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遭同學杯葛怕返學 曾留下遺言 家長:原來小學都有校園欺凌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校園欺凌可大可小,有小學生曾遭朋輩排擠,因而反鎖房門,鬱鬱寡歡,甚至詢問父母:「我係咪有隻怪獸住喺我心入面?」
家長黃太曾只以為是朋輩間嬉笑互相玩弄行為,未予正視,豈料事件加劇惡化,女兒更拒絕返學,甚至留下告別遺言,令黃太最終察覺有異,及時避免悲劇發生。
有專家指出,小學生缺乏被欺凌意識難以察覺,如子女向家長及身邊人透露疑被欺凌細節,切忌掉以輕心。

左:梁淑瑜、右:黃太(陳淑霞攝)

女兒以為心中住「怪獸」

黃太憶述,女兒向來乖巧活潑,就讀小三時突然性情大變,放學歸家時亦會緊閉房門,女兒更無故追問:「媽咪,係咪天主擺咗個 monster(怪獸)入我心裡面?」

兩母女傾談下,發現女兒遭兩個好朋友排擠,包括講難聽說話,又謂「唔想同你玩」,更有推撞行為,黃太坦言當時不以為然,「都係諗住小朋友玩吓嘅啫,隔日就會無事。」豈料女兒情緒持續波動,多度大哭,更抗拒返學,甚至揚言:「如果你見唔到我,就bye bye 喇。」

黃太及後驚悉事態嚴重性,向校方求助不果後,遂自行帶女兒尋求心理醫生及遊戲治療師協助,經醫生建議下,女兒曾停課兩天平復情緒。黃太說,孩子面對同輩欺凌時,最重要是給其投以信任,「佢講嘅嘢未必全然正確,但佢嘅感覺一定係真,要相信自己仔女,等佢知道有爸爸媽媽陪住佢。」她又陪伴女兒發掘烹飪興趣,讓其釋放壓力,並教導她以正面積極態度應對,及培養合適解難能力,包括遇到欺凌事件如何說不。

一項調查發現,37.8%小學學童曾於過去一年遭遇同輩欺凌,左二為梁淑瑜、右一為黃太。(陳淑霞攝)

女兒教同路人過難關

「最初知道自己個囡俾人欺凌真係好震驚,身邊都無相熟朋友試過。」黃太遂於社交平台家長群組發帖詢問,一晚之內收到百多個回覆訊息,其後激發她成立自助組織「無霸校園」,宣傳反校園欺凌信息,不時舉辦家長聚會,教導同路人走過難關。女兒現時已升上小六,每當遇到有同學欺凌朋輩時,均會挺身而出:「佢會話你唔好蝦人呀。」

黃太認為,教育局及學校可投放更多資源處理校園欺凌事件,可成立專責小組處理,除了關注欺凌者及受害外,亦應從旁觀者入手,加強教育:「無加入戰團參與欺凌嘅人係最多,點樣教佢都好重要。」

獅子山青年商會及香港家庭調解協會一項調查發現,600多名受訪的小學生中,37.8%曾於過去一年遭遇同輩欺凌,14.3%受訪者試過被拳打腳踢、19.8%曾遭杯葛排擠。不過,19%學童遇欺凌時會不知所措,亦有10.4%及4.8%受訪者因而抗拒上學及萌生自殺念頭。

「學生迫嘟八達通請食嘢」

家庭調解協會總幹事梁淑瑜表示,小學校園欺凌日益嚴重,凡重覆地遭受一個或多個學生的負面及惡意對待,已可被視為欺凌行為,包括推撞及拳打腳踢等、又或冠別名及出言恐嚇等言語傷害,亦有散播謠言等社交欺凌,「改花名最常見,甚或推撞,又或者迫你嘟八達通請食嘢。」

她又指,協會每月平均處理5至10宗個案,由於小學生缺乏被欺凌意識,事件多潛伏難以察覺。她又透露,以其接觸的家長中,有八成會輕視事件,校方更多採取「龜縮」態度,傾向息事寧人,結果事件未有嚴正處理,最終或會變本加厲。她表示,曾有個案被同學扔擲東西欺凌,惟其家長未有相信,該學童一度按捺不住,「佢好激動,衝出去諗住自殺,好彩抱著佢阻住咗悲劇發生。」

梁建議,如子女遇欺凌事件,家長首要冷靜,切忌武斷,宜切身處地解對方感受,再鼓勵雙方調解,學習有商有量處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