他國家的利益,北京自己是否認為這一目標是必要或可行的也不得而知。此外,一個限制國家公民獲得資訊和機遇的自由和打壓少數群體的政府既不會獲得強有力的國際支持,也無法成功地吸引全球人才。對於這些做法,美國最好的回應方式就是與盟國和夥伴一道,開拓更加開放與繁榮的世界,而中國也將獲得參與開拓這一世界的機會。試圖孤立中國的做法,只會起到削弱那些希望中國變成一個更加人道和寬容的社會的中國人的作用。

第五、儘管中國制定在本世紀中葉之前成為世界級軍事強國的目標,但要想成為一個在全球範圍內佔據主導地位的軍事強權,中國還面臨巨大的障礙。不過,北京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侵蝕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長期以來的軍事主導地位。在這一方面,最好的回應方式不是與中國公然展開以開發進攻性、深度打擊武器為核心的軍備競賽,也不是確立美國在直抵中國邊界的地區奪回全方位的主導地位這一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更加明智的政策是與盟國加強合作,一同維持威懾力,加強防禦性的區域阻遏能力、培育韌性以及提高挫敗對於美國或其盟國發動的襲擊的能力。

第六、北京正在試圖削弱全球秩序內部西方民主規範的作用,但北京並不試圖推翻秩序中至關重要的經濟及其他成分。數十年來,中國本身就從秩序中獲得重大利益。實際上,中國對於國際體系的參與對於這體系的存續,以及在氣候變化等共同問題上採取有效的行動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美國應該鼓勵中國參與新的或是修正後的全球機制。在這些機制中,新興國家將能夠發出更大的聲音。以「零和博弈」的方式對待中國,將只會鼓勵北京退出體系,或另起灶爐、創立另外一套全球秩序,而這些做法都有損西方利益。

第七、總而言之,成功的美國對華政策必須專注於與其他國家一道,創造一個支援其經濟與安全目標的持久的聯盟。對華政策必須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現實地評價中國的感知、利益、目標和行為;準確地調度美國及其盟國的資源,令其匹配各種政策目標與利益;再度致力於強化美國作為其他國家模範的能力。最終,恢復美國在一個動盪的世界中展開有效競爭的能力,並且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一道合作,而不是推行一套旨在阻撓或是遏制中國與世界接觸的適得其反的做法,才是最符合美國利益的。

我們相信,這封公開信有這麼多人聯署明確表明,有些人所謂華盛頓各界對中國同仇敵愾的共識其實並不存在。

信件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J. Stapleton Roy)、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斯溫(Michael D. Swaine)、前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署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A. Thornton)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榮譽退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發出。

另外有以下學者參與聯署:
James Acton,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核問題研究計劃聯合主任
Craig Allen,美國前駐汶萊大使
Andrew Bacevich,昆西負責任治國研究會聯合創辦人
Jeffrey A. Bader,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C. Fred Bergsten,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兼榮譽主任
Jan Berris,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Dennis J. Blasko,前駐華武官
Pieter Bottelier,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學院訪問學者
Ian Bremmer,歐亞集團主席
Richard Bush,布魯金斯學會台灣研究主任
Jerome A. Cohen,紐約大學美國亞洲法律研究所教授主任
Warren I. Cohen,馬里蘭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Bernard Cole,前美國海軍上尉
James F. Collins,美國駐俄羅斯大使
Gerald L Curtis,哥倫比亞大學名譽退休教授
Toby Dalton,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核問題研究計劃聯合主任
Robert Daly,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所長戴利
Michael C. Desch,聖母國際安全中心主任兼國際事務教授
Mac Destler,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榮譽退休教授
Bruce Dickson,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和國際事務教授
David Dollar,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Peter Dutton,美國亞洲法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紐約大學法學院客席教授
Robert Einhorn,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負責不擴散的助理國務卿(2009-2013)
Amitai Etzioni,喬治華盛頓大學大學國際事務教授
Thomas Fingar,史丹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前國家情報分析副主任(2005-2008)
Mary Gallagher,密西根大學政治學教授兼李侃如羅睿弛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John Gannon,喬治敦大學客席教授;國家情報委員會前主席(1997-2001)
Avery Goldstein,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球政治與國際關係教授
Steven M. Goldstein,哈佛大學台灣研究工作室主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David F. Gordon,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顧問;美國國務院前政策規劃局局長(2007-2009)
Philip H. Gordon,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外交政策高級研究員;前總統特別助理兼中東協調員,歐洲和歐亞事務助理國務卿
Morton H. Halperin,國務院政策規劃局前局長(1998-2001)
Lee Hamilton,前國會議員;威爾遜中心主任前主席
Clifford A. Hart Jr.,前美國駐香港和澳門總領事(2013-2016)
Paul Heer,喬治華盛頓大學兼職教授;東亞國家情報官員(2007-2015)
Eric Heginbotham,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Ambassador Carla A. Hills,美國前貿易代表(1989-1993);Hills & Company國際諮詢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
Jamie P. Horsley,耶魯大學法學院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
Yukon Huang,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Frank Jannuzi,曼斯菲爾德基金會行政總裁
Robert Jervis,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教授
Marvin Kalb,布魯金斯學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Mickey Kantor,前商務部長(1996-1997);美國貿易代表(1993-1996)
Robert Kapp,Robert A. Kapp & Associates公司總裁;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前主席;華盛頓國際貿易理事會前主席
Albert Keidel,喬治華盛頓大學客席研究生教授;財政部東亞國家辦事處前副主任(2001-2004)
Robert O. Keohane,普林斯頓大學名譽退休國際事務教授
William Kirby,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國研究教授
Helena Kolenda, 亨利盧斯基金會亞洲項目總監
Charles Kupchan,喬治敦大學國際事務教授;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
David M. Lampton,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榮譽退休教授;史丹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研究員;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前主席
Nicholas Lardy,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Chung Min Lee,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Herbert Levin,前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政策規劃委員會成員
Cheng Li,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兼高級研究員
Kenneth Lieberthal,密歇根大學名譽教授;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高級主任(1998--2000)
Yawei Liu,卡特中心中國計劃主任
Jessica Mathews,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傑出研究員
James McGregor,安可顧問有限公司大中華區主席
John McLaughlin,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住院傑出學者;中央情報局前副局長兼代理主任(2000-2004)
Andrew Mertha,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高級國際研究學院中國計劃主任
Alice Lyman Miller,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
Mike Mochizuki,喬治華盛頓大學日美研究主任
Michael Nacht,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教授;國防部全球戰略事務助理部長(2009-2010)
Moises Naim,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傑出研究員
Joseph Nye,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前院長,傑出教授
Kevin O'Brien,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教授兼東亞研究所所長
Jean Oi,史丹福大學中國政治學教授
Stephen A. Orlins,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
William Overholt,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
Douglas Paal,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Margaret M. Pearson,馬里蘭大學傑出教授
Peter C. Perdue,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
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燕京學社社長
Daniel W Piccuta,美國駐華大使副館長,代理大使
Thomas Pickering,美國國務院前任政治事務副部長(1997--2000);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1989-1992)
Paul R. Pillar,喬治敦大學安全研究中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Jonathan D. Pollack,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Barry Posen,麻省理工學院國際政治學教授;麻省理工學院安全研究專案主任
Shelley Rigger,戴維森學院東亞政治學教授
Charles S. Robb,前美國參議員(1989-2001);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東亞小組委員會前主席;維珍尼亞州州長(1982-1986)
Robert S. Ross,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
Scott D. Sagan,史丹福大學政治學教授
Gary Samore,布蘭代斯大學中東研究中心高級執行主任
Richard J. Samuels,麻省理工學院國際政治學教授;國際研究中心主任
David Shear,前助理國防部長(2014-2016);前美國駐越南大使
Anne-Marie Slaughter,國務院前政策規劃局局長(2009-2011);普林斯頓大學政治與國際事務榮譽教授
Richard Sokolsky,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俄羅斯和歐亞項目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James Steinberg,前副國務卿(2009-2011)
Michael Szonyi,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Strobe Talbott,前副國務卿(1994-2001)
Anne F. Thurston,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前高級研究教授
Andrew G. Walder,史丹福大學人文與科學學院教授
Graham Webster,史丹福大學新美國DigiChina項目協調編輯
David A. Welch,鮑爾西利國際政治學院研究主席
Daniel B. Wright,綠點戰略諮詢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財政部中國與戰略經濟對話前執行主任

(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