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生活時尚

帕拉伊巴碧璽之美 設計師Tayma Page Allies鍾情的霓虹藍

/ 撰文 万刀甲
/ 2019.02.13

珠寶品牌 Tayma Fine Jewellery 創辦人兼設計師 Tayma Page Allies(鄭子峰攝)

Rubellite and Paraiba Mixology earrings 紅碧璽和帕拉伊巴碧璽「調酒」戒指(鄭子峰攝)

即使你對寶石毫無認識,或許也會聽過帕拉伊巴碧璽(Paraiba Tourmaline)。

去年五月,香港佳士得春拍期間,一對帕拉伊巴碧璽耳環的成交價達278萬美元,約2千萬港元;每卡達20萬美元,將近150萬港元。

過往十多年間,帕拉伊巴碧璽年價格不斷跳升,幾近「離譜」。而且,受惠於中國市場的發展,這種寶石似乎有繼續上揚的趨勢。所以,原本只被視為「半寶石」(semi-precious stone)的帕拉伊巴碧璽,逐漸讓人刮目相看。

Paraiba, Rubellite and Diamond Snowflake pendant necklace 帕拉伊巴碧璽、紅碧璽及鑽石「雪花」吊墜頸鍊(鄭子峰攝)

Paraiba, Rubellite and Diamond Snowflake pendant necklace 帕拉伊巴碧璽、紅碧璽及鑽石「雪花」吊墜頸鍊(鄭子峰攝)

珠寶品牌 Tayma Fine Jewellery 創辦人兼設計師 Tayma Page Allies 獨具慧眼,早在就以帕拉伊巴碧璽為創作媒介,推出作品系列。不過,最初引起她興趣的並不是其升值潛力,而是價格背後的價值,寶石本身的美。

她最先是被其獨特的顏色所吸引。「帕拉伊巴碧璽擁有會在黑暗中綻放的霓虹光。」Tayma解釋:「因為當中有元素銅(Copper)的關係。」其實,碧璽種類不少,顏色各異,比較受歡迎的粉紅色、鮮紅色和綠色。「但只有帕拉伊巴擁有這種藍綠色,綠松色(turquoise)、電光藍。在久遠之前,人們已經喜愛這種顏色⋯⋯我們稱之為普世的顏色⋯⋯其實我們的皮膚也有綠色在內,你在繪畫中也可看得出。」

Neon Blue and Green Paraiba tourmaline diamond bracelet 霓虹藍綠帕拉伊巴碧璽鑽石手鏈(鄭子峰攝)

Neon Blue and Green Paraiba tourmaline diamond bracelet 霓虹藍綠帕拉伊巴碧璽鑽石手鏈(鄭子峰攝)

其實,帕拉伊巴碧璽在1988年才在巴西帕拉伊巴礦場出土,至今也只不過大約20年。Tayma憶述:「最初我也是看新聞才知道,直至我離開原本的公關及市場推廣工作,全職投身寶石行業的時候才找到。當時我在蘭桂坊開設了工作室。」Tayma本身是英國人,曾經在馬耳他、千里達和尼日利亞生活,因工作關係來到香港,也遇上了夢想中的寶石。「最後終於找到帕拉伊巴碧璽,但負擔不起價錢,當時的賣家容許我分期付款。」

「最初在94、95年,香港工匠大多只是處理紅、藍、綠寶石和鑽石等,他們並不熟悉帕拉伊巴碧璽。」Tayma 在品牌成立之初,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要尋找適合的工匠。「不同寶石有不同的加熱和冷卻處理。例如粉紅碧璽和藍碧璽就不同。當時還未有雷射,仍然是用火。工匠必定要很小心,例如在鑲嵌的程序上,不要讓熱力毁了寶石。」

但香港的工匠並沒有得到尊重,只被視為工人,也因此沒有人想入行。但我的夢想,就是要靠工匠來完成。

Paraiba tourmaline Mahjong Ring 帕拉伊巴碧璽「麻將」戒指(鄭子峰攝)

Paraiba tourmaline Mahjong Ring 帕拉伊巴碧璽「麻將」戒指(鄭子峰攝)

Tayma的設計理念特別關注Who和How的問題,即誰人穿戴和怎樣穿戴。她說:「我希望作品簡約、優雅,以及當代,可以戴著去購物、逛街……不少人的貴重珠寶是來自媽媽或者祖母,所以穿起來很老派……你們太年輕了,從前有很多大型宴會和慈善晚會可以穿戴珠寶,現在少了很多。」訪問當天,Tayma就親身示範,怎樣將其作品系列融入日常穿搭之中。優雅、輕便,而沒有違和感。

「現在內地人普遍偏好大牌子,而大牌子也因而特別推出中式風格產品,以迎合市場。但其實我認識不少人是刻意選擇西方風格的產品,或者具有明顯個性的獨立品牌。」隨著內地市場對帕拉伊巴碧璽的追捧,其實香港也受惠不少。

珠寶品牌 Tayma Fine Jewellery 創辦人兼設計師 Tayma Page Allies(鄭子峰攝)

如今,每年三月和九月的兩個大型國際展覽,讓香港成為珠寶界的重要樞紐。Tayma認為香港應該更進一步,全面提升整條產業鏈。要營造良好的行業生態,當然要考慮生計問題。「家長只希望孩子去當律師或者銀行家,而不願意讓他們加入珠寶行業。」她認為有很多東西可以做,去孕育這個行業。

她認為大眾應該更多渠道,去得到更多珠寶的資訊和教育。但是現時的GIA課程太昂貴,讓人卻步。再者,她指出香港應該擁有自己頒發的珠寶證書。除此之外,一些本地的大型珠寶品牌應該有自家的實驗室,才能與國際看齊。只有各個界別通力合作,在不同環節中有所改變,香港的珠寶界才能得以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