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拆局】綠置居挖肉補瘡 公屋輪候家庭淪「二等」公民

撰文:凌昕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其中一個重點房屋政策,就是將「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恆常化,未來新建的公屋之中,會撥出更多單位作為綠置居,賣給公屋居民,而位於沙田火炭的四千多個新公屋單位,將轉為綠置居出售。
對於打算換樓置業的公屋居民來說,這項政策固然是好消息,不過對於目前正在輪候公屋的28萬個家庭來說,就可能淪為「二等」公民,要排隊上樓改善居住環境,恐怕會變得比現時更困難,談何社會和諧穩定?

景泰苑為首個綠置居項目。(陳自穎攝)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2017】綠置居加推火炭4千公屋 房協資助樓放租助基層

綠置居變恆常房策 林鄭較梁振英更進取

綠置居政策由上屆政府提出,不過只是以先導計劃形式試推,現時唯一成事的項目是新蒲崗的景泰苑,單位數量只有857個。不過林鄭月娥上任之後,為了貫徹其置業主導的房屋政策,不但將綠置居計劃恆常化,更會大規模地推行。

林鄭主理的首個火炭綠置居項目,涉及單位數量多達4,500個,佔2018至2019年度公屋總建成量12,800伙的三成半。但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去年曾經表示,就算再加推綠置居,較理想的造法是只佔全年公屋供應量約一成,可見林鄭在推動綠置居計劃上,取態是極度積極。

首個「綠置居」項目景泰苑驗樓圖輯

+6

延伸閱讀:綠置居景泰苑未入伙窗鉸竟生鏽 恐增墮窗風險 驗樓師:僅得65分

政策利現有公屋戶 輪候家庭成輸家

對於現有公屋居民來說,可以有更多機會,以市值六折的價錢置業上車,或許不失為一個「好消息」。不過對於正在苦候公屋的28萬個家庭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項政策,很可能會令他們變成「二等」公民。

第一「等」,是因為林鄭力推綠置居,卻沒有同時增加公屋建屋量,只是在現有的有限供應之中,挪取快將落成的公屋單位轉作綠置居。即使政府解釋,公屋戶購入綠置居之後,會騰出現時居住的公屋單位,但由於公屋供應總量沒有任何增加,令綠置居淪為拆東牆、補西牆,目前已經長達4.7年的公屋輪候時間,不可能有任何改善,基層家庭苦候公屋的困局,難以打破。

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現時近28萬人正等候上樓。(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2017】首置上車盤明年推千伙 二人家庭入息上限6.8萬

第二「等」,是因為從總量上,綠置居起碼不會減少公屋供應量,但現實上卻會大大拖低公屋編配效率。因為公屋戶在購入綠置居單位之後,需要時間還原單位,房署回收單位後亦會進行檢查翻身,加上進行重新編配的行政手續,動輒要拖上幾個月甚至一年,相比將新公屋落成後即時安排基層家庭入住,編配效率明顯更差。特別是現時公屋輪候時間已經極長,假如政府再大規模地推出綠置居,實際的公屋輪候時間恐怕會進一步惡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鍾偉德攝)

富戶住新樓 窮人輪舊樓 添社會矛盾

而且,綠置居更涉及一個公平的問題,就是假如日後相當大部分的新公屋供應,都會變成綠置居項目,意味現時已在享受公屋福利、有能力置業的住戶,還可以選擇購買居住環境更佳的綠置居新樓。至於正苦候公屋的基層家庭,除了可能要忍受更漫長的輪候時間,要住在租金高昂的舊樓單位甚至劏房,就算獲得編配公屋,亦可能是較為殘舊的老屋邨舊單位,名符其實淪為綠置居政策之下的「二等公民」,造成現有公屋戶與輪候公屋家庭之間的矛盾。

因此,林鄭月娥表明要推行以置業為主導的房屋政策,但現時香港最逼切、亦最實際的需要,是數以十萬計基層家庭需要一個資助出租單位,以改善惡劣的居住環境,以置業主導回應基層市民的安居需要,無異於「何不食肉糜」。由此看來,綠置居政策顯然是一個嚴重錯配,特別是在目前公屋供應極其緊張之下,假如連基層市民的基本住屋需要都滿足不了,社會又談何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