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我主場】推動「三隧分流」欠缺的是深度對話及交流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政府未有做好功夫,但市面就三隧分流的評論亦流於片面,部份更未有充分理據。例如有意見建議隧道全面減價和交由政府提供補貼,顯然忽略了香港的交通實況。所謂「真理愈辯愈明」,假若有好的平台,讓市民與專業人士好好交流,掃除一些心中誤解,又能了解市民切身所需,也許能為政府探討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文:華德財(會計行業從業員)

政府第二度提交三隧方案,一如外間預期,未獲足夠議員支持而收回,政府決定擱置,打算留待2023年西隧專營權歸還政府後再處理。筆者認為,雖然要多等幾年才能解決三隧問題,但若政府能善用這段時間與各界更深入探討更好方案,實在是長遠改善本地交通的契機。

政府只是根據顧問公司研究,提出「50/40/40」(西隧/紅隧/東隧)的三隧分流方案,透過補貼方式將西隧私家車收費下調至50元,並大幅增加紅隧、東隧隧道費至40元。紅隧變相加價一倍、東隧加價達六成,要駕駛者一時間付出很大代價,卻又未清楚解釋理念去遊說市民和政黨,又未有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方案。政府兩次闖關均曾有議員批評,政府沒從善如流調整東隧及紅隧加幅度,輿論亦普遍認為兩隧收費過高。不少論者提出「是否可以先調低$40的收費,之後再逐年加上去呢?」。無商無量下,政府要爭取支持去推動一個本就聽起來不討好的方案,自然是事倍功半。

政府提出「三隧分流」隧道費調整方案,由2020年1月1日起,降低使用西隧的私家車、的士及電單車實際所需繳付的隧道費,並同時上調紅隧和東隧的相關隧道費。(政務司司長網誌圖片)

政府未有做好功夫,但市面就三隧分流的評論亦流於片面,部份更未有充分理據。例如有意見建議隧道全面減價和交由政府提供補貼,顯然忽略了香港的交通實況。所謂「真理愈辯愈明」,假若有好的平台,讓市民與專業人士好好交流,掃除一些心中誤解,又能了解市民切身所需,也許能為政府探討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筆者上周出席了由亞太區青年發展基金的「智能交通x三隧分流」研討會,主辦單位邀請了熟悉交通、工程和數據專才為講者,包括香港大學商業及經濟學系首席講師侯道光博士、理工大學土木及交通工程學系首席教授林興強、民主黨主席兼立法會議員胡志偉、以及前紅隧和西隧隧道經理黃賞,當中不少專業觀點,以及與台下觀眾的互動,都帶出了值得參考的觀點。

三隧分流方案被質疑為何方案是紅隧及東隧加價而不是西隧減價,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說駕駛者習慣需要誇因去改變,根據大數據及科學演算,減價會引致額外的交通需求。(資料圖片/張浩維)

相較政府的生硬推銷,講者們的議論就把複雜的模型機制轉化為淺白的比喻及實例,提出了一些過往較少人注意的論點,使台下的觀眾更能理解政府方案背後想法。例如有關外界爭議政府就紅隧加幅太大的看法,前紅隧和西隧隧道經理黃賞就指出,原來紅隧過去二十年沒加過價,但營運人手及成本卻逐年增加,已入不敷支;而且根據機制,西隧可以加價至$240。

這些數據政府都未有提出,又未有從效果出發,向市民明確道出加幅太少分流不了,未能有效舒緩塞車問題;政府應明言方案不但要改善營運收支,更要透過「具阻嚇性」收費,使原先採用紅隧的駕車人士有明顯減少。政府方案本身劃一空載的士通過三條隧道的收費為15元,讓空載的士司機可選擇就近的隧道過海,減少繞路,受惠的是市民。講者又提到當紅隧和東隧的容量已經超出原先預估近半,減價或政府補貼只會推高需求,使未來塞車情況加劇。

運房局深知三隧分流方案難獲足夠支持票通過,一月已經「叫停」過一次。(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講者亦透過大量例子,指出加價並非解決三隧問題的唯一之法,例如可仿效新加坡2017年起的更新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工作,預計於2020年,政府會免費為全國汽車更換電子感應器,有望做到按地區,甚至按行車距離徵費。英國倫敦近年就研究撤銷交通擁擠稅,用「計量收費」制度取代,按照汽車駛入時段、時長、位置和同行距離,計算出應收多少附加費。

與會者的思考亦勇於跳出框框,例如有參加者問,若全數隧道豁免收費,是否有助疏導三隧?有講者解釋,原來西隧試運時推出了免費日,但不出半日就因交通大癱瘓,被迫叫停。民主黨主席兼立法會議員胡志偉建議政府進一步考慮其他補充方案,例如政府補貼隧道巴士營運,令隧巴收費減一至兩元,更獲得在場人士支持。

(資料圖片)

筆者認同講者們的結論,政府應考慮提供更多「三隧分流」方案供選擇,並提出具說服力的論點。政府於最新方案研究實踐「擠塞徵費」,讓載客效率高或支持經濟活動的車輛,如巴士、貨車等享較優惠收費,私家車則須繳付較高的費用,以及引入不同時段不同收費安排,倒是一大進步。假若政府能循此方向促進思考,放棄「通過或拉倒」的思維,相信可使政策的討論面更為立體。

現時雖然三隧分流的方案暫且擱置,但不失為一個好機會,讓政務官和問責官員認清市民、持分者、政黨的立場和想法,未來再提交的方案更趨完善。政策要有更好的推動,正是需要這樣一場深度的對話,一個推動青年交流的平台。期望未來各類型智庫和組織做得更多,走得更遠,讓專業人士向公眾和年輕人解釋一些政府施政理據及背後事實,促進社會對政策有更深入討論。

如有任何對社區的意見及評論,歡迎各位投稿至「我區我主場」社區專欄。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經電郵傳送至 cr@hk01.com 。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