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博評】從13 Keys to White House看香港特首選舉

撰文:噗先生
出版:更新:
列治文教授的預測方法,與一般人最大分別是不以民調為基礎,而是以執政黨在位時的政績為根據,從而推論出執政黨能否連任成功…若根據列治文教授的邏輯,套用在香港的情況,應該是愈距離現屆政府得愈遠的候選人,就愈有機會當選,那麼,當選機會排名應該是……
噗先生

去年美國大選,特朗普取得總統寶座,令很多預言家,以致民調機構都大跌眼鏡。偏偏美國有一位大學教授,不看民調不看輿論不看參選人在論壇上的表現,單單回答他自創的十三條是非題,就成功預言了特朗普,以至自1984年起過去八任總統的選舉結果。這十三條是非題,來自美國美利堅大學歷史系教授列治文(Allan Lichtman)於1996年出版的著作 "The Keys to the White House"。

1. Party Mandate: After the midterm elections, the incumbent party holds more seats in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an after the previous midterm elections.
2. Contest: There is no serious contest for the incumbent party nomination.
3. Incumbency: The incumbent party candidate is the sitting president.
4. Third part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third party or independent campaign.
5. Short term economy: The economy is not in recession during the election campaign.
6. Long term economy: Real per capita economic growth during the term equals or exceeds mean growth during the previous two terms.
7. Policy change: The incumbent administration effects major changes in national policy.
8. Social unrest: There is no sustained social unrest during the term.
9. Scandal: The incumbent administration is untainted by major scandal.
10. Foreign/military failure: The incumbent administration suffers no major failure in foreign or military affairs.
11. Foreign/military success: The incumbent administration achieves a major success in foreign or military affairs.
12. Incumbent charisma: The incumbent party candidate is charismatic or a national hero.
13. Challenger charisma: The challenging party candidate is not charismatic or a national hero.

(網上圖片)

既然這十三條是非題如此神效,香港人自然關心她能否預測我們的特首選舉。但大家只要看看這些是非題,自會明白她是不能直接應用到本地的選舉環境中。先不說大家的國情不同,美國總統基本上都只是共和及民主黨派出的候選人互相競爭,相反在今屆特首選舉,包括胡官在內的四位主要參選人都是來自建制陣形,而反建制陣型就只有半個長毛(因為他表示一要通過公民提名才正式參選)。更重要的是美國是一人一票選總統,而香港擁有投票權的卻只有一千二百名選委。

話雖如此,雖然這十三條是非題無法直接套用到我們的特首選舉,但如果我嘗試去理解列治文教授背後的邏輯,也許仍會對我們的特首選舉有一點的啟示。

列治文教授的預測方法,與一般人最大分別是不以民調為基礎,而是以執政黨在位時的政績為根據,從而推論出執政黨能否連任成功。簡單地說,列治文教授實際去評估執政黨在經濟、國民入息增長、政改及維持社會平穩的表現,以至軍事上有否犯錯,甚至任內有否爆出醜聞等來作出推論。執政黨只要做到其中幾項,就可以連任,相反,若連最低標準也達不到,就會丟失總統寶座。

細想之下,列治文教授的邏輯簡單但合理。現今的選舉,大家都會留意民調,但民調無論做得多仔細都好,也只能夠量度受訪者在接受訪問時的想法。然而政局日日在變,受訪者會否在下一刻改變主意也未可知。一旦像今屆美國總統選舉,兩位候選人爭持不下,以極小票數分出勝負,則民調與結果不符的情況便有機會出現了。

相反,對市民來說,哪管參選人講到天花龍鳳都好,自身的實際情況才是最足以影響投票意願的決定性因素。哪管我早上三代都是民主黨人,若國內經濟仍是一潭死水,自己口袋裡的錢愈來愈少,社會氣氛愈來愈低迷,我也會對政府抱怨,希望對家上場後有所轉變,並奉上自己的一票。所以,列治文教授以現實情況來對總統選舉進行判斷,的確是有其獨到之處。

回到香港,若把這種從現實角度出發的思維模式套用到特首選舉,將會有甚麼結果呢?

(資料圖片)

先說本地生產總值,眾所周知近幾年都只錄得2%甚至更低的增長,經濟發展停沛滯不前;不同界別都大嘆生意難做,零售界高呼進入寒冬期;高樓價更是與收入完全脫節。再看看社會的氛圍,過去五年,香港曾出現過佔中等重大社會運動,市民與政府對立加劇。若根據列治文教授的邏輯,執政黨是絕不可能連任的了。套用在香港的情況,應該是愈距離現屆政府得愈遠的候選人,就愈有機會當選,那麼,當選機會排名應該是:

長毛>胡官>葉劉>曾俊華>奶媽(我只排名比較為人認識的五位候選人)

今天被大眾及傳媒吹噓最有機會當選的奶媽,反倒是絕不可能當選的一個。

當然,我們要看現實情況,香港並非一人一票選特首,長毛也絕不可能會登上特首寶座。

過去五年,現屆政府把香港弄得一團糟,若結果由梁振英連任,我想香港會否再來一次佔中也未可知。但有趣的是,當政府升了個二把手林鄭上來,大家就覺得可以無可奈何地接受,這種邏輯,我不懂。林鄭上場,哪管梁振英不見了,現屆政府卻其實仍在連任呢。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