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戰】「雙曾配」行政議會經驗俱備 團隊實力成致勝關鍵?

撰文:許楨
出版:更新:
回首四年前,最低限度有部分公眾、媒體以及具有自由意志的選委,曾經相信候選人能力、魄力,比其團隊是否星光熠熠重要。如今,經過整整一屆政府實踐,團結精神、團隊實力,會否成為 2017 特首選舉的核心評判標準,「雙曾配」致勝的關鍵?
許楨
除卻個人條件優劣,現屆政府面對「雙曾配」,有着結構性不足。(資料圖片)

曾鈺成取態 成ABC路線能否實現的關鍵

上周,本欄分析前法官胡國興參選,意外地拉開了 2017 特首大位之爭的帷幕。而胡官入陣,率先帶來的變化,是讓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團隊陷入被動;後者本就不強的議題設定能力,被進一步削弱。而不變者,筆者仍然深信,前立會主席曾鈺成的取態,始終是 ABC 路線最終能否實現的關鍵。

曾主席亦不諱言,財政司長曾與其探討能否合作。筆者認為對公眾而言,曾俊華出選特首,曾鈺成任其智囊出掌行會,是最受歡迎的組合。然而,對於由財團、親中黨派主導的 1,200 名選委而言,曾鈺成出選、曾俊華轉任政務司長,會最大限度壓縮現任特首的得票。

梁氏面對「雙曾配」 政治形勢經濟成就俱不利

回想四年前,唐英年以政務司長之姿參選,時任行會召集人的梁振英固然處於下風,但曾蔭權團隊內,民望高企的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在諸如開發新市鎮、土地規劃等方面,與梁氏內外呼應,也增加了後者的籌碼與民望。

眼前,如由曾鈺成出選,固然可以批評現任特首「利民生」事倍功半、「謀發展」知易行難,說到底是「促和諧」每況愈下;挑戰者可將主戰場劃在梁氏從不擅長的政治形勢、社會氛圍方面。若現任特首大談經濟成就、營商環境,又容易將「得分」算到財政司長頭上。近日梁振英撰文大談利得稅創歷史紀錄,就彷如為曾俊華拉票,相當有趣。

除卻個人條件優劣,現屆政府面對「雙曾配」,有着結構性不足。相比起 2012 一戰,無論是當時大熱唐英年,還是跑出的黑馬梁振英,都只能算是半專職從政人士。反觀眼前,曾鈺成早在「火紅年代」學生時期,就接觸馬克思主義,與北京「革命感情」和歷史淵源之深厚,在同齡人中恐怕無出其右。

自從 1990 年代初,香港立法機關逐步民主化以後,曾鈺成的政黨履歷完備。(資料圖片)

曾鈺成政黨履歷完備 曾俊華行政資歷深厚

其次,自從 1990 年代初,香港立法機關逐步民主化以後,曾鈺成的政黨履歷完備;除卻創黨,還歷經分家(與工聯會)、合併(與港進聯)、低谷(○三七一)、高峰(出掌兩屆立會主席)。即便香港政黨政治發展未如理想,立會公信力也持續受打擊;無可否認者,不管在選舉中還是選舉後,政黨與立會始終吸引最多媒體及公眾目光。

即便香港立法機關權力有限,單論曾鈺成的曝光率和社會關注度,肯定不下於行政及司法部門;而在政策層面,現時政壇上比曾俊華資歷深的政務官屈指可數;加上曾氏長期執掌經濟、財政部門,其保守理財原則,不管是否符合香港長遠利益,起碼為多數穩健派商界領袖所接受。以此為基礎,一旦「雙曾配」成形,有何政界、商界、學界巨頭加入團隊,便成為下一階段的焦點。

唐英年(左)2012年敗在梁振英手下。(資料圖片)

團隊是否星光熠熠 比候選人能力魄力重要?

回首四年前,最低限度有部分公眾、媒體以及具有自由意志的選委,曾經相信候選人能力、魄力,比其團隊是否星光熠熠重要。如今,經過整整一屆政府實踐,團結精神、團隊實力,會否成為 2017 特首選舉的核心評判標準,「雙曾配」致勝的關鍵?

此外,率先表態的胡官、葉劉,事先聲明無法推出重量級團隊;「單挑入陣」的他與她,對於爭奪選委席位、提名與決勝,卻仍具舉足輕重的作用?且與各位一同觀察、分析。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