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情咨文歷史的重要時刻 林肯與門羅最經典 克林頓講逾句鐘

撰文:麥曉彤
出版:更新:

美國的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演說是政壇的年度重頭戲,有政界「超級碗」(Super Bowl)之稱。總統會回顧過去一年施政並展望未來政策,性質如同香港的施政報告。
國情咨文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當中有不少重要時刻。香港01整理好相關資料,趁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香港時間周三早上(2月6日)早上10時發表演說前,讓我們先一同認識這項美國傳統吧。

國情咨文是什麼?

總統每年發表年度咨文(Annual Message)是由美國憲法第二條、第三節,第一項明文規定。年度咨文這名稱一直沿用至1947年,之後才改名為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美國國父兼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在1790年首次親身發表年度演說,第二任總統亞當斯(John Adams)也貫徹這項傳統,每年向國會交代施政最新情況。

惟此後的總統只去信國會交代,直至1913年威爾遜(Woodrow Wilson)就職總統後,才恢復親身到國會發表演說的傳統,至今親身發表的咨文多達95份。過往的演說通常在12月發表,現時則為1或2月。

喬治布殊的國情咨文首次在網上同步直播。(VCG)

國情咨​文發表形式?

第30任總統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在1923年首次以無綫電廣播形式發表年度演說。20多年後,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首次發表電視演說,詹森(Lyndon Johnson)1965年的演說更在晚上黃金時間播放。

到2000年代,國情咨文開始在網上直播。這次特朗普的演說除卻在各大電視台直播外,各大新聞網站與及特朗普最愛的Twitter也會同步播放。

前總統克林頓在2000年的國情咨文演說長近一個半小時,是歷來「最長氣」的總統。(路透社)

誰人最長氣?

根據資料,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2000年發表的國情咨文長達89分鐘,是「最長氣」的紀錄保持者;他在文字上同樣破紀錄,1995年的國情咨文字數多達9190字。

至於列根(Ronald Regan)總統則創下最短紀錄,1986年的演說僅為31分鐘;字數上最少的屬喬治華盛頓首份年度演說,只得1089字。

特朗普去年2月首次發表的國會演說約為一小時,他發表的首份國情咨文有沒有機會打破上述紀錄,很快自有分曉。

威爾遜總統恢復到國會山莊發表國情咨文的傳統。(路透社)

三大重要時刻?

1823年,總統門羅(James Monroe)在年度演說中,提及美國不會干預歐洲當時擁有的殖民地,也不會參與歐洲內部事務,但若歐洲列強進一步在北美、南美地區殖民,美國將會介入。這正是聞名於世的外交政策「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1862年,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在演說中提及解放黑奴等爭議政策,他在演說時作出語重心長總結,被喻為是眾多國情咨文中最扣人心弦語句:

各位民眾,我們不能逃避歷史。這屆政府及國會將會被人民銘記於心。不管我們是否願意,誰也不能因其個人重要性而倖免。我們經歷的這場激烈考驗,不論光榮或恥辱,都將照亮我們直至最後一代。在此,我們大權在握、身負重任。(Fellow citizens, we cannot escape history. We, of this Congress and this administration, will be remembered in spite of ourselves. No personal significance, or insignificance, can spare one or another of us. The fiery trial through which we pass will light us down in honor or dishonor, to the latest generation. We – even we here –hold the power and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1941年,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首度提出四大自由(Four Freedoms)理念,分別是:言論、宗教、免於匱乏(freedom from want)及免於恐懼(freedom from fear)的自由,奠定美國以至國際社會的道德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