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疫情對影響比SARS大 中國GDP料降約1%

撰文:朱冠美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撰文稱,根據不同情景假設,預測疫情對全年GDP增速的負面影響區間大概在0.2%至1%之間。

他指,從決策角度考慮,建議把困難想得大一些,根據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運行的情況,視實際需要來選擇降準、降息等工具以及各種流動性操作。從SARS經歷來看,如果應對得當,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經濟長期增長趨勢不會受到顯着影響。但短期內疫情對經濟活動的衝擊仍不可忽視,需要及時、積極的政策應對,儘可能減少經濟和社會損失,併為之後經濟活動恢復創造更好外部條件。

國際人士指出,武漢肺炎對中國長期經濟影響有限。圖為北京時間2018年12月,工人在河北邢台經濟開發區一家紡織企業的車間內工作。(新華社)

文章認為,本次肺炎疫情對經濟增速的影響比SARS更大。在對整體經濟形成短期負面衝擊的同時,現金流相對緊張的中小微企業的風險顯着上升,預計一季度失業率上行壓力增大。

從政策層面,一是適度加大逆周期調節政策力度,「視實際需要來選擇降準、降息等工具以及各種流動性操作,對衝疫情的負面衝擊,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為穩經濟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財政政策方面,需要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具體包括:適度擴大赤字規模;加大疫情相關財政支出;適度減免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行業(如消費和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税費;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負擔,對部分行業企業可以考慮財政貼息;適度擴大基建投資規模。

引導和支持金融行業服務疫情防控和小微企業。具體包括:通過專項貸款等手段,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特定對象的服務支持力度;通過財政貼息,進一步降低重點企業的融資成本;將定向中期借貸便利等工具的交易對象擴展到中小銀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