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勿偷懶!用量不足功效僅四成 皮膚科醫生親解錯誤用法

撰文:朱加曦
出版:更新:

每次出門都要做足防曬,免得一天便瞬速變黑。近日最新研究顯示,我們平日不喜防曬乳霜的黏稠、焗身感覺,故經常「偷工減料」,但原來這會影響防曬乳霜的效用,令防曬能力降至原來的四成,皮膚亦因此較易受損,衍生出一堆皮膚問題。

防曬產品使用量愈少,標示的SPF值亦會相對變低。(《惡作劇之吻》劇照)

不知有否發現,雖然每次遊玩時,都會搽防曬乳霜,但回家後皮膚總會變紅,甚至曬傷?先不要把罪責推到防曬產品身上,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原來應用防曬乳液的分量,與防曬時間和效果大有關聯。負責研究教授Antony Young表示,若一件防曬系數(SPF)20的產品使用分量,每平方厘米低於0.75微克,它的功效比SPF4的產品還低,「會比預期得到較低的防曬保護。」他建議使用分量應增至2微克(每平方厘米計),即比平常所用的多約一倍。

防曬產品取決於使用分量。(迪麗熱巴微博)

基本上,使用SPF15的防曬產品,已夠我們日常外出所需,不過由於使用分量太少,故變相要搽更高防曬系數的產品,才可達致原來的效果。曾有研究指出,SPF50跟SPF100阻隔紫外光(UVR)的效用無差,而最新的研究則補充,這需有額外附加條件:正確使用分量,可見防曬產品無論有多持久或「有效」,還得取決於使用的分量。

研究人員邀請16名參加者,分成兩組進行另一小規模研究,發現使用的防曬產品分量愈多,愈能減少紫外光對皮膚基因造成的破壞,而且即使於充滿大量紫外光的地方曝曬,只要搽上足夠分量的防曬產品,也會比無搽防曬、於低紫外光地方生活的參加者,受到較少皮膚損害,證明防曬絕對是我們的日常必備物品。

搽防曬後要等半小時才有效?

除了防曬產品使用量,使用方法亦很重要,有說塗上防曬產品後,需等待半小時才可享受陽光與海灘,到底是否屬實?本港皮膚專科醫生Johnny Chan表示,防曬產品可分為物理和化學原理,前者將陽光反射,後者則將陽光轉為熱能釋出,功效各有優劣,但化學防曬產品需在使用半小時後,才會發揮功效,故不能即時曬太陽,否則容易被曬傷。不過時下防曬產品一般兩者兼備,甚少只有單一原理,故大都能即時抵禦正常日曬。

每天需勤搽防曬?

雖然隔絕紫外光,能阻止衰老和皮膚癌,Johnny Chan則認為,使用防曬產品應適可宜止,因長期使用會使身體吸收不到陽光,從而未能製造足夠的維他命D,影響骨骼發展,故應就陽光的猛烈程度,決定防曬產品的用量,亦不應長期曝曬。

不需用防曬產品,有報道指部分食物亦有防曬功效:

+1

(參考資料:scienceale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