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社區媒體」是和社區運動緊密相連的傳播工作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月前,一批公民社會中的活躍人士,包括幾位我認識的朋友,聯同網媒《獨立媒體》,發起了一個社區新聞眾籌計劃,希望能籌得三十萬,用以培育社區記者及製作刊物。

在香港,社區報或社區媒體其實不是新鮮事物。小時候家住美孚,應該有份叫《美新報》的東西。讀大學時,中大新聞系的實習刊物名叫《新沙田》,就是一份社區報。記憶中,我做過一次馬鞍山臨時房屋區清拆問題的專題報道,但對其餘的「功課」都已經沒有甚麼印象了。那時候,同學們普遍覺得做社區新聞有太多局限,「唔通期期都講城門河水質污染咩?」老師還要求大家要像正規報章一樣「分beat」,威爾斯親王醫院就是一條「beat」。升上編輯班時,新傳剛好改革課程,將中文實習刊物變為出版至今的雜誌《大學線》。當時,同學們都歡迎這個轉變。

社區媒體在香港的發展,固然跟城市發展本身密切相關。香港好像沒有關於社區報章歷史發展的正規學術研究,在網上倒是找到一份多年前由一位浸會大學碩士生郭禮安(根據英文名字譯回中文)所做的一個報告。

裏面提到,香港最有規模的社區報章《地區星報》在1976年開始發行,曾經覆蓋全港18區。在最早期,《地區星報》獲區議會資助,完全沒有財政問題。後來一些社會聲音開始反對由政府資助地區報章。不過,隨著新市鎮的開拓和社區經濟的發展,有不少地區商戶願意在社區報上賣廣告,於是保存了《地區星報》的生存空間。但隨著城市繼續發展,交通網絡越來越方便,跨區上學、上班,和消費成為常態,市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不受社區局限,再加上連銷商店開始湧現,地區報的經營也越見困難,《地區星報》於是在2006年「賣盤」,變身成為每月出版一次的《星島地區報》,但該報只以香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新界西五大區來劃分,是否真的能夠稱為地區或社區報,有一定的商榷空間。

社區新聞眾籌計劃(fringebacker.com)

有趣的是,雖然傳統的地區報章已然沒落,近年網上卻重現一些「社區媒體」,例如大埔谷和西環變幻時等。這些以社交媒體為平台的群組,讓同區市民可以分享和討論有關社區發展的新聞,亦可以分享跟日常生活相關的實用資訊,甚至為一些社區活動作宣傳。這些群組往往大受地區居民的歡迎,說明市民對社區媒體其實是有一定需求的。

畢竟,社區媒體有多重要,視乎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身處的社區,到底它只是一個日常出入和晚上睡覺的地方,抑或是一個社群生活的場所。社區媒體近年的再興起,除了得力於媒體科技發展外,也是因為在幾場社會運動過後,一些市民開始重新想像社區生活的可能性。當人們開始擴闊社區想像時,我們亦可以同時重新想像社區媒體可以是甚麼。

所以,在香港出現的新一輪社區媒體,不再是一門靠賣廣告空間為生的生意,而是和社區運動緊密相連的一種傳播工作。在這意義底下,我認為各種社區媒體的計劃都是值得支持的。尤其是主流媒體對社區需要未必很敏感,能夠進行第一手報道的社區媒體,對監察地區施政和改善社區生活會有重要的角色。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