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醫療滿意度僅三成 黃碧雲批政府低估醫生荒 倡海外港醫回流

撰文:袁澍
出版:更新:

公營醫療服務水平備受批評,民主黨於3月8日至5月10日訪問逾萬名市民,了解他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以上市民使用公營醫療服務較多,但只有約三成滿意公立醫院服務,主要原因是經濟上可以負擔,但認為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病房擠迫。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認為,本港公營醫療問題最核心問題是人手不足,政府應該重新規劃公營醫療人手分配。她建議政府應設立海外著名醫學院名單,吸引更多在海外獲執業資格的香港人及子女回流香港。

黃碧雲認為香港公營醫療的核心問題是人手不足。(袁澍攝)

調查共訪問11,214名市民,是歷次最大規模的問卷調查。被訪者中有六成以上更多使用公立醫院,理由包括診金便宜、藥費便宜等,但不滿公立醫院輪候時間較長、人手不足及病房擠迫。

調查顯示,僅有34.2%的市民滿意公營醫院的服務。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表示大部分市民選擇公營醫療是出於經濟層面考慮,對公營醫療服務非滿意的比例較大,需要引起注意。

+3

政府料2030年缺近千醫生 黃碧雲批低估

早前,食物及衞生局出爐籌備5年半的醫護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推算本港醫生短缺問題最少持續至2030年,屆時全港將欠缺超過1000名醫生。黃碧雲對該數字表示質疑,認為政府低估了醫療人手短缺問題,加上香港人口不斷老化,對醫療需求亦在擴大,未來缺口可能更大,人手問題是核心問題。

她提出建立海外著名醫學院名單,讓水平高過香港或同等水平的醫學院培訓的港人醫生免試回流,在香港的公營醫療系統服務;當這些醫生在公營醫療系統完成兩個三年合約後,通過監督,可申請豁免職業資格考試。

新加坡承認100間海外醫學院的醫生資格,醫生完成監督期後即可正式註冊。(陳篤生醫院官方短片截圖)

建議興建第三間醫學院

黃碧雲強調,目前香港的醫院不單單服務香港市民,更在服務大灣區,認為政府應重新規劃本港醫療人手;同時,在人手本已不足的情況下,不應再呼籲本港醫生返回大灣區服務,而是應該考慮如何挽留本港醫療人才。

在增加醫護人手方面,民主黨建議應增加本港醫科生培訓學額,及興建第三間醫學院;減少醫管局會議次數和時間,讓管理層醫生多在前線診治;要求本地醫科畢業生在本港公立醫院服務至少5年等。

針對新移民來港成為香港居民對公營醫療亦有壓力的問題,民主黨建議政府應與內地部門商討,按香港實際情況和人口負荷能力,適當地削減單程證數目。

民主黨建議醫管局參考其他國家,制訂輪候時間承諾,包括次緊急診治在90分鐘、非緊急病症120分鐘內診治;而在專科新症方面亦有要求,包括第一優先病症在一周內診治,非緊急新症輪候不可超過一年。