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日媒:全球供應鏈或分化為「中國」和「非中國」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18日報道,沒有平息跡象的中美貿易戰正在動搖企業的經營策略,全球供應鏈或分化為「中國」和「非中國」,企業面臨雙重投資導致成本增加等難題。

文章指,表明或正討論將生產遷往中國內地之外的企業愈來愈多,越南作為生產轉移的目的地之一,引人關注。(資料圖片)

報道指,統計顯示,受中美摩擦影響,表明和討論轉移生産的全球企業已超過50家。雖然仍處在討論階段的情況很多,但大部分企業預計保留中國的生産基地,同時將成為關稅對象的對美國業務轉移至海外。中國作為消費市場依然很有潛力,同時如果全面關閉工廠,有可能與中國政府産生摩擦。

日本綜合研究所的高級主任研究員三浦有史表示,「世界市場出現了被劃分為『中國』和『非中國』的可能性」。中美經濟活動割裂,邁向條塊化的「脫鉤」情況日趨明顯。

對企業來説,需要根據銷售目的地分散生産基地和採購網,成本增加和工廠開工率的下降成為消極因素。一家日本機械廠商已將面向美國的生産轉移至東南亞。該公司高管表示,「當地沒有中國那樣完整的供應鏈。只能從中國運輸零部件,或重新建立採購網。不管怎樣,成本都將增加」。

工廠或遷回已發展國家

報道又指,作為轉移目的地而引人關注的是東南亞,尤其是越南。韓國三星電子在越南擁有智能手機生産基地,當地的電氣和電子産業正在匯聚,同時還具有與中國接壤這一物流方面的優勢。

此外,將工廠遷回零部件採購網完善的本國和美國等已發展國家的趨勢也在加強。企業又正競相通過自動化來提高工廠的生産效率,此前轉移至中國的生産基地以貿易摩擦為契機回歸已開發國家的趨勢有可能擴大。

(《日本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