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生日做15份功課至凌晨 僅空餘時間抽一小時休息跑步減壓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多功課嘅時候,可能有15份以上,要做到凌晨二、三點,仲未計溫書…」中三女生莫嘉穎每日要面對學校沉重的功課壓力,即使假日都要回學校補習、參加課外活動。熱愛運動的她只能在空餘時間抽約一小時跑步,她亦坦言對比小學時,不快樂的時間多了,身邊朋友都充斥對功課壓力的怨言。
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表示,嘉穎的個案並非冰山一角,而是本港中學生的典型例子,家長習慣將小朋友的行程填滿,無法調節休閒時間。

今年15歲的莫嘉穎,喜歡戶外活動如跑步、打乒乓球,「平時我六點鐘放學,都會抽一個鐘去跑吓步。」

然而,她就讀的中學功課量較多,少則五至六份,多則可達15份,功課較少的時間,她通常都會有2至3小時的休閒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如聽歌、與朋友玩遊戲,但當功課太多時,就要「加班」至凌晨2至3時。 至於週末假日,她早上8時便回學校參與課外活動,亦要花約5至6小時做功課或上補習班。 

身邊人都抱怨:好想喊、好辛苦

她透露身邊同學不時都會在群組抱怨太多功課和測驗等,「會話好想喊、好辛苦。」學校亦曾有學生因學業壓力大而自殺入院。 嘉穎表示相對小學時,放學便可與朋友到公園玩樂,但就讀中學後,休閒時間卻減少了,「唔開心係多咗。」

莫嘉穎(左)及伍紋況(右)分享平日的休閒及遊戲時間。(黃靜薇攝)

至於就讀中一的伍紋況則表示,自己每日約花3小時玩電子遊戲如《王者榮耀》,他解釋因身邊朋友都以「打機」為主,所以較少到戶外玩耍,但假日就會返校與同學打籃球。

不過,他指父母不時訓斥他不要經常打機,「一定會覺得唔開心,點解唔畀我玩呢?但又會諗我係咪真係玩得太多。」他又稱因在家沒甚麼玩樂,有時都希望昂坪等較遠的地方。 

香港小童群益會於今年2至3月,以問卷形式進行調查,對象為6至17歲兒童,機構收回1,083份問卷。結果發現,感到快樂的兒童比例及快樂程度的平均分7.07分,較去年的7.14分為低。 

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表示留意到初中至高中對於快樂指數的變幅較為顯著,以15至17歲的年齡組別下降得最多,平均分由6.42分跌至5.94分,反映青少年在中學階段變得不快樂,惟是次調查中未有深入研究原因。 

學生易有孤獨感

他續指嘉穎和紋況的例子很普遍,反映一般香港中學生面對的情況,他們心底裡都渴望玩樂,礙於學業繁重,無法分配休息、遊戲時間,即使有時間玩耍,可能都只能留在家中打機,「都可以解釋到初中學生自殺等情緒,因為佢哋建立唔到作息時間,又或者好多情況下係獨自玩,有孤獨感。」

他建議兒童應多參與群體遊戲,家長亦會給予支持,讓子女可適時放鬆及舒緩學習壓力,學校亦要調節功課量和學習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