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中國建築】北京六十年舊倉庫 重建變《視覺》雜誌工業風工作間

/ 撰文 黃正軒
/ 2018.07.12
在樓底極高的大廠房或大倉庫做傳媒文字工作,究竟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如此感覺,或可從中國設計雜誌《視覺》近日新落成的報館內環境體驗一下。
由北京「跡.建築事務所」(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下稱TAO)操刀,將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昔日管理之倉庫大樓變成《視覺》雜誌新總部。特色是以高聳的鋼製書櫃做間隔,分割出用途各異的空間。
圖片:TAO、Dezeen

此座北京老廠房建於1958年,現改造成集《視覺》雜誌總部辦公室及對外文化交流空間於一身的建築。

場地的原貌,前身為50年代倉庫。

TAO表示,60年歷史的建築雖不算古老,但有其性格。呈三角形的大型傾斜式屋頂,由一排排抗壓木桁架和鋼索受拉構件支撐,充分利用材料力學性能,體現工業建築的樸素美學,散發上世紀50年代的時代感。

由華黎、杜云橋、賴爾遜和趙泰豪組成之建築師團隊,試圖保持整個舊建築的空間質量。他們切割原有的大空間,創造出多個尺度的獨立區域,切合報館的不同用途需要。

由展覽廳的二樓望向書架。

中心的書架走廊。

TAO在此翻新計劃中,嘗試協調新舊元素來詮釋「時間的力量」。聽來有點抽象,實際上他們的設計策略旨在通過空間排列,以及悉心挑選建造材料,呈現出時間流逝之痕跡。

建築團隊投放在空間分割排序上的巧思,可見於走廊設計。它在兩棟紀念碑般的書架高牆之間,沿着倉庫中心延伸,而且截然地劃分空間。一側用作開放式辦公室;另一側用作會議室和公用設施區域。

值得補充的是,高聳的書架牆皆以深色鋼材製造,鏽跡的斑駁感在物質層面上呼應着此棟舊建築、跟倉庫本身的工業風格相得益彰。書架向上發展,如此安排刻意使員工留意屋頂結構的美學,並提供充足空間來收納、儲藏參考書籍、圖片集和紀錄文獻等編輯必備的資料。

南側主要辦公室二樓視野。

南側立面。

南側主要辦公室一樓視野。

主要開放式辦公室設於中央斷層南側,此雙層高複式空間裝有寬闊向街大窗,可獲得充足天然光。倉庫原先窗口位置太高,不利辦公室採光而被堵塞。現時新開窗口放於下層較適當位置,既可欣賞街景,亦改良了辦公室採光。

窗台休息區。

建築北側為玻璃牆會議室,以及可俯瞰展覽廳的休息區之位置。那裡有着較低樓底,帶來溫馨家居感。北側建築立面以簡單的凸窗構成,帶來特別街景視野之餘,照亮感覺私密的窗台休息區。

北側立面,以凸窗構成。

北側玻璃會議室的狹縫走道空間。

二樓露台走廊望落閉合狀態的展覽廳。

展覽廳入口,透過打開旋轉式鋼門形成。

員工可透過前述的中央走廊,由建築物一端之接待處及飯堂走到另一端之展覽廳。展覽廳為《視覺》的對外交流場所,以多度旋轉式鋼門圍堵形成。這些鋼門既可充當間隔牆,也可用作藝術品展板。

《香港01》App,尚品精神生活,形而。
立即下載: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

1比50模型及軸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