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委戰】一覽表:52人連任了5屆 20年來代港人選出3任特首

撰文:梁逸風 林炳坤
出版:更新:

主權移交前夕,中央政府委任400名本港精英組成推選委員會,選出香港特區首任特首。
當年的推委中,有一批人一直「冧莊」選委,20年間先後為港人選出3位特首,間接左右本港命運,其中52人今屆繼續參選選委,有33人已篤定當選,明年3月第6度替港人選特首,決定未來5年前途。
這批「資深選委」大部分具人大、政協背景,既有城中富豪、商人,也有一直高舉「愛國愛港」路線的政客。
有分析指,凡此種種根源都是來自最初《基本法》設計的特首選舉制度,但這「小圈子」選舉令特區政府欠缺認受性,只有真正落實普選,提升港府認受性,才能解決這個窒礙香港發展的老問題。

18人工商、金融界:李嘉誠、李兆基、呂志和等
24人政界:譚惠珠、范徐麗泰、譚耀宗等
10人其他界別:梁廣灝、汪明荃、王英偉

過去20年有52人一直有份選特首,並參與今屆選委選舉,不少人曾選出梁振英(左)和曾蔭權(右)兩屆特首。

52名資深選委中,有42人具有全國或各省市人大、政協背景: 吳思遠導演是現任上海市政協、湯恩佳為前廣東省政協

「資深選委」集中於政商界別

今屆選委選舉破紀錄有1,500多人獲提名參加選委會38個分組界別,是史上最多人參選的一次選委選舉。《香港01》分析今屆提名和歷屆選委名單後,發現有52名「資深選委」自1996年推委會至今,20年來一直代港人選特首。

 52名「資深選委」中,逾八成人今年循工商、金融界和政界參選。屬工商、金融界的有18人(34.6%),包括長和主席李嘉誠、恒基集團主席李兆基、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等城中富豪。另有24人(46.2%)來自政界,包括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民建聯前主席譚耀宗等。

 餘下10名「資深選委」則循其他界別參選。例如前工程師學會會長梁廣灝出戰工程界、全國政協兼著名演員汪明荃及藝發局主席王英偉參選文化小組等。

 在這批「資深選委」當中,許多均是現任或前任人大、政協。循香港佛教聯合會出選的釋智慧是前港區人大、演藝小組的吳思遠導演是現任上海市政協、孔教學院的湯恩佳則為前廣東省政協。52名資深選委當中,有42人具有全國或各省市人大、政協背景。

選委長期連任 或源於制度設計

深入分析這批「資深選委」過去數屆的所屬界別,有14人(26.9%)過去至少3次循人大或政協組別成為選委,顯示港區人大、政協職務成為部分人長期連任的捷徑。

為何有人可長期進佔選委議席?首先,在1,200人選委會中,預留了51席供港區人大自動當選,另有36席由政協自行協調選委。例如譚惠珠、工聯會榮譽會長鄭耀棠、王敏剛及劉佩瓊等人一直以港區人大身分自動成為選委。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美心集團老闆伍沾德之女伍淑清則長期循政協界別躋身選委會。

 另外,政府設計選委會各分組界別的選民資格等技術細節,也造成一批「資深選委」可以連任多屆。

 《基本法》附件一規定,選委會須由4大指定界別平均組成,而投票方式、選民資格等技術細節則由選舉法例規定。在實際操作上,政府主要以立法會功能組別選民資格作基礎、擴大其選民範圍,但各分組界別的產生方法不一。

這52人的地位為何難以撼動:

以工商、金融界別為例子,該界別大部分是團體票,許多投票人僅限於特定組織或總會成員,如商界(第一)只限香港總商會的會員;酒店界的投票人則由香港酒店業協會及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兩會的成員組成。

 在入局門檻相對高的前提下,令到一般人難以透過這些界別成為選委,撼動這些業界巨頭的地位。於是李嘉誠、李兆基等大地產商多年來一直循地產及建造界當選選委,而嘉華集團的呂志和則長期當選酒店界。

 前城大政治學教授鄭宇碩指,香港大財團多為家族生意,多年來由同一人參政不出為奇。現時不少財團的掌舵人至今仍主理公司業務,未完全交棒予第二代,仍然是商界的核心人物,一直循商界分組競逐選委席位十分正常。至於政界的人大、政協,鄭表示兩者多為親中陣營的元老級人馬,圈子內競爭小、任期長、沒有太大退休壓力,同樣可以「一做就二、三十年」。他批評,選委會制度是要確保北京能夠手握選委會的大多數選票,控制特首人選。

「市民會認為管治班子只代表北京和權貴階級,認受性不足,亦無民意支持,致令政府管治艱難、無法作出重大決策或改革,變成『跛腳鴨』政府。」
前城大政治學教授鄭宇碩
特首選舉制度一直為人詬病,是港人最關注的政治議題之一。

「過渡」安排變常態 挫港府認受性

「小圈子選舉」所帶來的影響,令特首和特區政府缺乏民意基礎,施政時往往舉步維艱,問題近年愈來愈嚴重。

 鄭宇碩表示,本港最終應達至普選特首,選委會制度原意只是過渡性質。他批評這個「過渡」安排已運作20年,《基本法》附件一中所謂的「廣泛代表性」僅為說辭,普選仍然杳渺無期。

「市民會認為管治班子只代表北京和權貴階級,認受性不足,亦無民意支持,致令政府管治艱難、無法作出重大決策或改革,變成『跛腳鴨』政府。」鄭宇碩說,長遠而言應推翻人大「8.31決定」、重啟政改,才有望解決困局。

曾任特區籌委會委員和推委會成員的李鵬飛則對改革選舉制度感悲觀。他認為,選委會制度沿用多年,內部的既得利益團體必會抗拒改變,加上全球本土化浪潮、港獨聲音漸起,未來北京將會有更大顧忌,未必願意放手香港發展民主,單是將立法會議席改為全面直選已十分困難,更遑論改革特首選舉制度。

【特首選委戰】一覽表:52人連任了5屆 20年來代港人選出3任特首

26名選委沒有提名任何特首候選人,他們是:譚惠珠、鄭耀棠、范徐麗泰等重量級人物。

半數「資深選委」 上屆無提名特首

李鵬飛又透露,現時的提名制度與推委會第一屆特首選舉有所不同,是採用不記名方式提名特首候選人,而非公開提名。他憶述,董建華參選初期,在總數400張提名中僅取得206張,一度擔心落選;後來特首選舉改為選委須公開提名特首後,或多或少給予選委壓力,提名參選人時會有更多顧慮。

特別是自2002年特首選舉起,選委採用明票方式提名參選人,當時民望低迷的董建華仍能取得近九成選委提名,直接連任。自此外界亦視提名人為相應參選人的支持者,這情況於上屆選舉特別明顯。

現時選委會提名期結束,焦點之一在於上屆提名梁、唐兩人的選委中,有多少人今屆爭取連任。分析52名「資深選委」上屆的提名意向,有20人提名唐英年、6人提名梁振英,餘下26人沒有提名任何特首候選人,包括譚惠珠、鄭耀棠、范徐麗泰等重量級人物。

相信今屆特首選舉中,選委公開提名誰將是選戰關鍵之一。無論是已表態參選的退休法官胡國興,以至其他疑似熱門候選人而言,能否爭取足夠選委願意公開提名他們,將是他們能否競逐特首寶座的第一關,直接影響他能否參選。若果候選人能爭取重量級人物提名,更有助爭取社會支持,對選情更為有利。

另外,若特首梁振英競逐連任,對於不少建制政黨和選委而言,面對現時社會瀰漫着一股倒梁氣氛,要公開提名梁有一定壓力。

預料今屆特首選舉一眾選委的取態,將比過往選舉更加重要、更能左右特首選情。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