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自·身·流」講座之後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攝影:陳熙廉

昨天的講座能成功舉辦,十分感謝大家的支持。這次的活動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個新的體驗,而能跟不同的讀者朋友交流心得,更是獲益良多。

因時間關係,有一些細節並沒有在講座中討論到,而在講座後跟讀者交流,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論點,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就是李小龍的誕辰,在紀念他的同時,也能延續在講座中話題,想想他在這個時代,不論是武學上、還是思想上的意義。

再一次,多謝大家的支持!

 

學武的理由

在昨天的講座中,說到武術中「贏」的意義,在不同情況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或許就是能全身而退,平安回家擁抱你的家人。

此之外,也想談談學武的理由。

其實學武的理由有千萬種,只要不是去作惡,都是好理由。不論是想反抗欺凌、是想減肥強身、覺得動作優美、有文化意義,甚至單單因為覺得「型」等等,全都是很好的原因。如果能達到目標,當然是好事,但更好的是踏進這個武術世界後,有更多的得著,從中找到其他樂趣,或者是身體上、性格上的提昇,甚至形而上的去說,精神上的提昇。

很多的拳手,一開始都只是由減肥開始的。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在這條路上走到那兒。例如昨天來支持的拳手朋友Ernest(哈哈):

我們也不需把武術局限在「搏擊」上。引用一下斷水流大師兄的《續說迷思:武術是面鏡子——不要自欺、更不要欺人》中的段落:

如果要求所有學武的人,學武就只有搏擊、只有勝利,那就只有天下無敵的那位冠軍才會感到高興。很明顯,人類已經超越了這種層次。現在香港,會有老人家、傷健人士去學拳,他們是為了搏擊而去學拳嗎?你會因為他們搏擊能力不夠其他人好而叫他們放棄嗎?不,反而我們從他們身上學習了更多寶貴的價值,如自強不息、嘗試新事物的勇氣、學無止境等等的搏擊能力以外的東西。
如果要求所有學武的人,學武就只有搏擊、只有勝利,那就只有天下無敵的那位冠軍才會感到高興。很明顯,人類已經超越了這種層次。現在香港,會有老人家、傷健人士去學拳,他們是為了搏擊而去學拳嗎?你會因為他們搏擊能力不夠其他人好而叫他們放棄嗎?不,反而我們從他們身上學習了更多寶貴的價值,如自強不息、嘗試新事物的勇氣、學無止境等等的搏擊能力以外的東西。

希望大家都在學武時找到自己的道路。

 

沒有形式 vs 無形 — 原初動作

在沒有形式和無形的對立上,我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小朋友時跟人打架和學武後跟人搏擊的不同。小朋友那時出拳也是沒有想過,發自內心的打出去,但那一拳可說是亂揮,只是「沒有形式」的揮出去;在學武後,跟人搏擊時打的一拳,也不可能在打的時候想著肌肉如何運動才打出去,就只是單純打出去而已( 這跟出拳前想著如何閃避後反擊是兩回事,現在指的是身體控制上的每個細節),但這種「沒有想」卻經過訓練的動作,是「無形」。

在講座後有一位讀者朋友分享,說一些武術就是要找那種最原始、最根本的發力方法,他舉的例子是蔡李佛拳。

過去我們訪問過蔡李佛的趙民安師傅,他捎捶的威力驚人,而捎捶也是接近手自然揮動的動作:

這位讀者的意見令我們理解到,武術中大多的動作,都不是加建一些活動方式於身體上,而是要更合理、更有效率地使用一些原初的身體發力動作,當然內裡的技術細節也是很複雜的。而在這些技術細節中,我們就能分別出小朋友亂揮拳和學武後出拳的不同。

就如在訪問中趙民安師傅有解釋到不同的出拳時機和前設,亦有跟我們說起如何防止肩膀受傷:

我認為棍術的一些技術也是同樣道理。「揮棍」這個動作大概已經出現了幾萬年,是人類用工具的基本動作,但用什麼角度、時機、以及發力也大有學問。這也是「沒有形式」和「無形」的分別。

 

再次感謝

能夠跟讀者朋友交流,是一件樂事,希望未來可以舉辦更多和讀者們見面的活動,更多交流武術上的看法。

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