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生活.我區我主場】精明消費 紙飲管真環保安全?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可能你會問,一支飲管算什麼?看數字就一目了然:浸大自從去年11月成為全港首間無飲管大學後,預計每年可減少近40萬支膠飲管,連接起來等於40座青馬大橋!只要每個人願意為保護環境付出一點,聚沙成塔,就可形成一種集體環保文化。

文:鍾姍姍(香港浸會大學可持續發展校園專責小組召集人)

各國開始正視膠災,龍頭餐飲企業先後推出紙飲管替代塑膠方案,部分本地食肆和即沖飲品店亦陸續採用。但紙飲管是否真的環保?當中的安全風險市民又是否清楚?

內地網購貨品明言有油墨味

紙飲管並非新概念,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市民正是用紙飲管。它由美國人Marvin Stone於1888年發明並取得專利,代替草腥味濃的天然黑麥草吸管,直至二次大戰後才被廉宜膠飲管取代。

隨着環保風潮興起,紙飲管重出江湖,波點、斜紋花樣百出。內地網購平台充斥着聲稱由「可降解環保紙」製造的紙飲管,但這些產品是否具備相關認證?有賣家毫不諱言打開包裝袋會嗅到「油墨味」,那與嘴唇接觸對人體是否安全?有些紙飲管則表面反光,都不知是否被塑膠薄膜所包裹。

內地網購平台有紙飲管賣家聲稱使用可降解環保紙,有賣家卻提醒打開包裝袋會有「油墨味」。
表面反光的紙飲管未知是否包含塑膠薄膜。

不能回收 分解堆肥需特定環境

美國紙飲管唯一生產商在網站指出其產品可於30至60日內分解,「可生物分解」及「可堆肥」。其實,「分解」是指碎片化至肉眼不一定能看到的大小,但殘留物可能以十分微小的體積存在於大自然;「生物分解」需特定溫度和濕度才能進行,若產品被垃圾膠袋密封掩埋在堆填區,多少年才能經堆填區內的細菌完全分解是未知之數;而「可堆肥」也不等於可隨意丟進泥土,被認證為可堆肥的產品只表明它不會對堆肥設施的運作有重大影響。那把它扔進回收桶可以吧?對不起,被食物污染的紙飲管不能回收。大廠出品也如此多顧忌,小商戶的就更需留意了。

直接用口飲最實際

換言之,一次性飲管無論是紙質或是膠質,在香港的下場,就是淪為普通垃圾,增加堆填區壓力。如果丟棄不當,兩者均可能被風吹到海上,或經雨水渠被沖出大海,成為海洋垃圾,若是被塑膠薄膜所包裹的紙飲管,其塑膠最後就成為今天為人所詬病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所以用紙飲管只屬權宜之計,治標不治本,除非有特別照顧需要如長者、小朋友,否則大家最好用口直接飲用。

可能你會問,一支飲管算甚麼?看數字就一目了然:浸大自從去年11月成為全港首間無飲管大學後,預計每年可減少近40萬支膠飲管,連接起來等於40座青馬大橋!

浸大是全港首間無飲管大學,料每年可減少近40萬支膠飲管。

只要每個人願意為保護環境付出一點,聚沙成塔,就可形成一種集體環保文化。除了硬件配套, 宣傳教育亦不可少。為了準確衡量大專界在軟硬件兩方面的整體成效,我參與的浸大可持續發展校園專責小組研創了本地第一個「校園可持續發展環境指數」,透過問卷和小組訪問,了解師生和職員的環保習慣,並量度本校環保教育和推廣方面的成效。2016年至今,我們在浸大訪問了約5,000人,發現2016-17年度的「可持續發展文化表現」(即大學環保文化)比2015-16年度提升了6%,反映持續的宣傳教育是可推動社群行多一步的。我深信浸大在2020-21年或之前,是可實現承諾,分別減廢和減少碳排放20%,及減少用水2%。

個人如何出一分力解決垃圾危機?也許需謹記「佛系環保大法」:四大皆無 ─ 無飲管、無即棄用品、無樽裝水、無打印。本來無垃圾,何來有污染?緣份到了,垃圾自然減少。

用杯直接飲、自備餐具、自攜水樽、善用電子渠道,垃圾自然減少。

作者簡介:鍾姍姍,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高級講師,專業是環境管理,主要研究固體廢物管理,身兼浸大可持續發展校園專責小組召集人;熱愛潛水,希望充斥塑膠的海洋有天會變乾淨。

(圖片由作者提供,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如有任何對社區的意見及評論,歡迎各位投稿至「我區我主場」社區專欄。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經電郵傳送至 cr@hk0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