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之最】港首位女骨醫葉永玉愛舉重 骨子裏滲出真女子力量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女人力量可以有多大?可以做醫生救活病人,也可以是三子之母照顧家庭,更可以是代表香港的舉重運動員。本港首個女骨醫葉永玉,集上述3個角色於一身,是名副其實的「女力士」。外人看來她事業、家庭,甚至興趣都成功,演活時代女性的魅力。她回望過去,笑指其實人生總有得失。她寄語在人生交差點有不同顧慮的女性,不論性別,其實都應該要找回自己的空間,令自己生活得開心:「若果你的才華可以在工作上發揮,就盡量發揮自己。」

女骨醫葉永玉另一個身份,是舉重健力運動員。(江智騫攝)

55歲的葉永玉,在1993年完成骨科專科訓練,是本港首個女骨科專科醫生。她回想成為骨醫之路,最初選擇的其實是專門做手術的外科,由於外科訓練規定要在骨科工作半年至1年,她發現骨科其實都有很多不同手術,例如鑲鋼片、螺絲,需要的技術可能比外科更精細,因此決定留下來。她坦言,早在選擇外科時,已有同行、同事因為其性別而勸退她。她說:「其實那個時代,女性做外科、做手術,都是比較少。其實對專科的興趣,男、女是無分別,只是社會及心理障礙。」她慶幸有思想開放、任職教師的丈夫一直支持。

(李澤彤攝)

醫者父母心 從未言棄

在骨科一做便是24年。葉永玉說,多年來從來無想過放棄工作,每當看見病人可以康復,她便有源源不絕的力量。她笑指:「我的病人大部分都是小朋友,他們(手術前)以前不能動,到現在可以動,可以重新使用上肢,他(病人)很開心時我也很開心。」她曾在15年前,從海外引入上肢重建手術,專門治療因腦癱而控制不到上肢的病人,幫助鬆解及肌力平衡。她指以往未利用手術醫治有關病症前,不論醫生、病人都傾向接受「可以做的不多」,因此一直未有關注或研究新手術方法。葉指:「試一些新手術,若有一個好結果,病人和醫生都好鼓舞,是好開心的事情。」

葉永玉另一個身份,是舉重及健力運動員,曾經代表香港出賽,在世界級及亞洲級都有得過獎牌。她透露在38歲時,發現自己體力下降,才開始做運動。「我本身沒有運動習慣,所以游水、打波、踩單車,我全部都不認識,當時最容易入手,是找一個教練。」健身院教都會教導力量運動,她發現自己由於了解人體力學,學習舉重特別有優勢,便踏上她的舉重之路。

葉永玉(左)表示,由於自己對人體力學認識深,對重力運動有優勢。(江智騫攝)
+3

從舉重學到的事

當上了運動員,葉永玉坦言自己失敗過,她笑指:「試過會失敗,才有一個深刻教訓。」她透露自己在十多年前,曾經在大型賽事「三舉都無成績」,令她明白應該「留一點空間給自己」,如在比賽時以較輕的重量「起磅」,先保合格,再博取一個更高成績。她從運動悟出道理,其實做人態度亦差無幾,「好似我們做醫生,首要是你不可以出錯。要不出錯,便一定要留空間給自己,要有安全界限(safety margin)。」

做醫生又做運動員,本來已經不容易,葉永玉更是3個兒子的媽媽。談起兒子,她流露慈愛笑容,她透露大兒子已經「出身」在工作,二仔正攻讀博士課程,孻仔則在唸大學,不過全部都不是讀醫科。無論如何,她對兒子總是投下信任一票:「要畀機會他們發揮專長,他們選擇的,都是適合他們的。」葉現時有在醫學院教醫科學生,部分與自己兒子年紀相若,她笑說:「我感覺是,自己的兒子,永遠覺得是小孩子,但同齡的學生,或者醫生,你會覺得他們是同事,是大人。」對於將來,葉永玉充滿盼望,她希望自己十年後,都可以「開心點、開放點,在不同領域都可以發揮到自己,活出彩虹。」

葉永玉寄語十年後的自己「知足常樂,活出彩虹」。(李澤彤攝)
在運動員生涯,葉永玉坦言自己有失敗過,但有失敗才有深刻教訓。(江智騫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