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選委投票的策略分析:民心所向,大勢所趨,順勢而為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哪個建制派候選人可能會去找泛民呢?大概是民意支持度不夠、選委票也不夠的候選人吧。但這很可能是死亡之吻。如前所講,如果候選人有足夠民意支持,根本無需向泛民招手;如果民意支持不足,又想和對方爭奪,去找泛民要票,必定犯了大忌,得罪中央和建制派選委,最後都是「無運行」。
金曉虹
泛民「史無前例」地拿下了320多票,卻不等如有能力「造王」。圖為社福界當選選委。(資料圖片)

文:金曉虹

這次行政長官選委會選舉的最大冷門,就是泛民「史無前例」地拿下了320多票,建制派的選票下降到850票左右。看起來,泛民對下一屆行政長官產生,具備了「造王者」的能力。但事實是否如此?似乎也不是。

其一,泛民難以推出集體認可的「共主」。從前幾屆情況看,即使推出「共主」,當選機會甚微。
其二,泛民一致投票的可能性也很低。泛民參與選委會選舉,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拉CY下臺。

梁振英陣前宣佈不參選,雖然對泛民選情沒有造成太大影響,但這個最大的共識消失了,會直接影響選委的投票策略。泛民選委第一次磋商會議的結果基本上是沒有共識,提名和投票分開考慮、是否捆綁投票不一定、公民提名、甚至泛民提兩個候選人出來等五花八門方式也在考慮之內。如此意見不一,會大大降低泛民300票的影響力。籠統說「造王」,未免高估了300票的實力。

其實歸根到底,影響行政長官產生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哪些才是最重要的元素呢?中央、泛民、民意、工商界、傳統建制派似乎都有角色。行政長官需要中央信任、港人接受、具備管治經驗。無可非議的是,中央是最後的決策者,擁有對行政長官當選人的任命權。但中央無可能留到最後一刻先決定任命或不任命,能夠「入閘」的建制派候選人,基本上都是中央可以接受且具備管治能力的人選。

那麼接下來,就看候選人在競選過程中如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從2012年唐梁之爭的經驗看,爭取民意比爭取選委更加重要;選委也從2012年的選舉中得到啟示和教訓,要停一停,唸一唸,不要太快對任何一個候選人「落注」。那麼,任何一個已經入局的建制派候選人,他們要做的不是向泛民招手,而是向社會大眾拉票,比拼政綱、管治能力、溝通手段,甚至是對負面新聞的處理等,目的都是要爭奪民意。民意到了,選委自然會有判斷。

有些泛民選委認為可以與建制派候選人做交易,條件是支援泛民的主張。泛民的主張,從上週末開會來看,有如下三點:

第一,不能走梁振英的路線;
第二,重開人大「8.31」決定以外的政改;
第三,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

其實,以上三點最實際、最易衡量的就是第二條。第一條和第三條,說白了,有心參選的人士都不會說要重走舊路或者破壞香港的核心價值吧。

看看第二條主張。「8.31」決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行政長官普選的決定,當時李飛主任已經講了,人大決定不是管一屆,而是管長遠的。除非人大主動改變,目前也看不到,有哪一個建制派候選人可以講出要推翻「8.31」決定再重啟政改?哪一個可以做到既滿足泛民的要求,同時又能得到中央的支持?泛民一方面要做「造王者」,一方面又提出對方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不是自相矛盾?如果始終堅持自己的道德高地,結果可能是將自己綁死。

退一萬步講,哪個建制派候選人可能會去找泛民呢?大概是民意支持度不夠、選委票也不夠的候選人吧。但這很可能是死亡之吻。如前所講,如果候選人有足夠民意支持,根本無需向泛民招手;如果民意支持不足,又想和對方爭奪,去找泛民要票,必定犯了大忌,得罪中央和建制派選委,最後都是「無運行」。

那麼該怎麼投票呢?有些人講,不如投白票,或者攪攪局就好,這樣才能顯示「小圈子選舉」的荒謬性。但是這恰恰驗證建制派老講的一句話,就是泛民只會「搞搞震」,也會加深中央乃至普通市民的不滿。行政長官選委會委員,不僅代表業界聲音,也是為了香港社會利益,聽取民意投票,是最基本的策略。人心所向,即是大勢所趨,中央都可以聽取民意,放棄了CY,泛民是否可順勢而為,選一個有民意代表、可以理性溝通的特首。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